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迭代速度一点也不慢,只不过以前试错成本低,能用爆炸的形式迭代。现在越做越精细复杂了,爆炸的代价太高,换了种迭代形式而已。表现为老马在不断的移情别恋。比如当初说过S20会上天的,结果就地拆了。现在也说S24+B7会上天的,但已经表示B7上的防爆盾是后期加的,没有B9这种原生设计的好。如果他下周就因此把S24+B7拆了我也一点不奇怪。这些辛辛苦苦造出来然后就地拆除的例子spacex做了很多,这些都是快速迭代呀。
当然,对于本版很多只关心炸了没有的人来说,当然就是进度缓慢啦。好像超重型火箭研发只要没有一周一进展,那就是进展缓慢似的。其实,是有爱好者做starship的每日进展周报的,不过显然本版大部分网友并不关心各种“不值一提的”细节。现在spacex在LC39的第二个发射塔已经堆叠完成。同时全堆叠的完全体星舰也搞出来2发拉在外面,都没地方放了还在造第三枚boost。这进度叫缓慢的话,我倒是想看看所谓的迅速是啥样了。
spacex的设计哲学和普通人不同。普通人是ready-aim-shot,spacex是ready-shot-aim。也即先把事情干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再去找方向。比如现在spacex的重心在忙活stage zero。为了把外围20颗引擎的主燃烧室点火装置都挪到发射台上,因此发射台需要增加20路快速连接装置(QD),每路都有7个高压气体管道。现在的发射台已经整的有点复杂了,所以称之为stage zero一点不为过。最近这几周都在折腾这些地方,管道改来改去,QD和筷子的自动对接始终没做完美,设计也一直在变。几次实验都是有人工上去敲敲打打的。很显然这些都需要继续迭代到完全无人的程度才行。
其实spacex这么做我是有点看不懂的。这有过早优化的嫌疑,也违反快速迭代的哲学。按照快速迭代的思路,外圈20颗猛禽的就应该跟内圈一样。这样发射台简单,所有引擎都一模一样,简单一致不容易出问题(这也是spacex在猎鹰上获得的成功经验之一)。这样可以先把starship打起来,把实验搞起再说。后面再去折腾这些在其他人眼里看上去甚至都不会在意的细节优化。不就是省20套主引擎点火装置么?省点钱省点质量而已,这是原型阶段需要在意,甚至需要付出这么大的系统复杂度的代价的事情么?这一点我是不理解的。
不过站在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有个解释,可能spacex认为这个成本的节省和性能的提升对于核心目标很关键,是未来必须要做的事情。同时他们也不需要在意别人的目光,没有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压力。所以他们可以安心站在研发效率最大化的角度去跨越式前进,减少中间过程,尽可能快的缩短到最终目标的距离。这一点spacex也有很多佐证。比如龙飞船在还是货运飞船的时候就做了窗户。对于货运飞船来说做窗户毫无意义还徒增复杂性。但spacex认为龙飞船未来注定要载人的,所以就在这个阶段把窗户做了。最近的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的展示里也有类似的例子。这次的Optimus在外行眼里看起来相当拉跨,但在我看来,如果想作秀很简单,在设计的时候把功率目标提高5倍就行。Optimus完全没必要在行走模式下还把整机功耗限制到500w的程度。要知道73kg的机器,500w的驱动功率是个很离谱的数据。在这个功率限制下,能做到现在这样的“老态龙钟”的步伐其实已经算是在奔跑了。波士顿动力的Atlas机器人驱动功率是5kw,丫是能跑能跳,但丫的续航只有勉强1小时。这就是设计目标上的根本性差别,星舰现在的很多地方上也给了我类似的感觉。
最后,stage zero上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7引擎静点之后一直在加固和做模拟载荷实验。用小学数学一算就知道,33引擎静点即使全部处于深度节流状态,总推力也会超过3000吨,怎么抓住不崩出去,怎么解决好这3000吨的结构受力问题,这些都是spacex没经历过的挑战。最近stage zero就在各种测试抓BN的爪子呢。所以说本版某些网友很分裂。一边质疑BN为什么还不做33台静点,一边又一口咬死重型猎鹰搞不定区区60吨的载荷结构支撑问题。
【 在 EricCart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迭代的速度变慢了。。
: 给了大家追赶的时间,却看不到下一个追赶者在哪里。。
:
--
FROM 180.1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