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32a420101an2u.html?tj=1二、比亚迪汽车
速锐全年33850辆;自主A加级三厢轿车市场当前展开了激烈竞争,速锐、帝豪7、江淮和悦都是月销万辆以上,长安逸动虎视眈眈也在冲万;明年还有奇瑞的A4,如果长城C50和华晨530售价降低点也会挤进来。
速锐对标自丰田卡罗拉,问题在于比亚迪山寨抄袭已经成为习惯了,加上速锐的设计接近于F3,很多车友甚至于行业人士都误认为速锐仅仅是F3的大改款,否则销量还会更高。所以一旦某个企业把山寨抄袭当成习惯,消费者对其半正向开发的产品也会产生误解和不承认。
王传福认为地方官员看不起也不肯用比亚迪这样的自主产品,这是个王传福理念意识大误区。王传福总结了过往犯得几个大错误,如渠道管理混乱、品牌形象不注重、产品品质没跟上等,痛定思痛决定全面扭转。
其实,王传福漏掉了一个重大的错误就是旗下产品太过山寨抄袭上瘾,这个错误是导致政府官员等不肯用比亚迪这样产品的主要原因。除了纯电动车E6是比亚迪正向开发而来,比亚迪其它所有产品都有着浓重的山寨味道。一个现实情况是,不能指望着政府官员开着个山寨车东窜西晃,官员都要面子。比亚迪E6有官员愿意开,那是因为这款产品全正向开发而来,官员不会丢面子。
记得当年通用汽车控告奇瑞QQ抄袭通用产品,影响很负面。最后国家某些部委的相关领导严词尹同跃:你们别再搞山寨抄袭了,部委压力很大,老外们总是来部委强烈投诉告状奇瑞山寨抄袭侵犯跨国车企知识产权,国际影响非常恶劣,让相关领导压力很大很被动;况且山寨抄袭同党中央的科学发展观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是有强烈冲突的,严重警告你们!奇瑞尹同跃吃到苦头后,终于立志一定要搞正向开发,不在山寨抄袭,当然最后不小心走入了盲目正向开发的歧路。
所以在当前,山寨抄袭过头且上瘾是限制比亚迪更好发展的最关键原因,政府官员不愿意开自主车,是因为厌恶山寨抄袭、认为要尊重知识产权、支持自主创新、以科学发展观态度做事。这个道理王传福都没有总结出来并深刻认识,说明王传福其实反省还没有真正到位,或者是有意回避比亚迪的过度山寨抄袭,这属于不务实、不明智。
L3全年75639辆;G3全年31586辆;F3全年121865辆;G3 L3是F3基础上的拉皮产品,G3卖不动更是直接导致比亚迪经销商造反的主要原因之一。王传福曾经大言不惭地公开对媒体宣称:G3 L3 还有个没出来的S3等,都是为了开拓不同网络的经销商用的,同一个产品上的不同版本,这样经销商就没话说了。而实际上其实经销商非常有话说,非常反感反对这种做法,几个拉皮产品放在不同的渠道,这同F3引起了恶性竞争,因为换汤没换药,其实是同一个产品。
这也是王传福头脑发热时对于汽车市场的错误判断。三者相加,销量还是达到了20万辆以上,其实2.6米轴距左右的A级车市场巨大,如果比亚迪把F3全新换代,也可能会有如此销量,这个是后话。
S6全年83441辆;比亚迪S6和长城H6几乎是同时上市,还记得某个长城销售高管私底下紧张兮兮地让我去比亚迪打听S6的真实销量,说比亚迪当年以虚报谎报销量出名,必须得打听实际的出厂数。
也是这个长城销售高管说,长城总结了比亚迪S6销量为何没跟上H6、总销量只有H6的一半左右的主要原因。长城人通过市场调研表明:比亚迪S6山寨抄袭了雷克萨斯的某个SUV产品,如果早上市几年,那时候消费者对于抄袭知名品牌的产品还很看好。但是随着这几年国家、行业等大力号召企业要自主创新,老百姓的观念也在转变,认为抄袭产品总是上不了台面且丢人;也说明企业很不务实、不思进取、缺乏发展远见。加上H6的外形自主创新设计实在是大气稳重俊朗让人赏心悦目,两厢一比较,H6完胜。
第二个重要原因就是比亚迪前几年因为经销商造反,加上媒体关系没有维护好后全国媒体的大肆报道,比亚迪的企业品牌形象下滑严重。而相比之下,长城汽车的专注聚焦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好感颇多。这两点因素长城人认为是S6溃败的主要原因。
