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断腕”撒泪挥别“老上海”
所有人都知道,“老上海”的消失是因为产量低、工艺水平落后和外方的坚持。其实,“老上海”的隐退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原因。
1985年,国内第一个汽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汽车诞生了,原来老的上海汽车厂名存实亡。“老上海”一下没有了娘家,而原来老厂的2900人中有1600人去了新的合资厂,剩下的1300人还在支撑着继续生产上海牌汽车,但德国方面根本就不会在资金和技术上对上海这个品牌进行扶持。因为上海汽车厂已经合资,政府主管部门也不会再继续输血。
试想,一个没有资金支持,没有新技术支撑的50年代的老产品,怎么能够和世界级的汽车巨头在国内展开竞争呢?
据说,上海汽车合资后,第一任外方总经理就买了一辆上海牌轿车作为收藏,他知道这辆车的真正价值,同时也已经窥视到老上海的未来了。
最终,“老上海”还是离开了我们。正如德国大众一位高层所说,大众在中国的最大成功就是消灭了上海牌,最大的遗憾就是让红旗牌复活了。或许,这注定是我国汽车工业要快速发展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1991年11月25日这一天,许多人目睹了上海牌轿车停产的最后一幕。不少工人闻讯从市区赶到安亭,争相与最后一辆上海牌轿车合影,有人眼里还泛起了泪花,还有人则依依惜别,感叹道,这是“壮士断腕”。
最后一辆披红挂彩的上海牌轿车缓缓下线,在人们的目光里渐行渐远。就这样,上海汽车工业送走了曾经最让自己骄傲的品牌,也在这一份悲壮中开始勾画自己的未来……
【 在 yayiyayiya (快乐的人儿) 的大作中提到: 】
: 过程是很鼓舞人的,比现在的汽车买办强多了
: 产量悲剧了一些。其实上海牌这个牌子如果不倒的话,在上汽手上也许还能活的不错
--
FROM 183.4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