孩子是在不断的发育成长,而且每个个体都不同,比如运动能力、智商、情商、内外向、胆大胆小等等,对于神经领域的发育肯定也是这样。相比于其他医学领域可以通过仪器、听诊、化验等手段,ASD这种确诊都是主观的。介于所谓传统的ASD,也就是中重度的那种,表现比较轻微或者只有某些“特质”的,边界太模糊和主观,需要有个定义,要不然让这些行业的医生如何定论,他们也需要发文章评职称升级做研究等(虽然说的有点恶意或不恰当,但是事实就是如此),然后就发明了谱系、高功能、阿斯伯格这些词,把这类孩子划分到这里面。然后机构就拿这类孩子大做文章,作为最主要的目标。
至于去看医生,给出了结论后,最大的意义可能就是给自己心里安慰或者需要给的诊断证明用于某些申报。医生只能给个结论,给个建议,开不了药和做手术等,而且建议只有一个:干预,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他们,像北大医疗这种机构,我不信跟医生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关系,他们肯定会问是谁推荐你来这或者看过哪个医生。而ADHD是有药物可以治疗或缓解的,ASD没有任何药物,也就是无解的。你想想成年人,情商智商领导力这些能通过训练带来的提高与天赋能比吗?
抛去他们说的谱系,中重度的还是很少的,如果是,确实是很不幸,只能上特校永远陪伴。你家的也大概率不是,当然站在你现在的角度肯定很焦虑,需要有更多过来人分享下。
最重要的还是不要给自己扣上帽子,这个版上我相信很多当初跟你一样有问题,但是长大后都能够自己独立上学,成为“正常”孩子了...但是在家长眼中,肯定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可是NT就一点问题也没有吗?
【 在 GGjack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找黄牛花了2600。自己挂一点戏也没有。我自己的感受来说,我看的医生还是非常谨慎的,自己还有两个助手都跟孩子交流了蛮长时间,最后给出的结论是,她觉得我们家的孩子跟谱系的关系不大,但有确实有一些问题,她给定义为发育障碍。还有就是,不管是哪个专家还是哪个机构,我认为在短短几十分钟内给一个“边缘”的孩子下一个非常明确的诊断,都是不科学的。
: 有时候家长太想撇清跟ASD的关系,看上去就像拼命在给孩子扣帽子。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折腾,我觉得在北医三院儿保的医生说“不用去医院看了,直接找机构干预吧”这句话是不对的,刚开始怀疑孩子有问题的家长如果马上去找机构,大概率会被机构的评测搞得焦虑死,然后马上就干预了。最好还是自己先冷静下来,多找些渠道了学习一下这个圈子的知识,看看过来人的经验,这个环节是怎么都省不掉的。后续无论是看医生专家还是找机构,找什么样的机构,自己心里都有点谱,少走一些弯路吧。
--
FROM 223.1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