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网讯 在国家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的政策前提下,汽车和相关企业用更大的动作来进行“回馈”,掀起了一股大干快上势力割据的高潮。在很短的时间内,形形色色的新能源汽车联盟相继成立,从“地方队”到“行业队”到“国家队”再到“国际队”,形成了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组团忽悠”的高峰。而这股高潮,正是发生在“高潮迭起”的中国汽车市场,直到本次高潮的制高点:“国际队”的宣告成立。那么,诸多队列的背后,到底能够解读出什么样的信息来呢?
地方队:内部消化产品,区域垄断市场
2009年3月,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成立,成为中国第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该联盟包含整车生产企业(北汽控股)、整车需求企业、零部件企业、高校研究单位等机构为主体。该联盟实际上是以北汽控股为主要发起单位,围绕北汽控股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零部件供应等一体的产业同盟。此后,包括重庆、吉林、江苏、安徽等地在内的各地纷纷响应,各自成立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地方队”。
这些“地方队”以新能源汽车为“旗帜”,其主要目的其实比较短视,那就是希望通过内部消化产品,以形成对家门口区域市场的相对垄断。我们仍以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为例,北汽控股成立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的着眼点其实是在福田客车上面。北京公交集团是其最大的需求客户,ZF传动是其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之一,美国伊顿公司是电网充电站方面专家、中信国安盟固利公司提供电池,各高等院校是其赞助研究机构(或者是技术输入机构,这么说是因为各高等院校的研究基金相当一部分还是从国家财政拨款)。这么分析大家明白了么?其目的很明显,就是北京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市场,联盟成员单位在终端公交车品需求的基础上各取所需。更大的奢望是通过北京公交集团的产品使用,进而影响全国其他区域的公交领域。其他地方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地方队”的成立目的大同小异,此处不一一赘述
行业队:是抱大腿,更是头疼医头
2009年7月11日在黄山举行的中国汽车行业T10(TOP10)峰会上,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重汽、华晨、奇瑞、江淮这十家国内车企联合成立了“电动汽车产业联盟”,并形成《电动汽车发展共同行动纲要》。中汽协董扬在会上不断强调了“积极引领,联合行动,突出重点,创新发展”的十六字方针。会议将整车制造企业发展电动汽车的重点工作定焦在“三电”即电池、电机、电控系统上。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工信部副部长苗圩却没有出席。
TOP10的选择依据的是国内汽车产销排名前十名以及参考国家863计划定点单位来选择的联盟成员,这是一次典型的“抱大腿”式结盟。中汽协至少基于几点认识:一、只有排名前十的企业才有能力参与这样的前沿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二、只有排名前十名的企业才配领导电动车行业的发展;三、前十企业的结盟,代表行业的声音,服务好前十企业,也就是服务好了整个行业;四、国家已经很重视前十企业,以后也会更加重视前十企业,必定会更加重视前十企业的结盟。事实上,囊括了前十,也没剩下几只小鱼小虾了。
会上所协定的策略是一种典型的政府思维式“头疼医头”性方针,估计与会企业也就是打着瞌睡形成了共识。最最具体的电动车发展思路,被空洞无物的十六字方针概括得渺渺茫茫,“三电”的聚焦则是明显的头疼医头的策略。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将该联盟的工作局限在了单纯的部件产品研发层面,却忽略了发展电动车其实是一项必须放到产业高度和社会配套高度来审视的工作。一切的一切,注定该联盟将只是一个貌合神离的聚会,只是不知道中汽协在这次聚会背后争取到了更多的什么
国家队: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2010年8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主要任务是:1、整合中央企业资源,建立推动电动车产业整体发展的开放技术平台。2、统一产业技术标准。3、共同研发电动车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模式,共享技术成果。
按道理说这应该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新能源汽车终于真正被摆到了政府行为的高度来进行引导和建设了。但是,从有关领导的言论来看,却变了味。李荣融说“旨在有效发挥中央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中的带头和引领作用”。换一种方式来理解,那就是对于这种极具诱惑和前景的新兴产业,央企应该理所应当的“带头”和“引领”,当然这种带头和引领就应该有“带头的动力”和“引领的激励”,其他的非联盟企业就只能在后面亦步亦趋的跟进,除了看看沿途的风景之外,顺便“分享”一下领头羊创造的成果。至于名义,国资委牵头组织,自然就名正言顺了,其他的这些泥腿子乡巴佬还敢叫嚣“国进民退”么?这么说就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了: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我在前面走,你们后面来。
好吧,你们就做带头大哥好了。可是,中国普天和中国保利算什么?哦,对不起,原来中国普天是央企里面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大哥大,而保利呢?他们拥有强大的“非新能源”资源布局。(
国际队:引狼入室,与虎谋皮
2010年8月28日,在“央企电动车联盟”成立后仅十天时间里,国内又有一个新能源汽车联盟成立。由IBM﹑美国伊顿公司、AECOM、中信国安盟固利、福田汽车、大洋电机等三家美国企业和三家中国企业组成的“可持续新能源国际联盟”在北京正式揭牌。这可能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小”的新能源产业联盟了,但也有可能是最具前景影响力的产业联盟。
我们来看看里面的分工如何。IBM公司负责可持续交通运输网信息系统开发、智能电网的整合与管理以及可持续交通战略与商业模式的研究;AECOM公司负责可持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开发与项目管理;伊顿公司负责新能源可持续交通汽车动力系统、智能电网充电站、蓄电池服务/交换站和电池管理业务;福田汽车负责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和生产;中信国安盟固利公司负责提供锂离子电池和能量储存系统;大洋电机有限公司负责提供新能源车牵引电机和电机控制系统。各位看明白了么?IBM、伊顿公司、AECOM各自负责的是全环节性的基础设施的技术,这些是真正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市场化的关键环节。而福田汽车、大洋电机、中信国安固盟利各自负责的是则是整车、电池、电机的节点性环节,而目前这些环节的关键技术专利也已经由国外企业所掌控。
当大家都在关注车型电池电机的时候,人家美国企业已经“润物细无声”的侵入了我们“万丈高楼”的地基。还记得IBM广告中涉及到的纽约、东京、巴黎、墨尔本、北京等地“智慧的交通”内容么?这不是虎狼是什么?只有我们中国企业才拥有如此大无畏的引狼入室与虎谋皮的自我牺牲精神!(
各队混战:谁来统一度量衡?
从地方队到行业队到国家队,都解决不了一个真正的问题,那就是电动车行业的“度量衡”——标准制定的问题,真正的标准制定者呢?最终还会是那些国际大鳄。
磷酸铁锂电池,美国和加拿大公司为了专利在大打官司,中国企业之只能抄人家的专利;智能交通,那是IBM在全球七大地标性城市已经大力推广的系统力量,中国只能引进不可复制。好吧,我们未来唯一可以拥有的将只剩下某些款型电动车的外观专利。拜托!外观专利,按理说全世界60亿人都可以为自己的外观申请专利,你申请过么?美国人申请过么?
--
FROM 112.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