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桂海潮的博士论文题目
唉,其实就是炒了点不太冷的洋剩饭。欠驱动,非完整约束,在机器人,机械运动控制这块。
除非数学特牛能玩出点新东西,不然大体上是平行移植
【 在 mojiajiqi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啥新意,甚至有点水,非完整系统是指nonholonomic system,不是ls以为的意思
--
修改:MidNiter FROM 221.216.147.*
FROM 221.216.147.*
看标题只能看做的是哪块的,具体含金量得看内容
【 在 JavaGuy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欠驱动非完整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研究,大家看出啥苗头了吗??
--
FROM 211.161.218.*
有一说一,“非完整”系统永远是欠驱动,当他硬在前面加欠驱动限定词的时候,已经说明他和他的导师数学水平"相当一般"了. 当然北航本身在控制领域并不见长,只是应用领域特殊罢了。具体贡献,还是要看里面内容才好评价。
【 在 JavaGuy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欠驱动非完整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研究,大家看出啥苗头了吗??
--
FROM 211.161.218.*
星际战舰对轰受损后怎么操控体位顺利返回基地?
【 在 JavaGuy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桂海潮的博士论文题目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Jun 1 13:47:30 2023), 站内
:
: 欠驱动非完整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研究,大家看出啥苗头了吗??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m.mysmth.net·[FROM: 39.144.251.*]
--
FROM 223.72.70.*
可能真是战损。。。
另外一个航天学者的论文:
欠驱动航天器是指姿态控制系统中执行机构是非完整配置的航天器,在这种情况下执行机构不能够提供独立的三轴控制输入力矩。研究欠驱动航天器的控制问题对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极为重要,而且作为一种应急控制手段,针对欠驱动航天器的研究有助于最终实现航...
【 在 JavaGuyH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欠驱动非完整航天器的姿态控制研究,大家看出啥苗头了吗??
--
修改:pingguofei FROM 223.104.38.*
FROM 223.104.38.*
没发现他的研究里有任何冗余控制系统和控制系统故障重构的算法,他们研究涉及的两飞轮姿态控制早在1995年就有人研究得差不多了。
如果他们愿意研究三飞轮姿态控制系统有一个飞轮失效的情况下如何重构控制律,那倒可以算是故障容错控制,有一定应用价值。但战损只损一个飞轮的情况似乎会很少吧。
【我更正一下,他们研究的两飞轮姿态控制就是假设原有三轴飞轮里一轴失效的情况,没涉及到故障判断和状态过渡这部分,所以感觉更像理论性的而非工程性的。该研究应该主要是面向单轴飞轮故障情况,但是确实是比较老的内容,不知道比95年公开的成果有没有明显的指标改善,其实,即使是可信的仿真指标比较也可以用来说明事情。算法各种方法倒是都可以玩玩,最终看指标是硬道理。】
【实用的方法应该还是三轴飞轮+三轴姿态控制发动机,不然在系统总角动量不为零的情况下,靠两轴飞轮最多只能实现指向稳定。在有姿态控制发动机的配置下,单轴失效的时候直接用姿态控制发动机参与控姿应该更实用点,也更具有完备性。控好以后可以全部或部分交给飞轮。】
【另外,现在的三轴飞轮姿态控制系统应该都搭配有姿态控制发动机的,不然飞轮饱和了就没法了。只是用了飞轮就可以少用姿态来回控制用的燃料了而已。在有飞轮单轴故障的情况下,控制目标应该依然是姿控燃料消耗最少】
【三轴飞轮+三轴姿态控制发动机,这是典型的冗余控制系统,所以我最开始以为应该研究的是冗余控制系统的最优容错控制,现在转了一圈,依然认为这个更有实际意义。但是可能这样就没非完整约束系统的概念可玩数学和写论文了吧。】
——以上保留从纯外行理解开始的讨论,抛砖引玉。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真是战损。。。
: 另外一个航天学者的论文:
: 欠驱动航天器是指姿态控制系统中执行机构是非完整配置的航天器,在这种情况下执行机构不能够提供独立的三轴控制输入力矩。研究欠驱动航天器的控制问题对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极为重要,而且作为一种应急控制手段,针对欠驱动航天器的研究有助于最终实现航...
: ...................
--
修改:MidNiter FROM 221.216.147.*
FROM 221.216.147.*
.....
