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rb (碧滔) 于 (Tue Apr 13 19:55:42 2010) 提到: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uto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Nifertiti (pandaMM|黑眼睛,黑耳朵,黑爪子^_^), 信区: AutoWorld
标 题: 看了版上讨论氢燃料汽车,我深深地被震撼了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13 19:52:57 2010), 站内
以前一直认为,只有把别墅读成别野的人,才有资格住别墅。
看来只有不懂氢气燃料电池的,才有资格开氢能汽车。
版上都是有车一族,哪怕是个破夏利呢,也比我们骑自行车的winner
正好我的研究方向就是氢气燃料电池电极,却没钱买车,还骑车。
牢骚发完,说说氢燃料电池汽车吧
现在氢能汽车,不能商业化的2个原因
1 电极和隔膜材料太昂贵
2 储氢技术不完善
现在大规模制氢,已经基本成熟了,有三种途径,水煤气制氢(优点 便宜 缺点分离高纯度氢气有困难,残留的一氧化碳容易让娇贵的电极材料中毒失去活性)水电电解制氢(优点相对价廉,受水电地理因素影响应用范围有限)生物催化制氢(缺点 产量没有前两者大)。还有一个潜在的制备方式,就是太阳能光催化+光电池电解,同样装置本身产量太小。
我就是研究氢气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的,现在问题是,高效率的电极材料比如白金电极,但是价格太贵了,复合材料电极成本低,但是一个突出矛盾就是高活性和材料易中毒失活是一对孪生问题。另外如果为了适应电极活性,那就需要高纯度的氢气,那么制备方面价格又高了。比如纯度99.9999%的氢气价格是99.99%价格的5倍,是97%工业级的30倍
另外储氢也是个问题,氢气液化比天然气要困难很多,液化钢瓶存储,光液化存储这个过程本身的能耗就要同体积氢气释放能量的1/3,不经济,同时还有安全问题。
高压非液化储氢,存储量小,能量密度比汽油差远了
固相储氢,也有问题,就是固相储氢材料太贵了,比如1g微孔储氢材料要1000多RMB(最便宜的),现在做到的储氢极限是自身重量的7%左右,可见离实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氢能的优点就不说了,真不知道我们辛辛苦苦研究,最终能造福多少有钱人。
不过未来是很美好,燃料电池效率很高60-80%(高温燃料电池效率较高 已经有商业化了),现在化学电池锂电的已经是物理能量密度的极限了,再往后,如果每人有几百毫升甲醇,就能供笔记本连续工作一整天,那么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啊
☆─────────────────────────────────────☆
icegull007 (瑛) 于 (Tue Apr 13 20:47:00 2010) 提到:
有人做过氢燃料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的排放统计
就目前的制氢技术 温室气体的排放远超过化石燃料
所以这个目前还只能是个大大的画饼
【 在 zhrb (碧滔)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Nifertiti (pandaMM|黑眼睛,黑耳朵,黑爪子^_^), 信区: AutoWorld
: 标 题: 看了版上讨论氢燃料汽车,我深深地被震撼了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13 19:52:57 2010), 站内
: ...................
☆─────────────────────────────────────☆
whitestone (波瀾不驚) 于 (Tue Apr 13 21:21:36 2010) 提到:
氢燃料电池俺不看好,锂电池俺也不看好,
俺看好乙醇甲醇之类的燃料电池。
【 在 icegull007 (瑛)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人做过氢燃料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的排放统计
: 就目前的制氢技术 温室气体的排放远超过化石燃料
: 所以这个目前还只能是个大大的画饼
: ...................
☆─────────────────────────────────────☆
savic (最近比较烦) 于 (Wed Apr 14 07:43:35 2010) 提到:
不是从化石燃料来的乙醇和甲醇啊,二甲醚啊之类的,哪够你用的。
【 在 whitestone (波瀾不驚) 的大作中提到: 】
: 氢燃料电池俺不看好,锂电池俺也不看好,
: 俺看好乙醇甲醇之类的燃料电池。
☆─────────────────────────────────────☆
zzpt (大法师) 于 (Fri Apr 16 11:38:01 2010) 提到:
氢脆问题怎么解决呢?
氢分子那么小..
【 在 zhrb (碧滔)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uto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Nifertiti (pandaMM|黑眼睛,黑耳朵,黑爪子^_^), 信区: AutoWorld
标 题: 看了版上讨论氢燃料汽车,我深深地被震撼了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13 19:52:57 2010), 站内
以前一直认为,只有把别墅读成别野的人,才有资格住别墅。
看来只有不懂氢气燃料电池的,才有资格开氢能汽车。
版上都是有车一族,哪怕是个破夏利呢,也比我们骑自行车的winner
正好我的研究方向就是氢气燃料电池电极,却没钱买车,还骑车。
牢骚发完,说说氢燃料电池汽车吧
现在氢能汽车,不能商业化的2个原因
1 电极和隔膜材料太昂贵
2 储氢技术不完善
现在大规模制氢,已经基本成熟了,有三种途径,水煤气制氢(优点 便宜 缺点分离高纯度氢气有困难,残留的一氧化碳容易让娇贵的电极材料中毒失去活性)水电电解制氢(优点相对价廉,受水电地理因素影响应用范围有限)生物催化制氢(缺点 产量没有前两者大)。还有一个潜在的制备方式,就是太阳能光催化+光电池电解,同样装置本身产量太小。
我就是研究氢气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的,现在问题是,高效率的电极材料比如白金电极,但是价格太贵了,复合材料电极成本低,但是一个突出矛盾就是高活性和材料易中毒失活是一对孪生问题。另外如果为了适应电极活性,那就需要高纯度的氢气,那么制备方面价格又高了。比如纯度99.9999%的氢气价格是99.99%价格的5倍,是97%工业级的30倍
另外储氢也是个问题,氢气液化比天然气要困难很多,液化钢瓶存储,光液化存储这个过程本身的能耗就要同体积氢气释放能量的1/3,不经济,同时还有安全问题。
高压非液化储氢,存储量小,能量密度比汽油差远了
固相储氢,也有问题,就是固相储氢材料太贵了,比如1g微孔储氢材料要1000多RMB(最便宜的),现在做到的储氢极限是自身重量的7%左右,可见离实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氢能的优点就不说了,真不知道我们辛辛苦苦研究,最终能造福多少有钱人。
不过未来是很美好,燃料电池效率很高60-80%(高温燃料电池效率较高 已经有商业化了),现在化学电池锂电的已经是物理能量密度的极限了,再往后,如果每人有几百毫升甲醇,就能供笔记本连续工作一整天,那么是一件多美好的事情啊
☆─────────────────────────────────────☆
somebody (??) 于 (Sat Apr 17 16:35:10 2010) 提到:
不一定啊,甘肃那帮风电,干电解水制氢正好啊。
【 在 icegull007 (瑛)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人做过氢燃料的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的排放统计
: 就目前的制氢技术 温室气体的排放远超过化石燃料
: 所以这个目前还只能是个大大的画饼
: ...................
