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珍爱生命 远离菜鸟——北方房车赛参赛手记
我当时读他们的规则写了A2,B2,S2组不让用热熔胎。
官网贴了。
【 在 Kevin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赛用热熔呗
:
--
修改:leemaverick FROM 24.131.123.*
FROM 24.131.123.*
真牛啊,看完心里长草。
【 在 diyy 的大作中提到: 】
: [size=4]我是个菜鸟,还是个屌丝型的菜鸟。从小就看着各种汽车比赛流口水,搞个买菜车就开始意淫自己是埃尔顿·塞纳。在经历了“街头飞车党、午夜狂飙族、天天地板油、见谁都不服”四个阶段后,终于得到前辈指点,把激情转移到了赛道。
: 中间过程暂且不表,今天主要说说最近发生的这件事,北方房车赛。
: 其实应该叫“北方房车精英赛”的,但是连我这菜鸟都参加了,也就说明参与者不全是精英了。有我这种菜鸟,没准还有别的也说不定。
: ...................
--
FROM 111.161.46.*
A050 肯定是热熔。不让用光头胎吧?
【 在 leemaverick (Y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当时读他们的规则写了A2,B2,S2组不让用热熔胎。
: 官网贴了。
--
FROM 125.115.61.*
号称半热熔,估计就是为了规避限制
【 在 KevinHeart (识时务者为俊杰) 的大作中提到: 】
: A050 肯定是热熔。不让用光头胎吧?
--
FROM 124.172.177.*
这个要看你怎么定义了,前几个月在这里跟大N讨论了半天,越来越晕。主要是英文翻译的问题其实。
这次比赛用的就是一般的定义,热熔是slick就是光头胎,半热熔是semi slick。具体规则写的是:5.3)轮胎可以使用半热熔胎(Semi-Slick),但是不允许使用热熔胎(Full-Slick)。这个英文是他们写的不是我加的。
A050肯定是semi slick是半热熔,横滨官方网站也是这样定义的。
http://www.tractiontyres.com.au/a050.php 看左侧分类Advan A050 (Semi-Slick)。
当然你如果把热熔对应成英文的semi slick那你的定义也是对的。但是semi本身就是半的意思,应该是半热熔。
【 在 Kevin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A050 肯定是热熔。不让用光头胎吧?
:
附件(179.8KB) 2013NTCE赛事分组规格和技术规则.pdf--
FROM 24.131.123.*
那full slick 就是全光啦?
我一直以为全光只是胎纹而已,原来材料也有区别
【 在 leemaverick (Y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要看你怎么定义了,前几个月在这里跟大N讨论了半天,越来越晕。主要是英文翻译的问题其实。
: 这次比赛用的就是一般的定义,热熔是slick就是光头胎,半热熔是semi slick。具体规则写的是:5.3)轮胎可以使用半热熔胎(Semi-Slick),但是不允许使用热熔胎(Full-Slick)。这个英文是他们写的不是我加的。
: A050肯定是semi slick是半热熔,横滨官方网站也是这样定义的。
http://www.tractiontyres.com.au/a050.php 看左侧分类Advan A050 (Semi-Slick)。
: ...................
--
FROM 125.115.61.*
这玩意其实很麻烦,比如前几年F1改规则为了减小轮胎摩擦力,让厂商故意加花纹,而且那些花纹不是用来排水的是特意为了减小接触面积来减小摩擦力。但是那些胎配方跟光头胎是一样的,所以哪怕有那花纹,其实还是slick。 是不是翻译成光头我觉得就讲不清楚啦。
R compound/semi slick这些胎,用的材料跟光头胎已经很接近了,但是为了街道合法化,所以要加排水槽花纹,而且treadwear有一定要求,一般是在60-100,所以轮胎配方还是没有slick那么软那么粘,因为为了满足要求让轮胎更耐磨一点做了些改进.有人总结了一下这些胎包括Toyo R888, Brigestonee RE55S, Nitto NT01, Pirelli Corsa, Dunlop DZ03G, Yokohama A050等等。
再下面就是EXTREME SUMMER PERFORMANCE TYRES,这些胎最近出的几款其实很牛逼了,比早些年的semi slick其实还要牛逼,而且更耐磨更适合街上开。treadwear一般是160-220之间。一些例子包括 Kumho KU36, Toyo R1R, Nitto NT05, Bridgestone RE11, Falken RT615, Yokohama AD08, Yokohama A13等等.
这几年轮胎技术进步很大,纯粹看是不是光的,或者只看材料叫成热熔半热熔,好像都不太行了。要综合起来看。
【 在 Kevin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full slick 就是全光啦?
: 我一直以为全光只是胎纹而已,原来材料也有区别
:
--
FROM 24.131.123.*
顶,小李子又有力作!
【 在 leemaverick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玩意其实很麻烦,比如前几年F1改规则为了减小轮胎摩擦力,让厂商故意加花纹,而且那些花纹不是用来排水的是特意为了减小接触面积来减小摩擦力。但是那些胎配方跟光头胎是一样的,所以哪怕有那花纹,其实还是slick。 是不是翻译成光头我觉得就讲不清楚啦。
: R compound/semi slick这些胎,用的材料跟光头胎已经很接近了,但是为了街道合法化,所以要加排水槽花纹,而且treadwear有一定要求,一般是在60-100,所以轮胎配方还是没有slick那么软那么粘,因为为了满足要求让轮胎更耐磨一点做了些改进.有人总结了一下这些胎包括Toyo R888, Brigestonee RE55S, Nitto NT01, Pirelli Corsa, Dunlop DZ03G, Yokohama A050等等。
: 再下面就是EXTREME SUMMER PERFORMANCE TYRES,这些胎最近出的几款其实很牛逼了,比早些年的semi slick其实还要牛逼,而且更耐磨更适合街上开。treadwear一般是160-220之间。一些例子包括 Kumho KU36, Toyo R1R, Nitto NT05, Bridgestone RE11, Falken RT615, Yokohama AD08, Yokohama A13等等.
: ...................
--
FROM 101.83.5.*
赞
【 在 diyy (diyy) 的大作中提到: 】
: [size=4]我是个菜鸟,还是个屌丝型的菜鸟。从小就看着各种汽车比赛流口水,搞个买菜车就开始意淫自己是埃尔顿·塞纳。在经历了“街头飞车党、午夜狂飙族、天天地板油、见谁都不服”四个阶段后,终于得到前辈指点,把激情转移到了赛道。
: 中间过程暂且不表,今天主要说说最近发生的这件事,北方房车赛。
: 其实应该叫“北方房车精英赛”的,但是连我这菜鸟都参加了,也就说明参与者不全是精英了。有我这种菜鸟,没准还有别的也说不定。
: ...................
--
FROM 114.24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