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新格伦火箭第二级
没事,人家首富有钱。
先把这个搞定,而后搞简单的。
【 在 ge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贵啊。比冲是高,但适合发射的载荷就少了。蓝色起源用这个发射低轨星座,可能还不如花钱请spacex猎鹰发射,可能更省钱。那样就搞笑了。
--
FROM 123.112.26.*
他运力高啊,LEO45吨,比猎鹰9高一倍多,成本不敏感
【 在 ge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贵啊。比冲是高,但适合发射的载荷就少了。蓝色起源用这个发射低轨星座,可能还不如花钱请spacex猎鹰发射,可能更省钱。那样就搞笑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120.245.29.*
首富航天路上奋斗了20多年,也该开花结果了
--
FROM 219.236.27.*
7米直径的,能做成3连并发?贝秃我感觉没这实力。
【 在 ihi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采用类似重型猎鹰的一级三发并联构型,运载能力和星舰不相上下
【 在 drifter777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星...
--
FROM 124.64.17.*
兔子国现在都搞五个固态并行的方案成功了。
其实都算四级火箭了。
四个助推算一级。
【 在 drifter777 的大作中提到: 】
: 7米直径的,能做成3连并发?贝秃我感觉没这实力。
--
FROM 123.112.26.*
火箭能否并联和直径关系不大吧,德尔塔重型直径5米远大于重型猎鹰却早很多年实现了3发并联。
【 在 drifter777 的大作中提到: 】
: 7米直径的,能做成3连并发?贝秃我感觉没这实力。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120.245.29.*
现在已经不是只看运载能力的时代了。
newglen是2017年左右设计的,当时的发射市场载荷还是gov业务和GEO通信卫星。
现在spx80%的发射是星链,星链以外的发射业务多年来基本上没什么增长,甚至全球GEO卫星市场这些年大幅度萎缩。
FCC要求大型星座必须发射到300kmLEO完成测试之后才能进入工作轨道。starlink还有几万吨等着发射,amazon自己的星座也有至少几千吨等着发射。这种LEO的任务是将来的主流。
starship的优化目标早就从运力升级到了LEO入轨能力。牺牲运力,实现快速复用。new glen和starship完全是两个时代的东西。
【 在 ihi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采用类似重型猎鹰的一级三发并联构型,运载能力和星舰不相上下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192.55.54.*
新格伦leo运力比猎鹰9高一倍多,一次可发射100多颗星链1代级别的卫星进入LEO
【 在 zzybh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已经不是只看运载能力的时代了。
:
: newglen是2017年左右设计的,当时的发射市场载荷还是gov业务和GEO通信卫星。
: 现在spx80%的发射是星链,星链以外的发射业务多年来基本上没什么增长,甚至全球GEO卫星市场这些年大幅度萎缩。
:
: FCC要求大型星座必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修改:ihiker FROM 120.245.29.*
FROM 120.245.29.*
跟直径关系很大,直径大了一般相对强度就很极限,再并联在一起的难度就高很多。
【 在 ihi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火箭能否并联和直径关系不大吧,德尔塔重型直径5米远大于重型猎鹰却早很多年实现了3发并联。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42.245.202.*
不一定,除非拿出理论计算和试验数据,否则就是猜
【 在 drifter777 的大作中提到: 】
: 跟直径关系很大,直径大了一般相对强度就很极限,再并联在一起的难度就高很多。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
FROM 120.2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