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发信人: i3721pp (noosa), 信区: NewExpress
标 题: 一汽董事长请辞背后:压力巨大 当众掌掴高管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Apr 13 22:47:12 2013), 站内
一汽风暴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杨小林
持续两年多的审计和反腐风暴,裹挟着上市前夕的一汽集团。
4月11日,在被外界爆出“百亿资产去向不明、百名高管被带走协查”的消息一天之后,一汽集团下属的两家上市公司一汽轿车[4.51% 资金 研报](000800)和启明信息[-1.12% 资金 研报](002232)突然同时发布临时公告称,“因工作需要,徐建一先生辞去公司董事和董事长的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尽管一汽方面称,徐建一仍然担任一汽集团的董事长,但这一人事变动更让一汽窝案传闻发酵。
一汽的反腐风暴始于2011年的国家审计署审计。随着原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静国松落案、原一汽-大众大客户销售部门负责人跳楼自杀而逐渐引起外界关注。今年,反腐更为深入,原一汽集团副总经济师周勇江更是在2月底被突然“带走”。不久前,又有举报称一汽集团在下属公司位于成都、云南等地方价值百亿的土地资产流失,一汽总部大楼建造过程存在权力寻租行为。
这让一汽集团现任“掌门人”徐建一承担着巨大压力,以致有知情人士称,徐曾在一次内部会议间隙的公开场合,因此当众掌掴一位下属公司的总经理。更有消息显示,包括徐本人在内的一汽集团及二级子公司数十位高层,均接受过审计和纪检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的调查。
对于徐突然辞去下属上市公司董事长职务,一汽集团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再强调,在辞去上市子公司董事长的职务后,徐建一仍将担任集团董事长,并将在稍后发布官方新闻公告。
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时,记者尚未收到一汽集团官方发布的公告,而记者多次致电一汽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均未打通电话。
突然“请辞”
现年60岁的徐建一已届退休年龄,此前就有消息称其将于年底卸任,但被一汽方面否认。
对于此次徐建一突然同时辞去两家一汽系上市子公司董事长职务,一汽官方解释称,此举是应一汽内部为了决策层和经营层权责分开所做的调整。
4月11日,一汽系两家上市子公司一汽轿车(000800)和启明信息(002232)同时发布临时公告称,“因工作需要,徐建一先生辞去公司董事和董事长的职务,辞职后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同时,一汽轿车提名现任一汽集团兼上市平台一汽股份总经理许宪平为一汽轿车第六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
截至记者发稿时,同为一汽系上市公司一汽夏利[-3.45% 资金 研报](000927)并未发布类似的公告,在公司高管一栏里,徐建一仍是公司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长。记者多次致电一汽夏利董秘孟君奎,但其办公室座机一直无人接听。有长期关注一汽夏利的投资者告诉记者,“尽管公告暂未发布,但不排除徐请辞一汽夏利董事长的可能。”
按照一汽集团对媒体的官方说法,徐建一“请辞”一汽轿车和启明信息两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是集团内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厘清决策层和经营层权责的必要举措。就在4月初召开的一汽股份第二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徐建一还被任命为一汽股份董事长。
但在一汽反腐风暴远未平息的大背景下,官方的类似解释并不能阻止外界产生更多联想。
“徐建一请辞一汽轿车和启明信息董事长,与一汽股份(一汽轿车和启明信息控股股东)的上市计划没有必然关系。”民族证券汽车分析师曹鹤认为,因为一汽股份本来就还没有上市,证监会也没有硬性规定说徐建一同时担任一汽股份和一汽轿车董事长是违规的,更何况徐的董事任期未满就请辞的确令人意外。
曹鹤告诉记者,从理论上讲,徐建一同时兼任一汽股份及其控股的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董事长,一旦一汽启动上市计划,反倒更有利于上市后的资产整合。
公开资料显示,与一汽同龄的徐建一自2007年12月正式从吉林省委常委、吉林市委书记任上履新一汽集团总经理,接替“少帅”竺延风掌舵一汽已近五年半时间。此番请辞一汽轿车董事长,距离 2012年8月28日起担任一汽轿车第6届董事会董事长尚不满一年,正常情况下其任期应至2015年8月。
反腐风暴
在此之前,曾有媒体援引一汽集团内部人士消息称,徐建一可能因任期内自主品牌业绩不佳和审计风暴中彻查出来的诸多问题被迫离职。尽管一汽官方在第一时间对此说法进行了澄清,但一汽内部的反腐风暴并未就此停止发酵,以致一汽内部中高层管理者人人自危。
接近一汽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审计出来的企业内部腐败问题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国有资产在剥离过程中的违规处置,包括股权、基建、土地和厂房等资产转包和变卖;另一类则是审计部门发现的巨大财务漏洞,包括隐瞒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多支付广告费和工程款、不规范发票和偷税漏税。”
