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周六晚上的出摊记录(3代管夜视仪的效果太震撼了,和之前的2.5
堪比哈勃,牛逼啊
--
FROM 117.136.0.*
夜视仪直接目视能实时看到堆栈叠加后的效果
【 在 tanch2015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懂就问,为啥要用夜视仪~~
: 周六天气太好,我在平谷也拍了下马头,貌似还可以。
--
FROM 106.120.220.*
导星精度不是goto精度,民用导星设备就是个树莓派,导星修正频率2Hz左右的话算力根本不够。
导星的目的是实时消除赤道仪的盲跟误差,确保长曝光时不因为赤道仪跟踪精度不够导致星点拉线
【 在 AB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说guider视场大 里面亮星足够多 可以通过solve plate给出相当高的指向精度 对pixel size不那么敏感 倒是偏置导星如果只是通过fit某颗亮星的profile获得指向信息 那对seeing和pixel size确实有一定的依赖
: --
: 发自xsmth (iOS版)
--
FROM 106.120.220.*
观星和天文研究的差别挺大的,我就是单纯喜欢看和拍,实际上我天文知识并不怎么样。。。
如果是观星,那没有什么入不入门的,有个好环境,有个好镜子,对着星图看就完了
【 在 summerleft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神,孩子对这个感兴趣,请问如何入门啊?孩子对天文知识有一些了解了,每天在看DK那个大本书,还有不少其他读物,看了二三年了。我是纯天文盲。
--
FROM 106.120.220.*
我知道导星是防止长曝光的时候拖尾 补偿镜子跟踪误差的时候 需要知道guider的精确指向 也就是guider的指向精度决定了你导星的精度
至于2Hz的频率 是不是太高了 每次动mount都存在望远镜指向精度误差 而高频修正的误差是会叠加的 倒不如把极轴好好调调 三星校准做细致些 跟个30s、一分钟的再往回拉一次 这样的误差是由跟踪精度决定的
【 在 passwordo2 的大作中提到: 】
: 导星精度不是goto精度,民用导星设备就是个树莓派,导星修正频率2Hz左右的话算力根本不够。
: 导星的目的是实时消除赤道仪的盲跟误差,确保长曝光时不因为赤道仪跟踪精度不够导致星点拉线
--
FROM 159.226.171.*
太厉害了,没想到能在目镜中肉眼看到这种东西。
那有了这个是不是以后赤道仪就可以下岗了。
直接接一个经纬仪就能拍照直出做叠加了?
【 在 passwordo2 的大作中提到: 】
: 周六难得的无风+好视宁,导星精度历史性的进入0.4角秒以内,延庆出摊,顺便蹭了朋友的豪华夜视仪
: 出摊工作照:
: [upload=1][/upload]
: ...................
--
FROM 124.65.115.*
【 在 passwordo2 的大作中提到: 】
: 夜视仪直接目视能实时看到堆栈叠加后的效果
:
我看很多盒子都自带简单的叠加处理的功能,能够快速出图。
还是感觉这个夜视仪直接目视有点鸡肋啊。。
--
FROM 103.10.85.*
Con!
乍一看看成了seeing达到了0.4",还在想国内有这么好观测条件的台址?
【 在 passwordo2 的大作中提到: 】
: 周六难得的无风+好视宁,导星精度历史性的进入0.4角秒以内,延庆出摊,顺便蹭了朋友的豪华夜视仪
: 出摊工作照:
: [upload=1][/upload]
: ...................
--
FROM 219.142.112.*
打野用的盒子不支持建模校准。。。。
【 在 AB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知道导星是防止长曝光的时候拖尾 补偿镜子跟踪误差的时候 需要知道guider的精确指向 也就是guider的指向精度决定了你导星的精度
: 至于2Hz的频率 是不是太高了 每次动mount都存在望远镜指向精度误差 而高频修正的误差是会叠加的 倒不如把极轴好好调调 三星校准做细致些 跟个30s、一分钟的再往回拉一次 这样的误差是由跟踪精度决定的
:
--
FROM 106.120.220.*
盒子的叠加功能很弱,出图惨不忍睹。。。
夜视仪的体验和长曝光叠加完全不一样,你觉得鸡肋说明你不是目视党,夜视仪是目视神器。。。还有很多人觉得拍摄无聊呢
【 在 tanch2015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看很多盒子都自带简单的叠加处理的功能,能够快速出图。
: 还是感觉这个夜视仪直接目视有点鸡肋啊。。
--
FROM 106.1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