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调慢燃料电池汽车量产时间表 从千辆降到60辆
上汽集团原本准备在2015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生产,但最近修改了原来的计划,
将原定的生产1000辆改为生产5辆新研发的第四代燃料电池汽车和55辆第三代燃料电池汽
车。
财新记者9月4日从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博览会上确认了这一消息。一位与会的
业内专家向财新记者表示,上汽之所以没有实现此前的规模化生产燃料电池汽车的计划,
主要是之前研发的第三代燃料电池汽车在可靠性和成本方面不如预期。其第三代燃料电池
汽车的平均无故障里程只有2000公里,虽然比之前第二代的500公里改进不少,但在实用
性还是太低了。
燃料电池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一起称为新能源汽车“三剑客”。它以纯
氢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产生电能。与纯电动车相比,燃料电池汽车拥有更高的能量密
度,是车载锂离子电池的10倍;加注氢气只需几分钟。但制氢成本高,安全性也饱受质
疑。从全球看,商业化进程要落后于混动和纯电动汽车。
但上汽一直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支持者。上汽集团新能源和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黄晨东介
绍说,上汽集团是国内最早推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企业,自2008年推出第一代燃料
电池汽车后,已经发展了三代产品。目前最新的第三代燃料电池汽车是在2012年推出
的,已经生产了18辆工程样车。该型车以荣威750为原型车,采用“动力蓄电池+燃料电池
系统”双动力源,并配备可插电系统。最高时速为150公里/小时,保障整车匀速续驶里程
可达到300公里,秏氢量1.2kg/百公里,可在零下10℃环境温度下启动。
黄晨东表示,第三代燃料电池汽车是中国第一辆完整经过碰撞测试、FMC测试、整车可靠
性评估等试验测试的车型,目前已销售了6辆。较之前产品最大的改进是在燃料电池系统
的性能、可靠性和寿命上。此外,上汽集团也通过该型车建立了较完整的产业链,降低了
成本,并改进了关键部件的性能。比如其搭载的新型催化剂活性是国际商业催化剂的3
倍,成本却降低了25%。
不过黄晨东也承认,虽然上汽第三代燃料电池汽车较前几代产品有了诸多改进,但在车用
燃料电池寿命、可靠性以及成本上与国际一线车企还有一定差距。比如车用燃料电池寿
命,上汽的三代产品,寿命从第一代的50小时,提高到第三代的2000小时。但丰田、通
用开发的车用燃料电池寿命已经超过5000小时。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教授衣宝廉也认为,从商业角度来说,中国燃料电
池汽车的燃料电池寿命、整车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与国际上还有差距,未达到可以满足商业
化要求的指标。
据黄晨东介绍,上汽集团在对原先的第三代燃料电池汽车进行测试和研究后,将在明年进
一步推出第四代燃料电池汽车。预定目标是平均时速达到160公里,整车材料成本将由
100万元降至50万元以下,匀速续驶里程超过400公里,耗氢量1公斤/百公里,启动温度
可适应零下20℃环境,平均无故障里程由2000公里提升至5000公里,整车耐久寿命由5
万公里提升至15万公里,在参数上基本达到国际主流技术水平。
黄晨东还表示,在进行技术突破的同时,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还面临关键材料和部件依
赖进口、整体投入资金不足——据称中国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上的开发投入还不及丰田一
家)、行业基础差且各自为战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希望更多企业加入进来,形成企业联盟,这样就能更有效的利用资源和资金,协同开
发。只有关键材料和部件实现了国产化了,才能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此外,国家
也需要加大投入,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开发能力。”黄晨东呼吁道。
今年以来,本田等厂家的研发进展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再度引起关注。2009年之后,中国
和美国先后延缓了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转而主攻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一度退出了
公众的视野。2014年6月25日,丰田汽车公开了新型燃料电池轿车FCV的设计情况,FCV
已初具商业化前景。FCV将于今年年内开始在日本销售,新车税前预计售价为700万日元
(约42万元人民币)——这个价格已经可以与纯电动车竞争。此外,FCV的续航里程超过
500公里,储氢罐充满一次只需3分钟。本田、现代和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都有在2015年
和2017年推出全新量产氢燃料电池车的计划。
--
FROM 38.10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