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你说的第一点,你说的A300产量优势并不明显存在,因为前已说,919第三年产量就持平或者超出了(如果含验证机)。
然后你忽视了320之前生产A300机的已有体系对A320爆产能的帮助,似乎A300的数字说不通了又想缩回到A320来比较?这是啥心思,装大方装不起了又要反悔?
第二,如果你说A300前三年的产量是它不考虑订单不足的“尽力”产量,那没错啊,它尽力也就产那么多而已。这才是比较爆产能效率的基准。
我不知道你说的宽体普通1比5的数字是比全程还是初期,你自己最好先理清楚比较的逻辑。
在我看来,蒸100个馒头或许只需蒸10个馒头的时间,只需有个大锅。蒸10个10倍大的馒头或许只需蒸10个普通馒头的1.1倍时间。但是如果用原来的小锅的话,那的确只能分10锅蒸。
如果排除订单预期的因素,你觉得这个宽体飞机制造更像是用小锅蒸大馒头还是换大锅蒸大馒头?总之,那个1比5的数字似乎不是应该那么拍脑袋随口说的。
第三,你前边还说的时代进步,可惜到A380的时候似乎比A300也没有太多的产能进步。当然380大点。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
: 选320,是因为都是首个窄体飞机。如果选a300,商飞没有对照,选c909,空客没有对照。
: 如你们所愿,空客选300,商飞选919,一个是宽体,一个窄体,但是好歹都是首个大飞机。
: ...................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0.*
FROM 125.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