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家说我们还能赶上美国的科技水平吗?
我国的chatgpt已经一大堆了...... 那不都是跟风炒作的吗?人家CHatGPT出来之前也没见中国哪个大模型先出来?
现在一堆me too,还都是me worse.....
【 在 larryxi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我就认真回答一下,
: 我国的chatgpt已经一大堆了, 美帝也就是炒作话题能力强,这玩意大家都能做
: chatgpt主要是比赛算力吧,美国觉得封锁我国芯片就赶不上了,这个其实没啥大用
: ...................
--
修改:zhooc FROM 39.155.157.*
FROM 39.155.157.*
【 在 wusp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何祚庥老婆去了几次医院回来发问
: 大型医疗设备全是外国人搞的
: 都是基本物理原理
: ...................
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都没想明白,中医为啥不是老外发明的问题不是一样的嘛?
--
FROM 222.71.215.*
辩啥,你必须赢啊
【 在 wuspd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白人
: 古 代中国通过科举,现代中国通过小做题家
: 把有创新基因的孩子淘汰了
: ...................
--
FROM 221.216.117.*
这就瞎扯了,看看当代国内主力的30-50岁的科研人员,有几个不是做题家,恰恰是做题家撑起了科研体系。做题家在国内搞996没创新,跑西方就可以创新,问题在哪里一目了然。
【 在 wuspd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白人
: 古 代中国通过科举,现代中国通过小做题家
: 把有创新基因的孩子淘汰了
: ...................
--
FROM 123.123.40.*
这又是哪里抄的小作文?????中国判了哪个创新起家的科学家、企业家?
【 在 nightwizard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斯克如果生在中国,已经被判多个无期徒刑了
:
--
FROM 223.104.38.*
唯心主义论调。我们现在以技术跟随为主,唯一的原因是:科学技术创新低垂的果实已经都被摘了,创新门槛很高,后发国家最具效率的追赶就是跟随。以GPT为例,你看到的成本只是冰山一角而已,跟随的话就省了大量的试错成本。
科举制度就是一个教育选拔制度,它的影响你应该从阶层流动、普及教育的角度去肯定,可以对比的是欧洲传统的精英贵族制。一个统一的考试大纲不会限制人的思想,满清那样的文字狱闭关锁国才会。动动脑子就能想明白。
【 在 tele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创新不是单向的,需要有各种不同的新想法,然后筛选有用的,和有目标了再摸石头不一样。
: 一个成功的创新后面可能有几百几千失败的想法,我们需要的是鼓励新想法允许失败,而不是统一观念,人不可能在某一个方面很有想法在另外一个方面就很听话,思维是有惯性的。
: 科举制度就是把人的思想统一起来适合朝廷使用,但这样的统一思想并不利于创新。
: ...................
--
FROM 223.104.38.*
中国的AI论文在ICML、NerualPS这种最高级的会议上跟美国还有不小的差距。创新层次也跟产业层次差不多,高端中有更高端。
【 在 zhooc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心求教。中国的AI论文据说已经在数量和质量上超过米国了,为啥突然发现又要追赶ChatGPT了,发现OPENAI这东西咱根本没有。
: 还有,中文互联网信息垃圾居多,已经阻碍中国AI训练了。为什么这样
:
--
FROM 223.104.38.*
宋朝有什么思想禁锢?又是被洗脑了吧。朱熹、张载这些理学家自己就是自然科学爱好者和天文学者。
禁锢人的是西欧中世纪教会、满清这样的,宋以后中国发展缓慢是元清这种落后野蛮统治对生产力的严重破坏造成的。
儒家、科举制在那个时代完全称得上是人类文明之光。结果你们无视蒙元、满清对中国的严重破坏,天天喷儒家、科举,动过脑子吗?
【 在 tele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科举只是抑制创新,并不是完全阻止创新,效率差了很多而已。
: 而且造纸是在汉朝,指南针是在战国时期。另外两个的发明者也不是科举路线的人,那时候普通人发明东西相对还容易,现在搞创新需要的资源太多了。时髦的说法是低垂的果实都摘完了。
: 思想禁锢主要是从宋朝开始的,之前科举的影响面和思想的限定也没后面那么严重。
: ...................
--
FROM 223.104.38.*
别扯淡了
美国哪个方面的科技实现不了,中国先实现了?
【 在 hiden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负责想,中国负责实现。
: 这就是小镇做题家的能力。
: 几十年后,登月登不上去,这就是快乐教育的后果。
: ...................
--
FROM 39.144.44.*
近年中美高层见面的时候。
国务委员杨对老美说:以后不要再说我是基于实力…………
科技水平这东西没法量化,在应用中算各有千秋。
当然重特大科技突破也是有偶发因素的,老美当老大一百多年,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短期看优势肯定有。
【 在 guluda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前感觉是不是差距在缩小?还是拉大?未来有希望缩小吗?
--
FROM 220.19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