这是长城人给比亚迪总结的两个关键原因:山寨过头和经销商造反引起的品牌形象下滑严重。笔者查看销量数后认为,S6块头太大导致的动力不足也是重要原因。S6的对标产品,起步排量就是2.7,主要排量是3.5 。而目前S6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销量都是2.0排量的发动机带来,按照购买者的说法是必须地板油才能感觉到动力,主要就是因为S6 2.0排量比2.4排量价格便宜上一万多,性价比高。最后消费者发现,S6 2.0排量性价比高但是动力不足,2.4有动力但是太贵,没法选择,权衡之下,最后直接就是长城H6。所以很明显,比亚迪的SUV,抄错产品了!消费者确实喜欢大块头产品,但是块头大过头就会起反作用。
G6全年39562辆;G6的外形设计赏心悦目,是自主设计的典范。问题在于,车身骨架还是山寨七代本田雅阁而来,较佳设计的同时,还是存在浓重的山寨感,否则销量会更好。
F0全年43869辆;F0销量相比往年严重下滑,严重拖了比亚迪后腿。必须要中期改款或者换代。
F3DM全年1142辆;在中汽中心专家的眼中,国产混合动力连给丰田普锐斯提鞋都不配。不知道比亚迪人听到这样的话会如何感想。比亚迪要做的是,把F3DM 秦等混合动力,大卸八块地来同普锐斯做正面较量。发现不足后再去改进甚至超越,这才是正路。
E6全年1626辆;主要靠出租车市场而来,块头太大成本太高。市场普及还遥遥无期,出租车市场确实是最佳去处。
M6全年1073辆;一款山寨抄袭自丰田某SUV的产品,定价太高、造型太个性时髦。听说要马上大幅降价,这才是唯一出路。
三、奇瑞汽车
QQ全年100695辆;奇瑞汽车创立十多年了,这十多年来,每年两三万的老QQ都是大多数年份奇瑞销量最大的产品。奇瑞汽车赚取不到利润是可以想象的。一款最低端产品总是销量最大,市场对奇瑞的各种质疑就正常无比。
E5全年59632辆;从老A5到旗云3再到E5再到G3,奇瑞在一款车身设计有先天性缺陷的产品上反复拉皮,让市场匪夷所思。记得当年奇瑞副总秦力洪问我,老A5确实丑,奇瑞人也觉得丑,但是没办法了,已经上市了,怎么办?!奇瑞的办法不是果断放弃而是反复拉皮。还别说,E5在C柱部分做了点线条小小改动,然后车灯也重新设计了一下,使得E5竟然不丑了!不丑但是谈不上漂亮,所以只能不冷不热。
瑞虎全年52496辆;一台瑞虎的纯利润相当于五台E5的纯利润,也相当于20台老QQ的纯利润,这是奇瑞人反复测算后得出的结果。奇瑞人惋惜的是,当年奇瑞本来也有长城H6这样的换代SUV产品,而且会早几年上市,没想到书记和尹同跃砍产品时,不知哪里搭错了,竟然把H6那样的城市型SUV产品砍掉了,而留下了威麟X5这样庞大且是越野型底盘、市场需求不大且消费者不看好的SUV产品。
风云2全年50063辆;七八年前尹同跃认为风云品牌因为产品修车排队问题口碑很臭,就雪藏风云品牌而用旗云。风云品牌重出江湖后,放上了一个2字。然后产品设计得非常个性突兀,且仍旧归类在AO级别。
想当年,老风云因为大气成熟稳重的造型,被冠上远看几十万,近看十几万这样的良好口碑,没想到风云2学习起了鲸鱼的造型设计,让人莫名其妙百思不解。风云2是按照两厢车来设计的,然后三厢硬加上了个屁股,使得三厢风云2造型特别是C柱部分非常怪异突兀,所以最后两厢车的销量超过了三厢车。风云2内饰设计有个很大问题就是,论坛很多车友反映,风云2的中控台非常顶腿,很不舒服。
旗云2全年34152辆;旗云2就是老旗云,产品平台老化严重,急需换代。
旗云1全年17302辆;旗云1就是老QQ6,奇瑞歪瓜裂枣产品大部队的领军产品。
A3全年13956辆;一款花了奇瑞五亿多研发费用,精神领袖寄予厚望的高端战略产品,竟然如此下场,伤了很多奇瑞人的心。先不说A3车身参数上的种种不合理。在采购体系上奇瑞控制不住的大肆腐败,也击伤了A3。内部人士的说法是,太多不合格的零部件被安装在了A3上面。品质有问题,但是又要维持相对高价,A3只能溃败。在企业反腐方面,国企的奇瑞相比民企的长城,何止千差万别。在这种机制和体系下,奇瑞的各类产品只能禁锢在低端市场,别说是高端,中端也很难跨越。
