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View 讨论区 】
发信人: i3721pp (你让世界从此不同), 信区: MilitaryView
标 题: 美密件称中国借奇瑞汽车向伊朗秘密输出导弹技术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ul 18 11:57:53 2011), 站内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谢 昭 本报特约记者 张家齐 本报记者 刘 扬
美国媒体认定伊朗不久前试射的新型导弹是采用了中国的先进导弹技术,试图掀起
“中国导弹技术扩散威胁论”。
美国《华盛顿时报》13日更是引用美国国会文件指责中国违背国际条约,向伊朗、
朝鲜等国出口导弹和核技术,可能造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全球蔓延。
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孟祥青认为,这是西方对中国军力发展速度不适应之后的严重“
心态变异”,但每次类似话题炒作的结果不是被证明是无中生有,就被证明是把“
芝麻当成西瓜”。
《华盛顿时报》称,维基解密网站11日公开的秘密文件表明,2009年9月18日,一
份美国为军控谈判做准备的电报中多次提到“中国没有停止导弹技术输出的政治愿
望”。
这份报告说,中国政府和公司没有充分评估导弹交易或了解他们的顾客,出口产品
违反“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
报道称,“这些公司了解中国出口管制体系,它们采取措施取消敏感交易避免被察
觉,手段包括采用新的名字和伪造船务文件。此外,这些公司或许利用与政府的关
系绕过中国的相关规定”。
这篇报道提到的“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是1987年建立的集团性出口控制制度,
对可运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导弹、无人机及相关技术的扩散进行严格限定,尤其
是射程超过300公里和有效载荷500公斤以上的弹道导弹、相关技术和配套生产设备
都受到特别限制。
美国解密文件称,中国批准数家企业向伊朗和叙利亚出售石墨、钨、陀螺仪、加速
器、合金钢、滚珠轴承等可用于弹道导弹上的设备和材料。
该报道臆测“除非中国加强出口控制,否则一些国家的弹道导弹项目很可能将继续
从中国公司寻求并接收违反条约的货物”。
该报道还称,另一份文件表明伊朗使用汽车工程“作为导弹项目的掩护”。
报道认为,2007年中国奇瑞汽车公司在伊朗建设轿车工厂,使伊朗借口“购买汽车
工程所需的工业品”获得不少军民两用物资,尤其是特种材料和工业机床,这些设
备不但用于汽车制造,也同样被用于导弹研发和生产。
《华盛顿时报》还说,中国向朝鲜出口的技术有助于发展导弹工业,同时中国违反
“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向巴基斯坦出售DF-11等导弹技术长达几十年。
最近西方媒体频繁指责中国的武器出口政策。7月6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军演
中试射一枚射程100-200公里的“汤达”反舰弹道导弹。
美国“战略之页”网站认为,反舰弹道导弹原本是中国的“独门绝技”,因此伊朗
此型号导弹是通过中国获取相关导引头技术,以中国的“红旗-2”防空导弹改装而
成。
美国国会6月的一份报告甚至建议制裁中国。该报告说,通过向诸如伊朗和巴基斯
坦这样的国家提供核技术和导弹技术,中国正在加速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美
国需要对中国实施制裁。
报告还说,尽管中国采取部分步骤平息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不满,但中国在该领域已
成为“关键的供应商,特别是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与核技术和导弹相关的技术,向
伊朗提供与导弹有关的技术”。
报告认为,自从2009年以来,奥巴马政府已对多家进行导弹或其他武器扩散的中国
公司进行过6次制裁,“美国需要再次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
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孟祥青14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些年西方媒体
爆料中国所谓导弹技术扩散威胁的说法很多,但事后不是被证明是无中生有,就被
证明是把“芝麻当成西瓜”。
中国进行的包括军贸在内的对外贸易是按照国际法、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进行的。
如果把中国与其他国家间一个普通汽车制造领域的合作都说成是对外输出敏感技术
的话,那中国还有哪些工业领域可以进行海外技术合作呢?
孟祥青说,这完全就是一种西方对中国军力发展速度不适应之后的严重“心态变异
”,“按照这种思路,人道主义救援的粮食也可能变成被救援国的军粮,那国际上
是不是就不要进行人道援助了呢?”
目前美国出口的导弹比其他国家都多,其中不乏进攻性导弹。事实上,在武器出口
方面美国一直坚持双重标准,当美国出口军火遭遇“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的限
制时,并不乏“说一套做一套”的时候。
例如按照该国际条约,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同样在限制范围内,但美国诺·格公司承
认,它与欧洲航宇防务集团联合为德国空军生产的“欧洲鹰”无人机就违反“导弹
及其技术控制制度”。▲
(《环球时报》2011年07月15日 第08版)
--
FROM 61.1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