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
命运总是迎着强有力的人物和不可一世者走去。多少年来命运总是使自己屈从于这样的个人:凯撒、亚历山大、拿破仑,因为命运喜欢这些象自己那样不可捉摸的强权人物。但是有时候,当然,这在任何时代都是极为罕见的,命运也会出于一种奇怪的心情,把自己抛到一个平庸之辈的手中。有时候——这是世界历史上最令人惊奇的时刻——命运之线在瞬息时间内是掌握在一个窝囊废手中。英雄们的世界游戏象一阵风暴似的也把那些平庸之辈卷了进来。但是当重任突然降临到他们身上时,与其说他们感到庆幸,毋宁说他们更感到骇怕。他们几乎都是把抛过来的命运又哆哆嗦嗦地从自己手里失落。一个平庸之辈能抓住机缘使自己平步青云,这是很难得的。因为伟大的事业降临到渺小人物的身上,仅仅是短暂的瞬间。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决不会再恩赐第二遍。 -----------摘自茨威格《滑铁卢的一分钟》
这段话,我个人非常喜欢!无论是对个人还是企业,命运的绣球抛到你手中的时刻是极为短暂而宝贵的,改变命运的时刻可能就在转瞬即逝之间。有人说H8是哈佛的滑铁卢,有人说H8是哈佛打翻身仗的重要标致,还有人说H8一出来就赢定了。该如何评判这些论断呢? 我们恐怕在短时间内很难去分辨谁是谁非,但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解读H8,去解读下中国的SUV市场,特此写下这篇文章。文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从技术层面对H8进行详细的分析,下篇从市场方面谈谈个人对国产SUV市场的理解。仅是一家之言,不代表任何立场,权且一笑吧。无论你是否同意我的观点,有空请帮忙顶下帖,您的关注就是我写帖子的动力。也欢迎各位通过我同名的新浪微博@驾车去远方 ,和我做私下的交流。
上篇:为什么中国需要哈佛这样的自主品牌?
我之前在汽车之家和爱卡汽车的论坛中发过H8的帖子,引起了小小的争议。有位网友很尖锐的指出一个问题。如果未来国家对进口车征收的税率和国产车一样,那么H8还能有存活的可能吗?我欣赏他的坦诚,并打算单方面和他惺惺相惜。是的,如果?那么….. 该如何回答这个残酷的问题呢? 我想先从一个公式开始。
进口车主要的税费=关税(新车到岸价的25%)+消费税((到岸价格+关税)/(1-消费税率)*消费税率))+增值税((车价+关税+消费税)*17%)
这个公式很简单,唯一的不好把握的变量就是消费税率。一言蔽之就是消费税率呈阶梯状,排气量越大,消费税率越高。
附录:主流的排气量对应的消费税率
排气量在2.0升以上至2.5升(含2.5升)的 9%
排气量在2.5升以上至3.0升(含3.0升)的 12%
排气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 25%
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 40%
好吧,不要那么复杂!我们直接举例说明,一辆报关价为30万元4.0排量的进口车(适用25%的消费税率) 所需要缴纳的各种税费
关税:300000*0.25=75000
消费税:125000
增值税:85000
上述三个之和就是总税费 28.5万还有通关费用、商检费用、运输费用等等这些小费用。这个价格几乎就是进口价格的一倍。 在具体点,以奥迪Q7为例,在美国售价30万左右,在中国90多万,差了二倍。哎呀,是不是算错了?刚才不是算的是差一倍吗? 没错,你忘记经销商还要赚钱了吗? 有个车友在H8论坛问了一个很霸道的问题,大切在美国才17万,H8怎么敢卖20万? 之所以说这个问题霸道,主要是这个问题的杀伤力在于语气,而非内容。实质这不是一个问题,更像是自己在心灵深处的纠结。完全应该由提问的人自己回答。大切在美国卖17万,但为什么卖给你却是50多万呢?
