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针对starlink有没有什么破坏方法
那就好。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不需要知道这些,你认为中国的卫星永远不缺能源,就可以了。
:
--
FROM 219.141.202.*
全面追踪关闭应答器的飞行器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军事应用的要求就是每秒钟覆盖每平米的地球表面吗?
: 知道大概范围就可以追踪,10分钟大船也就跑出10公里,坐标给DDDD用来做末端开机之前的引导就差不多了。这不算军事应用?
--
FROM 183.255.219.*
那就是SAR星座做AMTI的方案了,去年还是前年我提到过这个。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全面追踪关闭应答器的飞行器
--
FROM 125.33.200.*
网轨道上扔黑塑料布
--
FROM 222.129.32.*
你说的是十分钟一次,我回的那个人说的是一分钟一次,差一个数量级呢。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际轨道不是那么布置的,你可以参考长光吉林一号星座的计划,他们最早的规划是138颗卫星就达到全球任意地点10分钟内重访一次。不过后来他们加了视频星之类的,没全部按原计划的推扫卫星参数。后边还有各种高清星和宽幅星之类的,没注意过最近他们说的重访时间多少。
: 所以200颗低轨星达到10分钟内重访任意地点可不是杜撰的。
: 而作为星链这样的星座,它搭载的军事载荷不一定每颗星都有,把有军事用途的星藏在一堆民用的星里让难辨别是个自然的选择。空叉跟国防部的合同里有200颗星就可以达到我说的监测水平。
--
FROM 12.75.116.*
对,撒沙子是最简单最有效最高效的方法了,以前版上就讨论过了。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苏式的办法是1MT级电磁脉冲弹,一发200公斤,毁掉6颗以上的星链卫星。打爬轨排队的就更多了。
: 中式的办法就是算好轨道进动,逆行交叉轨道撒沙子,一圈扫掉一条轨道几十颗星链卫星。然后次生的碎片产生链式反应,导致低轨道面层垃圾化,得有那么几年大家都不过了。甚至连新的中高轨卫星发射都要冒险穿越轨道碎片云。
: 【 在 ilove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中丑真打起来,这玩意必须得干掉吧?无时无刻不在头顶上监视,地图全开啊,必须干掉!
--
FROM 123.6.102.*
你前贴说是“只能一条线路”,我说的全球重访的卫星轨道布置和调度方式的估算依据基准。
在此基础上,1分钟一次重访需要多少颗星很好算,不言而喻所以我就没特意说。
前面回复别人的帖子里说过,如果低轨光学载荷每颗星可以低到只需再加20公斤,而星链V2.0重量可以到1250公斤。即使要达到1分钟重访的级别,从发射能力和成本算都不算什么。
这个东西看起来其实兔子更有优势。虽然星链的星多。
【 在 Krisnk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是十分钟一次,我回的那个人说的是一分钟一次,差一个数量级呢。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25.33.200.*
是吧,大概是两年前我就这么说了。就看有没有那个决心。
天基大家都不能用以后,非天基的传感器兔子手里的牌多。
【 在 pigverybig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撒沙子是最简单最有效最高效的方法了,以前版上就讨论过了。
:
--
FROM 125.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