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一汽老厂长:红旗当年下马因某些官员想乘坐进口车
后面那段明显是杜撰
我记得80年代红旗拿出去卖,叫价50万美刀
就E系那种四五万美刀的车,领导们不乐颠才怪,毕竟夏利到了九十年代也卖13万多嘛(那个时候的汇率是4点多)
【 在 touba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你这个还是一汽的人美化的故事,实际故事更sb
: 最初是一汽要找国际企业合资,克莱斯勒愿意干,但艾柯卡是个人精,他想在未来的合资占主导地位,所以提出先合资发动机。所以才有了克莱斯勒发动机。
: 后来一汽的人看上当了,说不跟你合资汽车了,因为汽车厂谈判搞不下来了,艾柯卡要价高,因为发动机都已经买了啊。
: ...................
--
FROM 60.191.2.*
这是在哪里查到的?
【 在 iamlilei (李雷) 的大作中提到: 】
: 查了一下,现代汽车的发动机是1984年开搞,1992年才最终完善的。用的也是跟外方合
作设计(主要也是跟Ricardo)这种方式,先后做了324个样机。
: 反正跟韩国汽车比起来,中国的轿车工业的确是有过一段不成功的发展历程。
--
FROM 124.127.129.*
看到这个标题,老子就像破口大骂,文革为什么没把那些狗日的弄死。
【 在 i3721pp (noosa) 的大作中提到: 】
: 红旗的最后一搏
: 饶达认为,红旗被下马的真实原因是当时的某些官员希望乘坐更舒适的进口小轿车
: 。
: ...................
--
FROM 59.108.29.*
写文章的是垃圾吧,东西好自然有人用。 不练内功 反而怪别人....
【 在 i3721pp 的大作中提到: 】
: 红旗的最后一搏
: 饶达认为,红旗被下马的真实原因是当时的某些官员希望乘坐更舒适的进口小轿车
: 。
: ...................
--
FROM 64.104.124.*
当然不是杜撰的
那时候一汽不是打算引进合资造红旗的,他们是打算引进来造普通民用车。
E和红旗的尺寸都不对,
你可以去查,当时一汽进出口买了大概几千辆原装的E,具体数目我记不清了。
后来卖的贼好,才发现自己当时傻逼了,但是后悔来不及了。
【 在 citihome () 的大作中提到: 】
: 后面那段明显是杜撰
: 我记得80年代红旗拿出去卖,叫价50万美刀
: 就E系那种四五万美刀的车,领导们不乐颠才怪,毕竟夏利到了九十年代也卖13万多嘛(那个时候的汇率是4点多)
: ...................
--
FROM 116.234.233.32
为什么当初我们和韩国的起点差不多,甚至还差一点,到现在却几乎全面落后?
我觉得本质原因在于意识形态不同,人家不肯真心真意教我们,不肯把干货交给我们。那些合作不成功的,都是耍我们。
看那些意识形态一样的国家,人家可是真心真意,掏心窝子的教啊。
【 在 iamlilei (李雷)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事情要是搬成郭德纲说,那准是克莱斯勒和大众在唱双簧。当初克莱斯勒发动机的那后续的详细图纸,是1万美元一张卖的.....而这笔钱都不在最初的发动机设计的转让合同里。
: 当然,历史真相或许不是双簧。但当时的确是傻B了。韩国现代是哪年搞出发动机来的来着?
--
FROM 222.128.0.*
大寒冥国似乎在国际贸易中比我们优势多吧,至少人家是完全的市场国家地位~~
我们目前还暂时不是吧
【 在 planetoc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唷,不攻击胡乱邦邓买办还捧他们不成?
: 韩国汽车工业可是这些年赶上并超过中国的
:
--
FROM 119.6.120.*
那是什么原因?我们是笨还是懒?
或者棒车的崛起是小宇宙爆发?
【 在 richard007 (强国衰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意识形态就是个屁
: 一切都是利益
: 你真以为棒车的崛起是因为欧美真心真意教出来的?
--
FROM 222.128.0.*
扯淡
【 在 HANNING (WINDOWADD)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当初我们和韩国的起点差不多,甚至还差一点,到现在却几乎全面落后?
: 我觉得本质原因在于意识形态不同,人家不肯真心真意教我们,不肯把干货交给我们。那些合作不成功的,都是耍我们。
: 看那些意识形态一样的国家,人家可是真心真意,掏心窝子的教啊。
: ...................
--
FROM 123.183.210.*
轿车普及率和“市场经济”有个啥关系?
提出“大众汽车”的第三帝国算个鬼的市场经济。
小轿车=\=家庭轿车
运十=\=民用大飞机
八十年代,可不光是砍了大飞机来支援海空军其他项目,而是海军空军的项目都砍了大半,这才有了银河号,这才有了台海危机,这才有了5.8和南海撞机!
你写的东西,激情有余,理性不足。
有问题就好好谈问题,干嘛像citihome这样的人,非把问题往“左、右”上扯?
【 在 richard007 (强国衰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到的所有的分析文章都在有意无意地忽视某些对作者不利的关键因素
: 这是所有作者的特权,无可厚非,只是太过考验读者的眼光
: 讲讲我这个汽车工业外行的看法
: ...................
--
修改:planetocar FROM 218.11.176.*
FROM 218.1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