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新能源车能做到弯道超车?
因为汽车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中国企业落后。
而新能源车用电池,电机,电控替代发动机和变速箱,两个大件从落后几十年的积累,变成同一起跑线,甚至我们还可以跑的更快一些。只有底盘一项差距,超车更容易一些。
而且底盘还可以买可以授权可以外包。比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全部突破容易不少。
2、新能源车的瓶颈在哪里?
电池的价格,充电产业链不如加油产业链完善,基础设施不足。
新能源车要跑燃油车的续航,就需要很重很大很贵的电池包,而燃油车一个油箱就解决了。10多万的成本,几百公斤的重量是电力车的劣势。
更糟的是充电地方少,时间长。远不如加油方便,即使和加油一样方便,也没有那么多地方建立充电站,在家充电,要改造停车场,谁出这笔钱都是大问题。
对于房价高,车位贵,上牌麻烦的中国城市,问题尤其严重。
3、新能源车的优势在哪
性能上起步扭矩大,加速性能好。舒适上,噪音小,无震动,平顺性好,成本上充电比加油便宜,即使电池越来越便宜,汽油越来越贵。有成本优势。
4、新能源车的优势应该怎么发挥
对于没钱的用户,给他们造便宜的电力车,给他们解决充电问题。发挥新能源车使用成本低廉的优势。用更低的成本解决他们的城市市内出行问题(长途坐长途汽车,高铁,飞机)。
对于不差钱的用户,给他们造性能出色的电动车,给他们造舒适安静的豪华电动车,发挥新能源车性能和舒适的优势。
两者兼顾,有性能,又有舒适豪华,就是特斯拉model s,所以特斯拉成功了。
5、中国企业造什么新能源车?
中国企业目前还是给中国人造车,不幸的是中国品牌目前在消费者眼里还是屌丝品牌。市场销量数字表明,轿车过了10万,SUV过了15万,自主品牌无销量。详见另文《仔细看了一下2013年5月的汽车销量,很有意思的几个现象》
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2123-23519365-1.html新能源车不能幸免,所以只能给穷人造车,给不差钱的人造,让他们接受,靠市场是不行的,需要政府支持,或者补贴或者干脆采购。
6、怎么给穷人造新能源车
电力车的特点是电池越多越贵,电机越大越贵。穷人市内交通用不了那么大的动力。因为中国城市限速60公里。小电机就够了。
类似奇瑞QQ3ev的思路,还可以更小一点,更便宜一点,譬如SMART的大小。电池不需要很多。几十公里就够。安全不能妥协,要和SMART一样过碰撞测试。
价格一定要便宜,有补贴用锂电池,没补贴用铅酸电池,大不了强制回购报废电池,解决污染问题。价格要比同级别的燃油车便宜,或者差不多,穷人才买得起。
充电问题,需要动点脑子,利用起来现有设施和停车场所,任何东西只要规模化批量化就好办。以点带面,充电设施逐渐完善起来,电力车就可以逐步普及。
7、如何给不太穷的造新能源车
自主品牌,富人是看不上的。只有政府帮忙,或者补贴,把贵车补贴成中低价位的车,或者政府直接采购,强制自主品牌,强制新能源。
要满足补贴的需求,就要求车的价格在补贴后,做到轿车10万,SUV不超过15万。据说新政策的补贴是上限5.5万,一度电2000块,那么满足补贴要求的车就要轿车不超过15.5万,SUV不超过20.5万。电池数还要够。
这个价格区间是紧凑型轿车,紧凑型SUV的区间,家庭唯一用车,且车不只满足市内出行。插电混合动力,兼容燃油车就是必须的。
给不太穷的人造新能源车,落地价要在合理区间,性能什么的,其实这个群体卖车不是很看中,电力车固有的优势能发挥出来他们就很满意了。
8、如果给政府造新能源车
政府嘛,高富帅。不是政策压着,根本就不会买自主品牌车。政策限制内,能买多好的买多好的。现在是公车双18,新能源补贴不计。
这样就是23.5万最高,可以是轿车。政府充电虽然方便,但是长途是要跑的。所以也不能纯电力。还是插电混动合适。
因为强制自主品牌,只要新能源车能在性能上PK过18万的自主就OK,还是大有可为的。电力车固有的舒适安静特点,领导也喜欢。
--
FROM 60.209.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