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您所说的,这不仅仅是需要考虑到孩子心智成熟的问题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您可能意识到酒驾是有问题的,但是您应该不会告诉自己说我要少喝一点。普适的原则应该是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而不是根据自己的酒量适度的饮酒。
这个比喻和孩子在哲学海洋里遨游相同的地方都在于不可控性。酒驾的不可控性是路况以及其他的人和车。而让孩子学习哲学,他的不可控性则是思想上的不可控性。
最庸俗的角度,就您所列举的几位哲学家,也许您希望能像大师一样的理性。富有质疑精神。但是也有可能孩子会变成自由主义的拥护者,甚至无法满足入团条件……
或者您希望孩子学习到有关对知识的求索,求知欲,但是也可能他由于自身的阅历,由于理解,或者是由于青春期的本能,他会关注到其中有关自由,反叛,疑问,对抗的部分。
您会给一个孩子玩玩具刀,爆竹,甚至有可能是可以塞爆竹进去的青铜玩具炮。但是您一定不会给他一颗h弹。而哲学可以说就是思想的核弹。学校道法课程里面涉及到的部分就已经是安全带已经足够了,对于一个还在k12上学的孩子而言
【 在 redap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确实有这个问题,我也想到了,得循序渐进,不能脱离本人的心智成熟度。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在 cl...
--
FROM 110.8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