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晴朗的夜晚,抬头仰望浩瀚星河,可能许多人都曾思考过一个问题:宇宙中有跟人
类一样的智慧生命吗?如果有,那么夜幕中不断闪烁的繁星周围,此刻是不是也有智慧
生命在仰望星空呢?
事实上,科学家们很早就已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一旦确定宇宙中有类似的智慧生
命,对于人类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事情,至少让人类有了明确的前进方向,不用在黑暗中
胡乱摸索前行,而且许多问题都能够相互印证。
然而,想法虽然是非常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极度冰冷的,无数的“呐喊”没有得到任何
回应、无数的探测器伴随着孤独前行,人类仿佛是一个被遗忘孤岛的孩子。
难道他们不存在吗?这显然不可能,就像著名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说的一句话那样:
宇宙这么大,如果只有人类生活其中,岂不是太过于浪费了?
由此,主流科学认为宇宙中有外星智慧生命几乎是一种必然,而人类发现他们仅仅是时
间问题。
当然了,虽然现在仍然没有找到我们的宇宙同伴,但这并不妨碍独对他们的想象,因此
也诞生了许多精彩绝伦的科幻作品。
而在浏览这些科幻作品的同时,可能很多人脑海中都曾出现过一个问题:如果宇宙中真
的有外星文明的存在,那么最早的文明可能比我们早出现多少年呢?想要知道这个问题
的答案,我们首先要从宇宙中最早的恒星诞生开始分析。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宇宙中第一代恒星诞生于大爆炸发生后的五亿年左右,和我们现在
的太阳不同的是,这些初代恒星基本上都是质量极大的蓝巨星。
虽然有了恒星,但因为此时宇宙刚诞生不久,整个空间中只有氦与氢两种元素,而这两
种元素不仅无法形成固体行星,同时也不能形成复杂的化合物,因此孕育生命的概率是
零。
另外,蓝巨星虽然质量非常大,半径一般都在我们太阳的百倍以上,但它们的寿命却非
常的短,通常在数千万年和数百万年之间,而我们的太阳寿命在一百亿年左右。
为什么蓝巨星的寿命如此“短暂”呢?这主要是由于它们庞大的质量使得内部压力和温
度极高,而极高压力和温度又使得聚变反应迅速,这会快速将燃料消耗一空。
此外,蓝巨星内部异常剧烈聚变反应还会使得等离子物质向外运动,让外层的氢元素不
能进入内部参加聚变反应,等于内部核心区域只消耗却得不到任何补充,最终导致蓝巨
星寿命非常短暂。
在蓝巨星一生中,会通过聚变反应产生非常多的元素,比如氦、碳、氖、氧、铁等等。
这些元素在超新星爆发中会合成元素周期表更靠后的元素,例如金、银、铀等等,这些
重金属元素在爆发后会被抛向宇宙各处。
超新星爆炸的冲击会对附近星云产生扰动,促使星云中出现新的恒星,当然了,蓝巨星
消亡后残留下的氢元素和氦元素也有可能成为新恒星出现的基础。
而无论新恒星是以哪种方法出现的,重元素都可以在其周围汇聚,最终形成生命出现的
基础场所——行星,而如果行星还处于当前恒星系的宜居带内,那么孕育生命的概率将
极大增加。
最后,我们来估算一下宇宙中最早的一批文明出现的时间,首先大爆炸五亿年出现第一
批蓝巨星,然后一千多万年后蓝巨星消亡,向宇宙抛洒大量重金属元素,接着星云受到
爆炸的冲击,一百多万年后孕育出了新的恒星和行星。
我们假设宇宙中其他智慧生命的演化历程和人类差不多,那么他们大约50亿年后会达到
人类当前的发展水平,此时距离宇宙诞生仅仅55亿年左右。
而人类出现于宇宙诞生后的137亿年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宇宙中最早的文明可能比我们早
出现80多亿年,也就是比我们早发展80亿年。
当然了,这个推论的前提是文明能够持续发展几十亿年不灭亡,而考虑到宇宙庞大的尺
度,这样的文明理论上还是有可能存在的,只是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发展80亿年的文明究
竟会发达到什么程度,但我想至少能够殖民他们所在的大星系吧。
值得一提的是,持续发展80亿年的文明恐怕也仅仅是理论上才能出现,因为早在上个世
纪60年代就有研究指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无法避免的导致智慧生命退化和毁灭,也就
是说当智慧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总会有“自毁”倾向。
这里的“自毁”可能是因破坏环境导致的环境剧变、规模庞大的高科技战争以及生物实
验失误制造出的超级病毒等等。
基于此结论有科学家提出,或许这也是人类找不到外星人的原因,因为他们存在的时间
过于短暂,以至于让人类根本来不及跨越宇宙找到他们。
--
FROM 113.11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