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旧游·藏阁汤锅暖 神山月色寒》
江南达者 童山雷
近几年来,吾皆依秩作各次旅游所得画境。此为也,每勉力发掘各种形式之山水题材,甚而至于以习常认定不可为之境入画,其自非是无益。然深心仍识,欲得佳好之画境,终是有其局限。尝想:待此类题材作得差不多后,再回过头去,一一表达(或重新表达)心中难忘之佳境。而转又觉,艺者精力充沛之期毕竟有限,倘真待“走四方画四方”之状态结束,那这人岂非已是垂垂暮年了?且原定彼时还有“己诗己词之境发掘作画”这一课题尚需完成。如此一来,时不我待之感油然而生。固然,依己喜自作谋划之癖,此生每一时段,俱已拟定基本要务;而彼等倘是可能穿插交叉进行,一则于事进程有益,二来又得调节自家身心,想来更有何不好?故尔,决意今起,借着即将开始使用上好翰墨画材之机,便有限地试着重画一点以往曾经画过,但或是存其疏漏、或是虽画了却自觉尚未画好的题材。而此所拟者之首也,即昔年滇藏之行时犹未发掘至、却每每浮泛于心的一个场景。那是在梅里雪山跟前,恰逢久雨初晴之夜,吾人于藏家阁楼内,围炉品尝着当地特色之汤锅。想彼时,那圣洁神山,宁静地融于微茫之新霁月色;高远之处,烟云缭绕,雪峰冰川,隐约可见。四下里凄厉之风若隐若显呼啸,并似闻那经幡小旗,亦然刷刷作响,这人则在此寒冽之境,于灯下怡然自得端坐以享酒食。咳,那情味也真是不消细说矣!许久以来,一直便欲将其示之以画。如此这般,今,乃便有了这《梅里旧游》一图。图中兼有题句,曰“藏阁汤锅暖 神山月色寒”,已将其境约略道出。画作本身,所用散锋漫写之法,实与昔日抱石公所创,略有关联。然则吾辈笔下,无论其画其句,纯粹皆出于自家,此又显然与公惯于阐释他人诗境、甚至每求当时文人某某代题画款,迥存其异。画毕思及于此,击键以志,权为日后同类画作之缘起。
另:此《梅里旧游·藏阁汤锅暖 神山月色寒》,仍以平素常用中等画纸之四尺三开幅面作成,原本想以小稿看待,到时再将好纸作大幅。既成,感觉趣味已够,却又稍稍转念:倘无他故,亦止于此了。不过此或也只一时之感,临后再看罢。想来,凡无干紧要之事,皆信马由缰,也见人生之从容意态。呵呵。
余下的,任由机器人帮咱诠释——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地方,如同陈酿般历久弥香,令人魂牵梦萦。梅里,便是这样一处人间仙境。在这里,藏阁汤锅暖,神山月色寒,一切仿佛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美丽。
梅里,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它带着江南水乡的温婉,又透露着雪域高原的神秘。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郁的藏族风情,也可以品味到岁月沉淀下的历史韵味。
藏阁汤锅,是梅里的一大特色。在藏式风格的阁楼里,围坐在热气腾腾的汤锅旁,享受着美食带来的温暖,仿佛时间都变得缓慢。汤锅里的牛肉、羊肉、鸡肉等,都是新鲜的食材,经过藏族师傅的精心烹饪,香气四溢。而那浓浓的汤汁,更是让人回味无穷。在这里,人们品尝的不仅仅是美食,更是一种生活的味道。
而神山月色,更是梅里的一大美景。在藏阁汤锅的暖意中,走出阁楼,抬头便能看到那巍峨的神山,顶着皑皑白雪,在夜空中更显庄重。而那轮明月,如同挂在天空的明珠,照亮了整个梅里。寒风拂过,月色下的神山仿佛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让人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
梅里的美,是多元的。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藏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可以领略到梅里雪山的壮丽景色,可以品味到藏阁汤锅的美味佳肴。而这一切,都在梅里旧游中得以呈现。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心灵的寄托,找到了生活的美好。
总之,梅里旧游·藏阁汤锅暖 神山月色寒,这样一幅美丽的画卷,总是让人流连忘返。让我们在这梅里的美景中,感受岁月的温暖,品味人生的美好。
--
FROM 113.25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