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事实:
1.苏联俄罗斯早就成功使用热分离技术了,它的联盟运载火箭甚至承担了载人航天的任务。总体上,技术发展只能更加进步,不能说这个方案有问题,有问题的可能是SpaceX在某些方面还在试错而已。
2.“想让燃料在储箱底部保持”其实也不是那么必须,液体火箭冷分离SpaceX自己的猎鹰不就是在用的,有相应的解决,不同的设计而已。主要动机还是看综合效费比吧。
我觉得:
这次发射最可惜的不是火箭爆炸本身,而是爆炸可能导致事故原因分析难度增大。
在可找到的爆炸残骸,以及回传和测控得到的有限信息中,不知能否的找到足够的证据明确归因。不能明确归因就只能靠猜了。
如果出错了最后还不能明确归因,试错了还不能知道错哪了,是最亏的。
【 在 WilliamWW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他这个方案的固有问题了。
: 想让燃料在储箱底部保持,方便后面的再点火,除了改变储箱结构对抗失重环境之外,最简单的就是维持一个小的推力。但是维持这个推力对于级间分离来说,就是一个灾难,就必须采用热分离的方案,上面级高加速飞走,下面级保持低加速度落在后面。
: 但是,下面就是万恶的但是,上面级的尾焰会把下面级烧伤吹歪,这次看起来就是抗住了烧伤,但是没有抗住被吹歪,毕竟留下的发动机太少控制力矩太小。但但是,如果留的多了,分离的时候拉开距离需要的时间太长的话,烧伤情况又会迅速加剧。
: ...................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7.*
FROM 125.3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