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轮间限滑
为什么很多非城市SUV的四驱车型都没有机械的轮间限滑?很贵吗?
普拉多也不是全有,有的车型只有电子刹车辅助。
不就是把开放式差速器换成伊顿差速器吗?哈弗H5加个锁也没几千啊?
是定位问题?成本问题?还是技术问题?
--
FROM 166.111.64.*
轮间限滑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实现,机械差速锁、托森差速器、伊顿差速器、电子限滑差速器等等
除了机械差速锁,后三种限滑差速器技术都不需要驾驶员干预,而托森差速器成本最高,电子限滑差速器成本最低——直接利用原有开放式差速器和ESP系统,增加几个传感器,修改控制算法,即可以实现限滑
电子限滑差速器在越野场合表现还不错,最终著名的就是三菱的M-ASTC
【 在 lixin7895123 (飞羽)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很多非城市SUV的四驱车型都没有机械的轮间限滑?很贵吗?
: 普拉多也不是全有,有的车型只有电子刹车辅助。
: 不就是把开放式差速器换成伊顿差速器吗?哈弗H5加个锁也没几千啊?
: ...................
--
修改:frankrick FROM 192.203.57.*
FROM 192.203.57.*
但是电子限滑的实现效果差异很大啊,有的就能过交叉轴,有的就是渣渣,既然实现效果不好,为什么不装伊顿差速器呢
而且现在一辆车动不动就三五十万,相比起来伊顿差速器的成本应该比例不大啊
【 在 frankrick 的大作中提到: 】
: 轮间限滑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实现,机械差速锁、托森差速器、伊顿差速器、电子限滑差速器等等
: 除了机械差速锁,后三种限滑差速器技术都不需要驾驶员干预,而托森差速器成本最高,电子限滑差速器成本最低——直接利用原有开放式差速器和ESP系统,增加几个传感器,修改控制算法,即可以实现限滑
: 电子限滑差速器在越野场合表现还不错,最终著名的就是三菱的M-ASTC
: ...................
--
FROM 123.126.50.*
电子限滑,有实力的厂家可以自己搞,不用受制于人,而且电子限滑采用开放式差速器,机械部分与非电子限滑的一模一样
伊顿差速器需要采购,成本肯定高啊
【 在 lixin7895123 (飞羽)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电子限滑的实现效果差异很大啊,有的就能过交叉轴,有的就是渣渣,既然实现效果不好,为什么不装伊顿差速器呢
: 而且现在一辆车动不动就三五十万,相比起来伊顿差速器的成本应该比例不大啊
--
FROM 192.203.57.*
thx very much!
不过还是不太能理解,一个伊顿差速锁成本也就四千,两个锁再加各种成本方方面面加起来一辆车也就加价两万,就按加价三万算,对于一辆普拉多、XC60的价格根本不是个事,效果又比电子限滑的效果好,何必为了不受制于人而自己开发电子限滑呢,明明可以用少量成本增加获得很好的效果提升
【 在 frankrick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子限滑,有实力的厂家可以自己搞,不用受制于人,而且电子限滑采用开放式差速器,机械部分与非电子限滑的一模一样
: 伊顿差速器需要采购,成本肯定高啊
:
--
FROM 166.111.64.*
好像美国有个统计,95%以上的SUV用户从来没有offroad过
。。。。
【 在 lixin7895123 (飞羽) 的大作中提到: 】
: thx very much!
: 不过还是不太能理解,一个伊顿差速锁成本也就四千,两个锁再加各种成本方方面面加起来一辆车也就加价两万,就按加价三万算,对于一辆普拉多、XC60的价格根本不是个事,效果又比电子限滑的效果好,何必为了不受制于人而自己开发电子限滑呢,明明可以用少量成本增加获得很
--
FROM 208.94.241.*
【 在 lixin7895123 (飞羽) 的大作中提到: 】
: thx very much!
: 不过还是不太能理解,一个伊顿差速锁成本也就四千,两个锁再加各种成本方方面面加
起来一辆车也就加价两万,就按加价三万算,对于一辆普拉多、XC60的价格根本不是个
事,效果又比电子限滑的效果好,何必为了不受制于人而自己开发电子限滑呢,明明可以
用少量成本增加获得很好的效果提升
伊顿只能在低速状态非铺装路面下使用
在铺装路面下会给车辆稳定性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本质上是一个各特种车辆设计的差速器,不适合SUV
--
FROM 124.205.167.*
哦,原来还有这个原因,那应该是因为这个了
【 在 kobelj 的大作中提到: 】
: 起来一辆车也就加价两万,就按加价三万算,对于一辆普拉多、XC60的价格根本不是个
: 事,效果又比电子限滑的效果好,何必为了不受制于人而自己开发电子限滑呢,明明可以
: 用少量成本增加获得很好的效果提升
: ...................
--
FROM 166.111.64.*
“伊顿只能在低速状态非铺装路面下使用在铺装路面下会给车辆稳定性带来严重安全隐患”——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在 kobelj (GTR)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在 lixin7895123 (飞羽) 的大作中提到: 】
: 起来一辆车也就加价两万,就按加价三万算,对于一辆普拉多、XC60的价格根本不是个
: 事,效果又比电子限滑的效果好,何必为了不受制于人而自己开发电子限滑呢,明明可以
--
FROM 114.242.249.*
【 在 frankrick (garfield) 的大作中提到: 】
: “伊顿只能在低速状态非铺装路面下使用在铺装路面下会给车辆稳定性带来严重安全
隐
患”——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伊顿是在左右半轴转速差超过100转/分的时候 自动介入 人为无法干预
本身介入就是一个非常粗暴的过程,装了伊顿人都体会过那种后轮被踹一脚的感觉
当在铺装路面高速过弯的时候,左右转速差达到伊顿介入的标准,一侧后轮被踹一脚
结果可想而知
--
修改:kobelj FROM 124.205.167.*
FROM 124.20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