去年6月1日,国家审计署官方网站披露了自去年以来审计的15家特大型央企的审计结果,其中“2012年第14号公告”公布的就是对其中唯一一家汽车行业央企中国一汽集团的2010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在公告中,审计署点明了一汽及其下属公司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结果。
例如,在对一汽夏利的审计过程中,审计署就发现2008年至2010年,公司在年报中少披露了公司高管薪酬410.73万元;在对一汽解放的审计中也发现,从2008年至2010年,解放销售公司等3家企业列支成本费用的票据中,有不规范发票3227.92万元,其中2010年列支1484.55万元。
“报告只揭露了一汽贪腐问题的冰山一角,在审计报告上公布出来的问题都算不上最严重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以外界广泛关注的“静国松案”为例,审计公告只提及2007-2010年一汽-大众用于性能试验等用途的176辆非商品车信息未及时入账,造成非商品车辆账实不符。
按照这一事实,有媒体推测,静国松案涉案金额最少不低于3000万元。但审计报告尚未提及的是,由于合资销售公司与4S店通过利益输送达成默契,处于灰色地带的非商品车生意在“静国松案”事发之前从未真正停止过。媒体随后的调查发现,仅在长春当地4S店就通过这种方式交易非商品车达900余辆。
“如果按照这个数字核查,‘静国松案’的涉案金额可能就是两到三个亿,而不是媒体此前估计的几千万元。”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除了销售领域的腐败,在资产处置和零部件采购等环节发生的贪腐情况更令人触目惊心,而此前被媒体曝光的可能涉及上百亿资产流失的一汽地产辅业就属此类。
今年两会前后,曾任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现任一汽集团副总经济师周勇江被“双规”,据媒体报道称,其“双规”被怀疑与房地产投资案有关。
与此同时,在零部件采购环节,因裙带关系和分包业务形成的巨额利益输送,同样是由审计和纪检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彻查的重点。
“因问题长时间未暴露,基建和零部件采购的这个案子涉案金额同样超过百亿,引起调查组关注的原因是,某零部件供应商多年来长期获得了该合资公司的巨额订单并且长期分包相关业务。”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这些问题得到彻查之前,一汽反腐风暴仍将继续。
待解难题
由于一汽内部的反腐风暴仍在继续,案情复杂且涉及的人员和二级公司较多,因此这场风暴的具体截止时间尚难预测。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所有案件都已进入封闭调查阶段,而涉及案中案或者串案的人员只有在封闭调查结束后并案调查才能突破。”
上述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后续不排除有比周勇江更高级别的一汽高管被“双规”的可能。
企业内部曝出的腐败窝案,让一汽在诞辰60周年的日子蒙上阴影,更让既定的一汽整体上市计划再生悬疑。
由于涉及一汽财务和一汽-大众等一汽股份旗下子公司资产,而且均被查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再加上安信证券意外出局,导致一汽上市计划不得不另寻保荐人和承销商。筹备长达6年之久的一汽上市计划被迫延后几成定局。
“可以确定的是,安信证券已经出局,目前,一汽集团规划部正在为集团上市重新寻找保荐人并设计方案,就我了解的情况,保荐人花落谁家还不明确。”来自机构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前期曾为一汽股份上市承担保荐人和主承销商的安信证券,已从今年年初意外出局。
“如果媒体报道的一汽贪腐窝案不得到彻查,一汽股份要想通过国资委和证监会的批准上市几乎不可能。即便强行推向资本市场,投资者敢不敢买一汽股票都是个问题。”长期关注一汽上市进程的民族证券汽车分析师曹鹤预计,一汽年内重启上市几无可能,光是重新寻找保荐机构为一汽重做方案,可能就要花费数月甚至半年时间。
按照安信证券此前拟定的上市方案,注册资本达780亿元的一汽股份将选择合适的时机IPO,然后通过换股方式吸收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两家上市公司资产,并为散户提供现金选择权。但安信在一汽股份即将正式IPO之际黯然出局,为一汽上市方案和时间再添变数。
“安信意外出局可能与一汽股份旗下的一汽财务审计出来的问题有一定关系,作为置入上市平台的15家子公司之一,一汽财务审计出的问题必然影响到一汽股份IPO进程。”知情人士向记者分析道,作为一汽整体上市的主体财务顾问公司,安信早在2011年就派驻工作组进驻一汽,一直在参与一汽主业重组改制、一汽上市方案制定等相关工作。
截至发稿时,记者未能联系上安信证券和一汽相关人士对此说法进行置评。
但来自一汽内部的消息称,持续三年的审计与反腐风暴,除了牵扯出“静国松案件”这样典型的以权谋私的腐败案件外,非上市资产的违规处置和财务系统的巨大黑洞,同样是审计和纪检部门核查的重点,而相关问题一旦暴露在阳光下,为一汽上市做财务顾问的安信自然脱不了干系。
来自银行系统的消息人士确认,由于主营业务为“汽车金融”的一汽财务公司在审计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其在拓展新业务上也受到了颇多限制。
考虑到一汽目前正在推进的反腐形势,对于一汽股份IPO时间点业内大概有乐观和悲观两种猜测,乐观者认为,随着持续近两年多的反腐风暴临近收官,一汽在释放完全部利空后,将尽快启动上市进程;而悲观者却认为,在媒体关注的一汽集团腐败窝案真正结案前,一汽重启上市计划阻力重重。
(本报记者陈旭、周和双对本文亦有贡献)
--
FROM 11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