☆─────────────────────────────────────☆
xijiangyue (西江月) 于 (Sat Apr 17 21:24:28 2010) 提到:
氢气的远距离运输也是个大难题
【 在 somebody (??)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一定啊,甘肃那帮风电,干电解水制氢正好啊。
☆─────────────────────────────────────☆
somebody (??) 于 (Sat Apr 17 21:58:55 2010) 提到:
高压气瓶,管道,
【 在 xijiangyue (西江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氢气的远距离运输也是个大难题
☆─────────────────────────────────────☆
WangXW (Game Over!) 于 (Sat Apr 17 22:07:12 2010) 提到:
能量体积比太低,运费就会比汽油贵
好像前年的科学美国人的一篇封面文章很透彻的耻笑过小布什的氢能源政策
【 在 somebody (??)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压气瓶,管道,
☆─────────────────────────────────────☆
xijiangyue (西江月) 于 (Sat Apr 17 22:10:11 2010) 提到:
都是密度太小惹得祸
【 在 WangXW (Game 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量体积比太低,运费就会比汽油贵
: 好像前年的科学美国人的一篇封面文章很透彻的耻笑过小布什的氢能源政策
☆─────────────────────────────────────☆
WangXW (Game Over!) 于 (Sat Apr 17 22:10:40 2010) 提到:
氢气还有个问题,燃烧很难发现,除非添加杂质。安全性太差
目前制氢最便宜的是石油天然气裂解,但还是比直接炼汽油烧掉贵
建议有空去科学美国人网站上去搜那篇老文章
【 在 somebody (??)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压气瓶,管道,
☆─────────────────────────────────────☆
WangXW (Game Over!) 于 (Sat Apr 17 22:18:56 2010) 提到:
我觉得购买成本+使用成本基本就与碳排放成正比,在成本没有优势前,都是空谈
所以,觉得很多人虚伪啊。
唯一的区别是,比如把美国的排放转移到中国了
【 在 xijiangyue (西江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是密度太小惹得祸
☆─────────────────────────────────────☆
xijiangyue (西江月) 于 (Sat Apr 17 22:30:15 2010) 提到:
倪维斗院士几年前就这个问题做个一个报告,当时要是要个ppt就好了,后悔啊
【 在 WangXW (Game 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购买成本+使用成本基本就与碳排放成正比,在成本没有优势前,都是空谈
: 所以,觉得很多人虚伪啊。
: 唯一的区别是,比如把美国的排放转移到中国了
: ...................
☆─────────────────────────────────────☆
xijiangyue (西江月) 于 (Sat Apr 17 22:31:09 2010) 提到:
不知和中文版上的那篇是不是同一篇
毛宗强翻译的
【 在 WangXW (Game 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氢气还有个问题,燃烧很难发现,除非添加杂质。安全性太差
: 目前制氢最便宜的是石油天然气裂解,但还是比直接炼汽油烧掉贵
: 建议有空去科学美国人网站上去搜那篇老文章
: ...................
☆─────────────────────────────────────☆
Iamsorry (老猫◎伤离别) 于 (Sat Apr 17 22:54:33 2010) 提到:
氢气我觉得和汽油什么的 都是能量的载体
作为能量的载体
能量密度
使用方便性
安全性
重复使用性
都挺重要的
氢气的重复使用性目前的技术是挺简单的 电解水 再燃料电池发电 循环就好了
【 在 WangXW (Game 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看了版上讨论氢燃料汽车,我深深地被震撼了 (转载)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Apr 17 22:07:12 2010), 站内
:
: 能量体积比太低,运费就会比汽油贵
: 好像前年的科学美国人的一篇封面文章很透彻的耻笑过小布什的氢能源政策
:
:
: 【 在 somebody (??) 的大作中提到: 】
: : 高压气瓶,管道,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15.170.128.*]
☆─────────────────────────────────────☆
zzpt (大法师) 于 (Sun Apr 18 12:04:43 2010) 提到:
查查氢脆
【 在 somebody (??)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压气瓶,管道,
☆─────────────────────────────────────☆
newre (民工六草) 于 (Mon Apr 19 09:01:41 2010) 提到:
为啥不能用金属光泽的黑氢?
【 在 zhrb (碧滔)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Nifertiti (pandaMM|黑眼睛,黑耳朵,黑爪子^_^), 信区: AutoWorld
: 标 题: 看了版上讨论氢燃料汽车,我深深地被震撼了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pr 13 19:52:57 2010), 站内
: ...................
FROM 115.17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