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马斯克星链和中国星网工程哪个会占领未来的国际天通市场?
中国被马斯克忽悠了呗,搞竞赛
【 在 SSJ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未来十年 卫星天通肯定是通信发展的大方向 卫星通信不仅仅涉及民用通信,还有潜在的军事战略需求。
: 中国星网已经向ITU申请了1.3万颗的星座图,星链公司一看大事不好,重新调整计划,把星链组网卫星数从1万多颗提高到了四万。马斯克已经公然开始和中国搞太空军备竞赛。
: 大家觉得马斯克星链和中国星网工程谁会成为全球老大?
: ...................
--
FROM 36.249.156.*
除了中美,还有国家地区搞类似星链的玩意么
【 在 SSJ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未来十年 卫星天通肯定是通信发展的大方向 卫星通信不仅仅涉及民用通信,还有潜在的军事战略需求。
: 中国星网已经向ITU申请了1.3万颗的星座图,星链公司一看大事不好,重新调整计划,把星链组网卫星数从1万多颗提高到了四万。马斯克已经公然开始和中国搞太空军备竞赛。
: 大家觉得马斯克星链和中国星网工程谁会成为全球老大?
: ...................
--
FROM 36.249.156.*
你猜Musk为什么不把星链卫星的生产工厂放到上海,是因为成本高吗
--
FROM 120.234.32.*
当然有了,英国ONEWEB星座,已经全部发射部署完毕
【 在 nihaha 的大作中提到: 】
: 除了中美,还有国家地区搞类似星链的玩意么
:
--
FROM 120.245.29.*
非常好,新的漕运班形成了。
【 在 Va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星链,估计最后以三大电信运营商向工信部投诉,而被取缔。。。
--
FROM 61.141.253.*
like铱星,可以被美军方收购,只要价格合适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星网,
: 星链还有上市圈钱后破产的退路。
: 星网没有任何退路。
--
FROM 218.249.201.*
地球上只要有不同的国家在,地面光纤就永远有空间
【 在 mactom 的大作中提到: 】
: 无线通信主要解决的是最后一公里覆盖的问题,骨干传输还是靠光纤,无线也不可能。星链则是同时解决骨干传输和末端覆盖的一整套方案。理论上激光在太空中的性能远远优于地面光纤传输,如果星链能把容量提升到和地面一样,价格又降下来,应该有机会干死地面无线通信,至少让现在的电信运营商地盘大幅萎缩,只限一些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才有生存的空间。稍微畅想一下,未来可能运营商成为星链公司的附庸,作为星链在人口密集大城市的补充技术而存在。
:
--
FROM 222.186.125.*
马斯克看好的也是第三世界国家,那些搞地面无线通信成本高的地区
人口密集的,还是正常地面基站
人口稀少,且电力等基础条件差的地方,星链和星网就很适合
星网,主要还是为了一带一路国家,将来搞大了,有这么个带宽还可以的卫星网络,是很有必要的
【 在 G1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可能不知道地面基站数目的规模,就4万颗卫星 怎么支撑得起地面这么多用户的流量需求?
: 他对运营商地面蜂窝网的基站规模有量级上的认知差距 把地面基站放到天上去 取代地面蜂窝网 只能说脱裤子放屁 地用户在地面啊 放弃地面蜂窝网 选择成本和时延更大的卫星通信是想干什么呢?
--
FROM 218.249.201.*
激光也有发散的问题
假如卫星之间距离200公里
一束激光发出去到另一个卫星,光斑应该有1平方米左右。
如果要发多束光,接收方的不同光束的接收器之间需要间距一米。
卫星上搞这些间距一米的接收器可能不容易。
【 在 lvsoft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种回复才是有效讨论嘛。
:
: 第一个问题你说的没错。
: 但卫星之间激光通信的主要难点是对准。对准问题能解决,在一束光路中细分出多个空间子通道是光学层面相对没那么复杂的事情。这个事情有难度,但并不是完全做不到。所以我的结论还是不变,星际激光通讯和光纤通讯在信道容量上,在原理层面是完全等价的,成本和实现复杂度另说。现在星链估计是大概率做不到的,但它做不到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不需要,毕竟现在可以先频分复用,暂时还不会撞到这个带宽问题。
:
: 第二个问题,我列出的是国际互联网带宽,重点是“国际互联”。这才是星链作为骨干网需要去承载的流量。局域内部的流量不需要关心。比如我家里现在就有n条40Gbps链路,但我家出口就300Mbps。我总不能说我家给互联网提供了几个Tbps的带宽吧?
:
: 当然,星链的实际有效带宽肯定不会是理论带宽这么高。星链是mesh网络组网的,一条链路在多条路由的过程中会消耗更多的带宽倍数。最终实际能达到的带宽是多少,需要构造一个模型去估算。我估计实际有效带宽和理论带宽应该会有1个数量级的差距。
:
: 最后,目前星链是直连用户的模式。这种模式只适合于稀疏用户广覆盖。如果真的要做城市这种高密度区域的用户接入,是一定要部署大量的relay节点的。而这些relay节点最适合的承载方式就是平流层无人机。
: 当然,目前星链并没有这样的计划。它目前的目标只是拿下整个通讯市场的5%,但我还是我前面的观点,当它真的承担了整个通讯市场的5%的时候,我是不觉得它有什么理由要停下来。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鸿蒙」
--
FROM 99.105.57.*
都不行! 化学能火箭太落后了,再等几年三体人技术就到了
--
FROM 60.17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