G3全年11196辆;G3也属于老A5的拉皮产品,根本不受市场欢迎。
以下十几个产品都是全年销量不超过一万辆的产品,有些是歪瓜裂枣,有些是瞎折腾的产物。奇瑞被行业公认是个试错性企业,当然很大部分原因其实是为了自主创新和自我摸索发展道路。
奇瑞的问题在于闭门造车严重,高层市场理念意识严重缺乏;而由于是国企,上百亿的研发资金打水漂也不会有人被问责。
尹同跃这两年开始专注于紧盯营销,不知道是被精神领袖K了还是咋地。郭谦被工资门事件搞得灰头土脸,但是终于让书记雷霆震怒把某个瞎折腾老金刚给调走。
当前绝大部分奇瑞人的眼光紧盯在郭谦身上,希望其能带领奇瑞走向正途。问题在于,郭谦是否能迎难而上。郭谦领导的观致汽车内部人士都在抱怨,观致被一些外国精英搞得一团糟,管理混乱,而郭谦对于此类情况似乎不闻不问。一旦观致汽车有闪失,奇瑞危机就更大了。
2013年准备上市的奇瑞战略产品A4,要换标了,在原来奇瑞标志的基础上做了不伦不类的修改。其实奇瑞老标志并不丑,消费者看了十几年后已经眼熟认可习惯。现在要换标志这属于啥?奇瑞人都在痛心:又来一次瞎折腾!
2013年将要上市的几个奇瑞战略产品,都是市场主流类型,是郭谦在奇瑞重点紧盯关注的几个产品,奇瑞的命运就在这几个产品身上,拭目以待。
旗云5全年615辆;
G5全年1722辆;
X5全年1256辆;
G6全年442辆;
东方之子全年746辆;
旗云3全年7145辆;
QQme全年63辆;
A1全年4138辆;
X1全年6026辆;
M1全年 1652辆;
优翼全年243辆;
V5全年1536辆;
优雅全年3386辆;
四、吉利汽车
GC7全年12656辆;远景全年41965辆;GC7就是远景的拉皮改款。相比于比亚迪F3 L3 G3这三款同为互相拉皮产品总销量达两十万多辆的竞争对手,同为对标自花冠平台的GC7和远景,这五六年来都是不冷不热,这是一个非常可惜的事情。
比亚迪F3等通过降价带来巨大销量,而巨大销量又使得规划化生产后成本直线降低,利润也不菲。吉利缺少那种先降价再降低成本的魄力和勇气。否则自主第一就是吉利了,远景平台至少能再提升十多万辆的销量。
再一个就是吉利的产品取名,自由舰、远景等多好,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用复杂的英文加数字的产品取名方式,加上乱七八糟产品太多,根本难以让消费者记得住。
刘金良竟然对媒体说,其实这样的产品取名很容易记啊,你们为什么记不牢。有曾想过,当年刘金良接替徐刚管理华普汽车半年,对徐刚给产品乱取名字非常恼火,如海迅AB 海域MA MB海尚MA海锋MA等,全盘推翻,就叫某某两厢或者三厢。不曾回到吉利后,刘金良在产品取名上更加夸张,这怎么不叫徐刚在金融公司优哉悠哉的同时反笑呢。不过最近吉利似乎在反省了,正在微博重奖来让车友给吉利某个新产品取个好听大气点的中文名字,为时未晚。
GX7全年23563辆;GX7对标自丰田RAV4,对标物在国内市场不冷不热,GX7同样如此。相比长城H6的大气中庸俊朗,GX7的外形设计是很有争议的,有人会很喜欢,有人会很讨厌。所以,长城H6和比亚迪S6根本没把GX7当做竞争对手放在眼里。
而对于吉利李书福来说,这几年太忙了,沃尔沃牵扯其很大精力,所以吉利也顾不上了。长城和奇瑞的SUV都已经畅销六七年了,吉利的SUV 2012底年才姗姗来迟,紧盯市场需求的理念意识严重落后,SUV产品的巨大销量和超高利润,吉利都没赶上。
孙晓东来了,希望市场理念意识绝佳的孙晓东能给吉利带来一番新气象。而且,孙晓东在通用以高妙营销著称,没想到后续的通用营销接班人士比他营销得更好;孙晓东在PSA也是壮志未酬。多以,对孙晓东来说,能否引领吉利汽车上一个新台阶,这是他的巨大压力和动力,他必须用事实来证明,好盘子能操盘好这是正常的,能把一般的盘子特别是吉利这样的自主品牌操盘好,这才算是真本事。