如果我们能稍微客观和安静的翻翻汽车售价表,就不难发现,如果那一天来临。首先倒闭恐怕不是自主品牌企业,而是合资车企!不是吗?一辆进口最普通的轿车就算只加25%的关税和运费,经销商利润。这个15-20万的车价也是属于合资企业所主导的范围,自主品牌几乎不会涉及这个价格范围。你看长城轿车,比亚迪,奇瑞,吉利有超过10万的轿车吗?目前的政策是最大化的有利于合资车企,而非本土自主品牌! 国家之所以有这样的政策,恐怕是权衡利弊,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不要简单的就说国家的政策是保护自主品牌,保护落后。这个政策信息量很大,也绝非我们这些业余人士可以全面解读,你做的只能是接受并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没错,我们的汽车工业很落后,我们的本土品牌还很弱小。所以合资企业在这个历史当口不仅占据了主流,还赚的盆满钵满!同样是在国内生产,途观的顶配30万。可是国外同版本更高质量的不过23万。买嘎达!你看看那些国产版的豪车动辄几万的降价,你就知道其中的利润,其中的利益。 有人取笑H8,还建议买H8的人在车身上刷上标语“我用20万买的这车” 。我觉得可以这样回敬,建议其在自己的进口或者合资车商也刷上标语“加价3万,等3月,为厂商支付广告费,高额年终奖”,这样显得更有范!
为什么我们需要H8这样的本土品牌,并非需要祭出爱国的理由,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不能在简单的道理。少花钱,多办事!当初没有联想方正,电脑将会长期维持天价。要是没有国产的家用电器,你不知道要多花多少钱! 你买还是不买,H8都在那里!你赞还是黑,H8都在那里。就算H8一台不卖,你也会是它的受益者。我建议你从今天开始观察20-30万的SUV市场,看看那些趾高气扬的品牌们,看看他们的价格是持续上升还是逐渐下降?
没必要拿所谓的爱国旗帜给支持H8的人以压力,我们不是反对特定的资本类型,我们只是反对虚高的价格;也不要去埋怨H8的价格不是足够的低,任何商人都是要赚取利润的,H8为什么不可以呢?没有利润企业如何持续发展? 我们欢迎H8这样的车型,并不需要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花更少的 钱,买更好的车就是我们最主要的的目标。只要H8的定价可以拉低整个SUV市场的定价,只要H8能够不断挤出价格虚高的水分,我们就有理由为它喝彩!
哈佛H8究竟值价值几何,20万值不值当?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H8尚未正式 上市之前,关于20-25万的定价就被争论的沸沸扬扬。这种讨论更多的像是在打嘴仗,值不值当并不是讨论的核心,争吵和发泄才是重点。 对于有些只想花15-18万买车的人来说,这个定价是大不敬的,这与车本身的质量毫无关系。对于看不起国产车的某些人而言,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这与车本身的质量同样也毫无关系。我写这篇文章不是想去说服别人,这车真的值20万。你相不相信,H8就在这里。
在详细论述这个问题前,先让我们仔细想想,你为什么去买SUV而非一辆中级轿车?我想无外乎几个原因。 一:有较大的空间尺寸,即使后备箱里一直空空荡荡,但却在心里却结结实实的拥有它! 二:有较好的底盘悬挂系统,当你看见别的SUV在高低不平的烂路上扬尘而去,你那小心翼翼摇摇晃晃的轿车立即在心里被秒杀了! 三:必要的应对复杂路面能力,虽然可能这辈子也不会自驾去西藏这样的地方,但也要能保持这种四驱脱困的能力,最起码不会在郊游的途中心惊胆战,在刮风下雨天不敢出门! 我想这三点恐怕就是大多数人选择SUV的主要原因,至于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些并非最主要的考量,毕竟追求推背感并不是SUV的目标。当然SUV一般都马力强劲,要是油耗能控制好,那便是极好的!
接下来,我就从上述的几个主要方面来论述下H8在这些方面的表现
(1) H8的尺寸与做工
哈佛H8: 长/宽/高分别为4806mm/1975mm/1794mm 轴距为2915mm 。你自己看吧,H8在尺寸方面是不是对得起23万的价格。这方面我真不想多啰嗦一句,就种比较就是一个简单的视力问题,而非智力问题。
对于H8,个头只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一个方面。H8的精致的做工,丰富的配置,无可置疑!说几个细节吧。后备箱全电动开启,这个小的环节真是让人 感觉很贴心;可变悬挂可以在装满行李后,底盘自动调整到最佳位置;国际知名的车载音响,这个真的可以有;智能无钥匙进入启动系统、车载环视停车辅助系统、智能前视系统、infinity娱乐系统、陡坡缓降、座椅加热、多区自动空调系统、雨量感应自动无骨雨刷、氛围灯等豪华配置均装备于哈弗H8之上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例举了。总感觉这个价位太超值了! 你可以不承认它的价值,但不能否认它的配置!