只能说你与专业领域人员最大的差距是语言组织能力,愣是没看懂你想说啥。。。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发现他的研究里有任何冗余控制系统和控制系统故障重构的算法,他们研究涉及的两飞轮姿态控制早在1995年就有人研究得差不多了。
: 如果他们愿意研究三飞轮姿态控制系统有一个飞轮失效的情况下如何重构控制律,那倒可以算是故障容错控制,有一定应用价值。但战损只损一个飞轮的情况似乎会很少吧。
: ——以上保留从纯外行理解开始的讨论,抛砖引玉。
--
FROM 61.48.20.*
就是保留学习过程轨迹,所以看着比较零碎,抱歉了。
我试着总结下:
那个“非完整系统”,如前面的版友所说,并非特指戏剧性的“战损”概念,而是一个控制理论里的概念。
实际应用中,现在所有实用的航天器姿态控制系统应该是都配有姿态控制发动机,对于一般性的单轴飞轮故障情况(即本次调节初始状态系统总动量不为零),出现飞轮单轴故障时,可能也得动用姿态控制发动机参与调姿才能达到姿态稳定。即使纯用两个飞轮可以达到调节目标,可能也并非所有情况下纯飞轮调节都是最省燃料的,因为在只有两个飞轮可用的纯飞轮调姿完成后,飞轮的工作点有可能会偏离零点太远了,后续得多耗燃料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所以,如果是面向应用的研究的话,应该是三轴飞轮+三轴姿态控制发动机的冗余控制系统的故障容错控制更有实用意义和一般性。但是这样的实际系统不是非完整约束系统。
桂的论文内容(根据网上可找到的期刊论文猜测),似乎是限定在没有姿态控制发动机或姿态控制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如果三轴飞轮单轴失效,两轴正常,其他相关部分都正常的时候,如何控制航天器姿态(如果故障发生后系统总动量为零),或如何保持航天器指向稳定(如果故障发生后系统总动量不为零,不知道他的论文涉及没涉及到这点)。这种情况理解为战损也可以,比方我们假设,航天器被攻击燃料箱破了所以所有方向的姿态控制喷口都失效了,同时假设三个飞轮是单独分立的,所以可能其中一个被破坏其他两个轴的飞轮完好。但这种多点故障战损出现的概率较低,会特异性地只关注到这样一个点,而没有考虑其他概率高得多的场景(比方单一故障的情况),似乎不是出于应用的动机。
这种情况可能实际上更多地是纯理论性的,差不多是导师出于对非完整约束系统这个相对较新概念的好奇,而让桂做的一个大作业吧。
非完整性系统的概念出来有段时间了,涉及航天器两飞轮姿态控制的研究也早就有一些。如果是对非完整性系统的纯理论性研究,这个论文在理论上有什么突破和创新还不得而知。反正我觉得在控制理论方面要做出突破性的内容的话,数学功底得很好的。实用意义和理论深度,决定他的论文“水”不“水”(如前面的版友所说)。
要是控制理论这方面,可能自动化所和清华、浙大等学校的自动化专业传统上比较强一点。北航应该还是应用见长吧。这个我猜的,不一定对。
另外补充一点,冗余控制系统的容错控制,这个更接近于你们所想象的战损场景(但当然不限于此),想想那个一边翅膀丢掉大半还飞回去的F-15。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只能说你与专业领域人员最大的差距是语言组织能力,愣是没看懂你想说啥。。。
--
修改:MidNiter FROM 221.216.147.*
FROM 221.216.147.*
从前面桂的论文题目和哈工大学者的论文看,航天领域算是有自己的‘欠驱动’的概念,但并没有重定义‘非完整性约束’的概念,所以这种外行假想式猜测并没有什么意义。哈工大北理北航这些工信部高校在国内控制领域貌似都能排进前八。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保留学习过程轨迹,所以看着比较零碎,抱歉了。
: 我试着总结下:
: 那个“非完整系统”,如前面的版友所说,并非特指戏剧性的“战损”概念,而是一个控制理论里的概念。
: ...................
--
修改:pingguofei FROM 61.48.20.*
FROM 61.48.20.*
我说得其实很清楚,首先,那个题目并不是特指“战损”。 另外,看起来他的论文实用性不怎么样,有点为“非完整系统”而非完整的感觉。这方面的理论其实不算新了,即使在航天领域也是如此。因为看不到论文,论文里的理论深度只能拭目以待。
倒是我不知道你说的前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个:“从前面桂的论文题目和哈工大学者的论文看,航天领域算是有自己的‘欠驱动’的概念,但并没有重定义‘非完整性约束’的概念”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前面桂的论文题目和哈工大学者的论文看,航天领域算是有自己的‘欠驱动’的概念,但并没有重定义‘非完整性约束’的概念,所以这种假想式猜测并没有什么意义。哈工大北理北航这些工信部高校在国内控制领域貌似都能排进前八。
--
修改:MidNiter FROM 221.216.147.*
FROM 221.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