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A380交付251架了还被认为是失败产品?
枢纽-枢纽,枢纽再转机,这种运输模式被证明失败了
【 在 abcdz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空客这机型赔本了吗?
: 非得像波音747那样交付1574架才算挣够?
--
FROM 180.164.56.*
应该是供应链成本太高,本质上还是欧洲工业效率太低,不然为什么都被国内干掉了呢
【 在 abcdz 的大作中提到: 】
: 网上说得交420架才能盈亏平衡,这样的话,这飞机制造利润率也太低了吧。
--
FROM 117.65.208.*
点对点的中枢模式,破产了。
是商业模式破产。
不过南航的A380又开始从封存状态,租给其他公司了。
【 在 abcdz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空客这机型赔本了吗?
: 非得像波音747那样交付1574架才算挣够?
--
FROM 221.217.157.*
其实是这个商业模式失败了。
A380是欧洲工业的象征。
欧洲团结的象征。
【 在 oBigeyes 的大作中提到: 】
: 枢纽-枢纽,枢纽再转机,这种运输模式被证明失败了
--
FROM 221.217.157.*
那也就是环保主义搞死自己?
【 在 Dazz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国内,当然是没有禁的。国航还有一堆747。
: 禁飞4发民航,最早最出名的,应该是以色列。
--
FROM 112.66.31.*
不是。也没有"搞死自己"一说,有这样政策的地方,当地航司肯定没4发机队。
环保只是部分理由或者幌子,也不排除有踢部分还用4发机体的航司出局,限制竞争对手航线最大运客量之类的深层次动机。搞不好空客a380完蛋了,要拖b747一起死。反正本来产业发展也是不利于4发的,经济性灵活性不如双发。
a380比b747更快死,被称为失败,是因为产品生产线太早停了,也没货运变种,单靠新航,中东土豪航之类的纯枢纽航司,撑不起来生态。
其实航空货运,现在勉强还可以搞枢纽模式。转运货物不会抱怨自己要转多少道交通工具,只看综合成本效益。
【 在 chaobill @ [A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也就是环保主义搞死自己?
: 【 在 Dazzy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看国内,当然是没有禁的。国航还有一堆747。
: : 禁飞4发民航,最早最出名的,应该是以色列。
#发自zSMTH@Redmi Note 11
--
FROM 116.23.226.*
不是的。是发动机技术的牛逼。
双发飞机也能飞12000-15000公里。
所以走中型机场-中型机场的多点到多点网络模式最受到旅客欢迎。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也就是环保主义搞死自己?
--
FROM 221.21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