(2)H8的底盘悬架系统
悬架系统,底盘是SUV区别于轿车的一个重要标致。对于飞速发展的中国而言,修路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凡路过坑坑洼洼的碎石路面,普通轿车的通过性明显不如SUV。在我们通常去郊游的路途上,避免不了走点烂路、山路,这时候悬架系统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SUV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特别是那些没有四驱系统的SUV,这可能是它们仅有的优势了。
我想用一句话来表达我对 H8底盘悬架的评价,一点不比Q5差! 哈弗H8采用承载式车身设计,加上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组成的运动悬架系统。这套悬架看以参看下面的视频。双叉臂比大部分SUV采用的麦佛逊悬架强度更高,更能适应复杂的路面。前悬架的材料是铝合金和高强度钢!这个可是高档车才会使用的哟。H8的悬挂系统还具有一定的随动转向功能,这个也很重要哟,对SUV来说减少转弯半径是个很有用的功能。H8的整个底盘和悬挂系统比起目前30万内的合资SUV相比丝毫不落下风。就是和奔驰GLK 300,奥迪Q5这些高档车比较,无论是做工还是用料,也看不出明显的逊色之处。H8还具有可变悬挂,可以很好的适应各种载重场景,虽然不能手动调节,但是这个功能已经很对得起这个价位了。你可以说像宝马X3,GLK300,Q5等50万级别的SUV在底盘保护方面更细致些、布局方面更整洁些,但你不能否认H8的底盘在整体质量上非常接近这个价位的合资车。一个20万级别的车,采用这样的底盘悬架,你觉得它不超值吗?
H8底盘和悬架的视频:
(3)H8的四驱系统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野车和SUV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未来很有可能融合在一起。我们常说的硬派越野,一般是非承载结构,配上相应的机械差速锁,加上硬朗的非独立后悬架系统,基本就是这样的形象。太粗犷了,像个不修边幅的牛仔,缺少文艺气息。至少你 脖子上要有一条红围巾,是吧?所以现在的SUV都摒弃了这种模式,大都采用舒适的承载结构,独立悬架系统,再配上电控防滑差速锁,电子辅助刹车系统,既硬朗又文艺,很有范。这也是各级SUV的主流发展方向。
目前市场上20-30级别合资车的四驱系统,大多数都是适时四驱,少量全时四驱。基本采用电控多片离合式中央差速器加上电子辅助刹车系统。少数配有电子中差锁,能实现50:50的前后轴动力分配。 50万级别的合资或者进口车的四驱系统大都是全时四驱,大致可以用有无后轴限滑差速器来区分:GLK300,Q5这样的都是中央差速器加上电子辅助刹车系统。揽胜极光、凯迪拉克SRX等采用了Haldex的第四代全时四驱系统,有中央差速器和后轴限滑差速器。有后轴限滑差速器的脱困能力肯定要比前者强很多,但也要贵些。
四驱系统的选择不能只看商标,如4MATIC 奔驰,4MOTION 大众,xDrive宝马,quattro奥迪。即使同一商标下,不同款车采用的四驱技术也是不同,差异巨大。四驱系统是车载系统里最能迷惑人的地方,因为普通人从外表很难看出来其四驱能力。对SUV而言,四驱系统主要是适时四驱和全时四驱居多,硬派的越野分时四驱居多。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适时四驱应该是主流方向,毕竟全时四驱在正常路况下油耗高、作用小,不是很合算。衡量四驱系统的优劣,除了看是否能快速实现前后轴动力调节外,最关键之处就在于有几把差速锁。简单划分为几类
第一类: 拥有前后轴,中央三把机械差速锁的牧马人,GLK500有最强悍的脱困能力,理论上只要一个轮子能抓地就可以脱困。
第二类: 有中央,后轴两把机械差速锁的帕杰罗和顶配丰田霸道有超强脱困能力,理论上只要有一个后轮能抓地就可以脱困。
