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uto.163.com/special/00083I9V/santanashanghaidazhong.html网易汽车:桑塔纳作为我国第一次引进国外流水线生产的轿车,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蒋同菊:1978年,一批日本人来上海汽车厂参观,他们吃惊地说,这是他们爷爷辈的生产方式,陪同人都感到尴尬。“其实这种落后我们心里都明白。”蒋同菊说,用绳子和板凳腿组装轿车几乎与手工生产没有多大的区别。当时走进车间,就能听到一片“打击乐”的声响,时光会倒流到作坊式的生产时代。
1978年11月,国家组织机械工业代表团对欧洲机械工业进行全面考察,代表团团长是周子建,时任机械工业部部长;代表团秘书长是江泽民,时任外事局局长。最初轿车选型时,担任原上海拖拉机汽车联营公司总经理的仇克就曾和美国通用、法国雷诺、雪铁龙、日本日产等一些汽车厂家接触过。但这些厂家认为,在当时条件下,中国要搞汽车工业,尤其是搞轿车工业,条件还不成熟。
网易汽车:当时为什么会选用帕萨特B2车型,这其中有哪些原因?
蒋同菊:因为这款车型是德国大众正在研制、还没有上市的一款中级轿车。当时我们提出了两条选型原则:一是中级轿车,而且是具有现代技术水平的中级轿车;二是这个车适用范围宽,既可作公务用车、商务用车,还可用作出租车。德国大众按照我们的要求提供了桑塔纳。他们在1982年推出了这款车,1983年我们就在国内组装,当年组装100辆,这应该说是紧跟世界先进水平
--
FROM 141.22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