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Tech 讨论区 】
发信人: TATRA (托托), 信区: MilitaryTech
标 题: Re: 中国制冬用轮胎在德国不及格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Sep 30 10:39:19 2010), 站内
他们都是怕中国产品一杀进来把自己杀得片甲不留,这在其他领域
大家已经领教过了。陆风的SUV只买2万欧元左右,同类其他产品价格
几乎是翻一倍,这个价格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
欧洲现在强制法规还是48km/h,但是NCAP作为一个很权威的评测机构,
早就用64km/h的标准进行评测了,NCAP事实上形成了一个标准,欧洲
的消费者也习惯去用这个标准评价。
NCAP此举本来就有恶心中国车的目的,不过事实上,
中国汽车的水准确实距离欧洲的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
习惯了质量比较好的汽车的消费者买了中国产的汽车,肯定会抱怨的。
另外,陆风即便按照48km/h的标准来碰,也只有三星的水平。
这个水准无疑是大大落后于现在欧洲新车的实际水平的,被人家耍戏
也不奇怪,应该说中国的企业在这个方面比较幼稚,在国内瞎混习惯了,
跑到国外也去瞎混,结果大丢其脸。
汽车认证机构某种程度上实行事实上的贸易保护是很常见的事情,
一个与美国EPA打交道比较多的同事说,EPA对美国三大的车,如果排放耐久性没有通过,可以换催化器从头跑,但是日本YAMAHA摩托车有次排放耐久性没通过,直接FAIL掉,此车型永远逐出美国市场,再没有机会重新认证。
YAMAHA还有一个ATV车型,因为有一个安全性上的小瑕疵,本来可以召回改进就完事的,EPA勒令YAMAHA从所有的车主手里,原价购回这些产品,不管用了多久。但是这种事情在美国本土企业身上几乎不会发生。
比我们一般见到的贸易保护霸道多了。
【 在 lalalake (天天带表) 的大作中提到: 】
: 既然没有份额,为什么还故意抹黑中国产品。是只对中国产品进行64km/h的测试,然后按48km/h打分么?如果大家同一测试和结论标准,那也正常。
--
FROM 115.17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