第三类:有中央,后轴两把电子差速锁的大切,路虎,卡宴,途锐拥有很强的脱困能力,理论上只要有一个后轮能抓地就可以脱困。
第四类: 有中央差速器(不一定有中差锁),电子辅助刹车系统的广大SUV们属于有一般的脱困能力,脱困能力因车而异。
目前30万以内的SUV基本就是第四类,甚至很多50万的车也是第四类。如宝马X3,奥迪Q5,奔驰GLK300.第四类车的四驱能力完全因车而异,相差很大。按照宝马 xDrive,奔驰4ETS宣传的能力,这些第四类车理论上也有只要一个轮子能抓地就可以脱困的能力,当然这些只是理论,而事实上很多第四类车在过交叉轴测试的时候,大都会像林黛玉一样摇摇晃晃,使出吃奶的力气,连蒙带唬的过去。
就我个人认为,SUV应该具备必要的脱困能力,实际上四驱系统的加强未必意味着成本上升多少。像奔驰的4ETS就是利用了ESP系统中的制动力分配功能实现的动力输出重新分配。这并不需要你增加额外的硬件。不能因为SUV是城市越野,就觉得四驱能力弱是理所应当的,随着中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要去的地方越来越多,尽管极度恶劣的道路越来越少,但谁也不能保证没有刮风下雨这样的突发情况发生。一旦陷入困境,一定的脱困能力是必须的。如果都和轿车一样,那我买你做什么呢?
从公开的资料看,H8目前推出的版本的四驱类型TOD应该属于第四类,具体有一般脱困能力,属于适时四驱。对于这类四驱系统,我们评测它的脱困能力可以简单的用通过交叉轴的能力来判断。判断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判别当前轮或者后轮打滑后,这些打滑的轮胎制动的速度以及动力输出到另一端的速度。我们可以用Q5,途观,H8过交叉轴的视频比较下它们的四驱脱困能力。网上现成的视频都有,我翻来覆去的看。H8在后轮打滑后制动还比较迅速的,一点都不比Q5差,应该要强过途观。H8的这套TOD系统应该说还是不错的,我希望能和奇骏有一拼!也希望下一代的H8,或者H9能采用第三类的四驱系统,真正实现第三大SUV品牌的梦想!
当然脱困能力还有其它的指标需要权衡,最小离地间隙,悬挂行程,接近角,离去角等。这些指标就不一一评述了。
附录20-30万主流SUV的四驱系统
H8过交叉轴的视频:
TOD 四驱系介绍:
(4)H8的动力和变速器
就H8的动力和变速器而言,还是真心不错的!ZF 六速变速箱对于SUV绰绰有余。自主研发的这款GW4C20汽油发动机采用了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双VVT以及双平衡轴的技术。最大功率218马力,峰值扭矩为324N·m,足以应付一般的情况,估计未来高配的版本会采用3.0T+8AT的配置。这个也是很多SUV车通行的做法。同一车型不同的配置,不同的四驱,不同的价位。就动力总成而言,我觉得H8并丝毫不落下风。
对于SUV而言,大家对发动机马力和油耗的关心各不相同。有的人 买SUV 需要考虑经济型,这样的话日产的SUV就很合适,和轿车差不多的燃油经济性无与伦比。如果追求马力,那欧美的SUV就很适合,但油耗也会相应的高,这方面没有一定的优劣,完全看你自己需求。很多人都诟病H8的油耗,我觉得你大可不必过于忧虑。除非你天天开着它在北上广上下班,否则油耗这方面比你家的轿车多不了太多。我开的标致2.0排量的轿车在北京上班途中,油耗也要在12-15之间。何况一个2.2T的大家伙?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你可以得出任何结论,给出任何的心里价位。而我所做的,也只是讲述我眼里的哈佛H8。
下篇:哈佛H8能带给长城汽车带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未完待续,无论你是否同意我的观点,有空请帮忙顶下帖,您的关注就是我写帖子的动力。也欢迎各位通过我同名的新浪微博@驾车去远方 ,和我做私下的交流。
--
FROM 123.12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