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一起事故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在一条普通公路上,白天,气象状况良好,一辆三菱帕杰罗与哈弗H9全宽正面碰撞,造成帕杰罗车上三死一重伤,哈弗H9内驾驶副驾驶位重伤。愿逝者永生,伤者早日康复。
那么从车架变形来分析,谁胜谁败呢?且听S博士分解。
总的来说,从图片来分析,从专业的角度,H9取得了完胜,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
车辆发生事故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正面碰撞(发生概率最高),侧面碰撞,尾部碰撞,翻滚等。以正面碰撞为例,又有很多种类型,如全宽车与车的碰撞(比如此事故案例),柱撞,偏置碰撞,小偏置碰撞等等。不同的碰撞类型有着不同的变形模式,也会激励车身上不同区域吸能部件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
我们今天要一起讨论的这起事故就是典型的全宽车与车的碰撞。有很多网友根据事故图片从车辆重量,是否佩戴安全带等方面对两辆车进行了分析。这些都是对的,但还不够全面。
从车身安全性角度来看,车与车之间的全宽碰撞是一个碰撞相容性(Compatibility)的问题,对于这一类问题,从理论角度看有三方面的影响因素(抛开约束系统不看),即车身质量相容性、车身刚度相容性和几何相容性。我们就从这三个角度对这一事故进行分析。
为了方便讨论, 我们把车辆简化为一个质量和弹簧(这里我们把弹簧假设为一个塑性弹簧,也就是在发生变形后不发生回弹)的模型进行分析。基于这种简化模型,就可以把车辆对撞简化为下图的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从三种相容性指标出发对该事故进行分析。
#1 质量相容性
如果将车身前端可变形区域视为模型中所示的塑性弹簧,变形但不反弹,并假设车辆在碰撞结束后获得共同的速度V。那么根据动量定律,容易算出两辆车的速度变化?V分别为:
那么也就是说,两辆车的速度变化比如下,与车辆质量为反比。也就是说质量越大,碰撞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越小。可能从这个结果很难看出质量影响之大,但若是我们从能量角度来看,就会发现,质量小的车辆将是以平方量级的形式吸收更大的初始动能之和。
根据事故统计,有这样一个结论:事故造成乘员死亡概率与碰撞的速度变化有如下的统计学结论(其中R为死亡概率,取值区间为0~1)。就是说当车辆在碰撞过程中,若其速度变化为70mph(约为112千米/小时),则其死亡概率为1。
以此统计学结论为基础,结合上面的质量兼容性结果,不难发现,车辆对撞过程中,车身质量与死亡概率是4次方关系。
也就是说,如上图,一辆2吨的车与1吨的车相撞(假设其他条件相同),1吨车辆内乘员死亡概率将是另一辆车的16倍。如下图,samrt虽说从Euro-NCAP实验结果来看是安全的,但和Mercedes C300相撞的结果一目了然。是不是有一种“相煎何太急”的感觉。这是基本的物理机理决定的,smart又能耐之以何?
那么,我们的这个事故案例是不是存在质量的不相容的问题呢?
哈弗H9,整备质量(可以理解为空车重量)为2250kg,车上有两名乘员(假设均为70kg),则其总质量约为2390kg。
帕杰罗,整备质量2155kg,车上有四名乘员,总质量约为2435kg。
从这一结果来看,除非哈弗H9后备箱背了四个大铅锤,两车并不存在明显的质量不相容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我们继续往下看。
#2 刚度相容性
刚度相容性比质量相容性要好理解些。假设两辆车相撞,其中一辆是完全刚体,那么想像一下对手的下场,所有的初始能量将被另一辆车完全吸收。
同样,我们还是用质量弹簧模型进行简化分析。
基于此模型容易得到两辆车所吸收的能量与其刚度成反比。通俗点说就是,“车越硬”吸收能量越少,因为“车越硬”变形越小,这是牛顿先生的“第三定律”使然,如下图。
我们再看看这起事故的照片,哈弗H9的A柱基本完好,乘员舱状态基本完好。再看看帕杰罗,车身本身已经完全被压亏,甚至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转,前端侵入量很大,直接对乘员造成伤害,同时造成乘员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前排座椅都快到车外面去了。:(
从这些证据不难看出,哈弗H9的耐撞性很强,刚度较大,是条“硬汉”。日本车在这一方面确实是存在自身缺陷(当然这话说的可能有点武断)。不管怎么说,以后谁再“一棒子打死一片”的说自主品牌不安全,S博士第一个不愿意。
那么,分析至此,是不是单纯的由于刚度不相容造成的呢?
咱们继续往下聊。
#3 几何不相容
几何不相容,这个概念更好理解,就好比小车钻到大卡车“屁股”后面,这几何上的不适应,你说这小车还有活的希望嘛?
几何上的不相容,直接造成相对“低”的车辆核心吸能区域及部件无法引入到碰撞吸能的过程当中,这将直接造成乘员舱的大变形。因为能量总是需要被吸收,纵梁不变形,那就得A柱变形,或是直接侵入乘员舱,在这种情况下乘员受到严重伤害的概率将会显著提高。如下图,左侧(“大车”)车辆前纵梁(黑色区域)将会推动右侧(“小车”)车辆发动机舱显著侵入乘员舱;相反,小车的纵梁部分确作用在大车的轮胎区域,无法造成大车乘员舱的变形。
如果咱们往前翻翻就会看到,这起事故存在显著的几何不相容性。从图片中可以找到两点证据。第一,哈弗H9的发动机罩板几乎没有变形,相反,帕杰罗的罩板变形显著,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帕杰罗核心作用区域低。第二,哈弗H9的左前轮(驾驶员侧)位移显著,已经完全接触到了门槛位置,而看看帕杰罗的右前轮X向位置没有太大变化。这说明帕杰罗的纵梁侵入的高度与哈弗前轮的平均高度一致。两点证据第一点更为明显和确凿。第二点由于图片角度原因,仍需验证。
#4 其他因素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看着应该下结论了,从刚才的三方面来讲,H9完胜,而且还是忍不住想说另外一点,根据图片提供者陈述,哈弗H9内乘客都佩戴了安全带,而帕杰罗车主甚至没有驾照(大胆假设没有系安全带)。根据帕杰罗的前排座椅位置和前挡风玻璃状态,至少前排驾驶员、副驾驶乘员在碰撞过程中有很大可能直接被甩出车外,造成更为严重和致命的二次伤害。
那么,分析了这么多,不是要号召大家买更重、更高的车型,尽管更重更高的车在相撞后会胜出,但并不代表人的胜利,在这里清清寻车团队郑重提示大家,良好的驾驶习惯、正确的佩戴安全带才是安全最大的保障。
P.S. 文中大量引用了导师碰撞相容性课件(是S博士当助教的时候协助起草的这个章节哦)里的理论分析,重新拿来看还是觉得受益良多,在此特向清华汽车系的老师表示感谢!
--
FROM 166.1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