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家都很疲惫吧,
身心疲惫,能量太低,不能发光发热。
记得之前有一个残疾人在水木吐槽国博不让电动轮椅进去,大家都激烈反对,吵了几十页。
理性的来讲,让一个残疾人过得更好,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这群苦逼看到这个残疾人开车坐飞机,全世界旅游看展,还嫌国博服务员人工推车看展不自由,这群苦逼的心态立马就崩了。
人展现的怜悯、善意,都是向下的。
比如地铁让座这个问题,貌似地铁四号线被吐槽的次数最多,因为有北京南站。
四号线的恐怖在于,你认为你的路途已经很远了,你上车没座,可是等你下车的时候,你还是没座,因为他们都比你远。
当你苦逼哈哈的上一天班,然后上来一群拖家带口唧唧咋咋笑嘻嘻来旅游的,要说给小孩子老人让座,其实是很难的。
包括日常给老人让座,大概是这些大家见惯了载歌载舞游山玩水的老人,老人的形象已经和几十年前完全不一样。
比如我妈,七十了,老吗?老!但是公园跳舞1.5h一次。
说真的,这版上有几个人能一次站着跳1.5h。反正我是不行的。
一群苦逼哈哈能量极低的年轻人中年人,完全不如老年人有活力有能量。
第二,总体而言,年轻人更在意边界,自己的边界和别人的边界。
比如社会交往方面,我们小时候都是被教育吃东西要分享,要不就别吃。现在的小朋友都是各带各的,各吃各的,不带默认就是他不想吃,这是小孩子们之间的共识,没人会八卦诋毁有人吃东西不分享给别人吃。
另外,疫情这几年,其实让人更关注边界与卫生的问题。戴口罩、用公筷、自带水杯等等,慢慢的中国人的排队也开始距离加大,不再是人挤着人,因为没人愿意和你同呼吸共口水,这些变化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用一成不变的观念是看待社会是不行的。
今天有个版友吐槽现在的人都自私,六七十年代,大家都讲奉献,现在九零后零零后,领导要他加班,他能甩脸子。
可是六七十年代,单位管吃管喝管住有托儿所子弟学校孩子能接班;
现在企业只要你的人,其他的负担一律都不要,你有困难要养小要养老,跟企业都没关系,你要请假你敢迟到,就扣钱;你请假多,就劝退。
只能说社会变了,大家的处事方式也会发生变化。
是变坏了吗?也不一定。
六七十年代大家都讲奉献,可是你想回到六七十年代呢?
姑且算是,大家的新旧思想的碰撞吧。
以前的人是在集体主义教育下长大了,家长意志长辈意志最大。其实个人的自我意识不强。
我这一代,学校教育里都没有教过什么思辨课。在学校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按部就班,听话,考个好成绩。
所以到中年,都是老一辈说了算,听领导的话,我们都是优秀的答卷人。
突然,一天中年人发现,现在都提倡提拔年轻人。
说实话,现在的年轻人确实优秀,以我浅薄的认知,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在各个领域引领全世界。
我家孩子在北京公立的学校,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让孩子去表达自己展示自己,引导孩子们去共同制定班级规则,这些都是我们上学那个时候不曾有过的。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年轻人表达自己的需求,然后各方在冲突中去达成一致,形成一定的规则,也是一种很好的思路。
比如这次矛盾的爆发,那铁总也许会增加走廊的座位,也可以给下铺涨价,也可以宣布下铺就是公用的。
--
修改:pinkapple FROM 223.70.160.*
FROM 223.7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