自由舰全年51263辆;自由舰04年上市,对标自老款起亚千里马,原型车是十几年前设计的,而自由舰上市已经八九年了,吉利还没想到全新换代,只能靠三四万的低廉价格打市场,销量还不高。
自由舰当年上市时那是吉利的精神振奋之作,意义重大。不仅想问,赵福全已经到吉利五六年了,到底在干些什么?为何没见到一个战略支柱产品在他手上研发出来?帝豪7是在其之前就研发了,而SUV也是珊珊来迟,错过了最起码三年的大好时光。
作为研发负责人,赵福全需要学习长城魏建军那样,深度反思反省。不能老想着搞个四十款产品、每款产品弄个五万的销量、吉利就年销两百万辆了这样幼稚的产品开发思想。这属于根本不懂市场和产品的思维逻辑,况且别说四十款产品,目前为止,赵福全手上一两款好点的产品都没看到。
熊猫全年26295辆;熊猫为了所谓五星安全碰撞,本来都想加长熊猫轴距的也没加长,然后把一款AOO级别产品当做B级车那样来打造,技术过剩、成本偏高、售价偏高,这点销量已算不错。
大众波罗、长城精灵这样的失败案例,吉利从来不去做深入研究。五星安全很值钱吗?要想真正安全干脆别开车。AOO级别的产品,不管是中国市场还是欧美市场,都属于入门产品,以低价来打市场的。吉利的反向做法,不仅错失了十万以上的销量,也显露出企业高层的市场意识和理念还存在很大问题。根本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也没有关注消费者的所思所想,也没有考虑经销商渠道对于销量的迫切需求。
英伦SC3全年7785辆;SC3是个什么玩意儿,赶紧百度下。噢,原来是乔治亚罗给吉利设计的一款AO级别的两厢时髦个性的小车。怎么又是乔治亚罗?奔腾B50、风神S30等设计失败产品都来自这个乔治亚罗!
吉利人也上当了,此乔治亚罗已经不是彼乔治亚罗了,老乔治亚罗已经退休,小乔治亚罗也没有亲自上阵,都是公司的不知名设计师所设计,竟然忽悠了一汽、东风、吉利这么多企业,真是令人恼恨。
同捷设计公司的人都说了,看看我们给长城设计的H6,那比乔治亚罗的设计水平何止高出一个量级!盲目迷信老外害死人啊!SC3不仅名字怪异,产品造型也很个性突兀,每月几百的销量,连两三亿以上的设计费都赚不回来,亏死。不过,赵福全为首的研发中方也有责任,刘金良负责的营销公司也有责任,老外在瞎折腾,你们都是干瞪眼不说话的吗?!
SC6全年6652辆;金刚全年47732辆;SC6是金刚的拉皮产品。金刚这样的名字,适合SUV产品不适合轿车产品。可能是当年李书福看了金刚这个美国电影后,脑子一热一拍出来的。车身大小也属于AO级别,仅仅比自由舰大一点点,存在定位冲突。
金鹰全年13652辆;金鹰是三厢金刚的切掉屁股产品。名字也很怪异,据说还是海选出来的,某些吉利人的审美品位着实让人不可理解。
海景全年50025辆;海景是远景的拉皮产品,也是不咸不淡不冷不热。正好是吉利人喜欢的五万辆。
帝豪7全年102352辆;帝豪7是吉利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产品,在远景的底盘上加大加长加宽而来,然后重新设计了大气的车身外壳。十万辆出头,其实不算多,真正好的经典产品,应该像朗逸新宝来那样最起码年销售20万辆以上。帝豪7现在均价六七万了,其实还是在靠性价比优势,并没有多少品牌溢价在里面。该中期改款了,但是吉利研究院还是没动静。
帝豪8全年9351辆;帝豪8对标自凯美瑞,外形设计不知道是不是又是乔治亚罗,前车灯非常突兀不顺眼。相比比亚迪G6等这样赏心悦目的设计,帝豪 8赶紧中期改款吧。
企业点评:长城H6的畅销,一俊遮百丑,长城许多发展隐患被遮蔽;吉利汽车同样如此,帝豪7的畅销照样是一俊遮百丑。奇瑞、比亚迪狂拉皮、吉利也是对旗下产品狂拉皮、狂改名。而没有以正常的市场理念意识、务实点目光放长远点地对旗下产品逐步地更新换代,从这点来说,沃尔沃光环映照下的吉利汽车,发展隐患巨大。研发负责人赵福全、营销负责人刘金良等都要负主要的责任。
--
FROM 202.10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