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Auto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y (逗你玩儿), 信区: AutoWorld
标 题: 送给南汽: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Mar 20 20:28:17 2007), 站内
中国的汽车厂商有两大傻,一个是东南汽,另一个就是男汽
送给南汽: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参加旅游团去过澳大利亚的人,如果在行程中遇到台湾旅游团,并与之交流过,大概会有这么一种疑惑,为什么人家的团费比我的便宜,吃住档次反而比我的还要高?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台湾旅游业的作业模式谈起。台湾旅游业的竞争很激烈,随便一个小城镇里,都会聚集着百多家。但是,他们在对外运做团队业务时,却往往能表现出坚如磐石的团结。在旅游业的大市
场中,一家旅行社的业务量是可怜的,一个地区百多家旅行社的业务量加在一起,就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了。精明的台湾人,就是依靠着这种力量,在世界各地的接待市场当中,获取了最为优惠的价格,优惠的价格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从而了带来了实惠的销售价格,从而促进了台湾旅游市场的良性循环。
同为华夏一族,我们身边却有人,始终不懂得竞争对手,同时也是共同培育市场的伙伴。在竞争中,各自为政,自相残杀,置对手于死地为快事。
“我们要申请国家政策银行的支持起码要二三十个亿。”我在读到南京汽车工业集团董事长王浩良先生,回答有关南汽名爵项目资金筹备的这句话时,不由得就想起了台湾旅游业的运做模式。
如同房屋拆迁,不少还很完好的物件,往往被主人以低廉的价格处理一样,英国人对待自己这个曾经辉煌的汽车品牌,压根也不抱什么太大的希望。事情偏来凑巧,百年老店行将就木之时,居然同时被两家遥远东方的汽车制造商相中,这等好事,恐怕英国人自己连做梦也想不到。价码相来与数量成反比,英国的市场经济运转历史悠久,人家深谙其间的真谛。于是,差点儿被撮堆儿卖的东西,一夜之间成了金枝玉叶。
在这个本不应出现竞争的环节中,上海人显然更聪明,挑一个自个儿认为最满意的货色,付钱走人。虽然这钱付得有点儿堵心,不太如愿,但毕竟拥有了一个自己可以任意施展手脚的空间。看上去很美,实际上也确实很美的荣威(专题 参数 实拍 资料图 视频)750,所翻起的浪潮此起彼伏,大有席卷神州大地之势。
南汽也算如愿了,花费了8亿人民币,(这是按南汽官方公布的数字折算的,也有报道说是17个亿人民币)购买了英国MGR公司全部资产,包括承担欧洲大陆MG车主们的售后服务工作。根据购买协议,南汽是可以把一部分生产线运回中国,但也需保留在英国的一些工厂,以保障英国劳工的权益。比如,南汽得在英国长桥工厂装配MG TF跑车在内的一些车型,雇佣至少2000名当地工人。
我很敬佩南汽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连大西洋那边的劳工,都愿意负责供养,以免他们沦为下岗;连人家以前卖出去的汽车,都愿意负责到底,以免车主们为了维修保养愁白了头。瞧这境界,比白求恩可高多了。
根据报道,南汽接下来,需要用从英国拆回来的机器,建设一个年产20万辆汽车,25万台发动机和10万台变速箱的生产线,总投资是28.15亿元。事实上,此时的南汽,也确实没钱了。
所以,王浩良先生在人大的会议上振臂高呼:希望国家至少借给我们30亿!
南汽这个比新中国还要年长的汽车企业,在改革大潮中表现的得分,恐怕是要位居孙山之后的。英格尔已经不值得一提了,从与菲亚特合资之后说吧,这些年来,始终是半死不活,用苟延残喘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通过数次实地体验,我并不怀疑派里奥的时尚、周末风(参数)的务实、派朗(专题 参数 现场图 资料图 视频 试驾)的操控,我只怀疑,南汽管理层的智商,尤其是2002年11月以后的那个管理层。
2002年1月29日,我第一次在南京见到派里奥的时候,有两个反应:第一,真是一辆好车;第二,晚了半年。回忆一下2001-2002年的中国车市吧,如果派里奥能在2001年中旬上市,以它的配置、造型与价格,定能席卷一场风暴。遗憾的是,尽管早就得知南汽即将上马派里奥,可不知道什么原因,一拖再拖,终于拖成了昨日花黄。尽管派里奥上市的那段时间里,取得厂家认为还不错的销售成绩,毕竟是维持时间短暂,没能深化品牌形象。其实,这种遗憾在派朗上市的时候曾再次重演,这次是福美来二代抢在了派朗前头。
从那时候起,我对南汽就有了一种疑问,这家企业的管理层到底要做什么,是真心、诚心在发展企业吗?
这种疑问在2004年9月再一次发作。当时,F1大赛首次进入中国,那段时间,全国都掀起一股F1的热潮。9月26日,上海赛场内比肩接踵、人头攒动,最多见到的,是红色的法拉力旗帜和帽子。这些可都是人们自己掏出了不菲的银两买来的呀。我在当天的记实报道中写到:本田、丰田、奔驰、宝马,都组织了庞大的观摩团,到场助阵,为自己的车队摇旗呐喊。惟独法拉力,我没有见到南汽有任何举动。要知道,在国内,南汽是惟一与法拉力沾边的汽车企业。如果南汽有管理层来到赛场,见到有那么多人自费购买法拉力的各种标识,就应该意识到,他们错过了一个绝好的,提升品牌价值的机会。
如果说,派里奥刚上市的那几个月,南汽还知道请舒马赫来拍一段广告,还有那么点激情的话,在随后的几年,我明显地感觉到,南汽似乎已经死了。
看看南汽的销售记录,令人担忧。在这种销售成绩面前,南汽敢于借30亿元来营造自己的新车项目,担忧的是南汽有没有能力偿还这些资金。看看最近南汽非亚特频繁而无序的人士变动,已经令公司内部人心惶惶。由此波及到经销商的转投,也就不足为怪了。南汽集团董事长王浩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04到06年,南京菲亚特一直持续亏损,其中06年的亏损额达到1个亿。因此,客观的现实是:经销商们可以几月、半年、一年不赚钱,但是,南京菲亚特持续的管理层频繁换人的确让他们心里没底,看不到这个企业发展拥有美好的、值得期待的长远前景。
2006年的汽车销售排行,民族品牌奇瑞排行第四,吉利排行第八。对于这两家企业来说,尤其是吉利,是一个骄傲的成绩。对于拥有政府财力、政策倾斜支持的南汽来说,这是个耻辱的纪念。去年,有媒体把南汽评选为国内最不作为的汽车企业,我看不仅是并不过分,而且是恰如其分。
我想,前几天王浩良先生在京的振臂高呼,无外乎是应了一句老话: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咱跟李书福不一样,反正是国有企业,烧多少钱都是国家的,不仅不会影响到个人,而且只会加厚自己的钱包,圆寂之前赶紧捞一笔才是正途。和意大利人的合作看来是灯油已尽了,再买个国际企业回来,继续挥霍纳税人的钱财。
南汽的名爵车即将面世,从已经掌握的照片看,与荣威750风格无异。这是一定的,毕竟沪宁两家买的是不列颠同一公司的产品嘛。姑且不论南汽在这半年里,有没有把拆回来的机器读懂吃透,单说品牌塑造,与上汽就差了好大一截。几个月前,首都机场就出现了荣威750的形象广告,而且是贯穿了整个候机楼的对面。广播及电视,荣威750的广告也是独具一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周媒体及普通网友的千岛湖试驾,更是把荣威750做的深入人心。看着上汽的举动,我更为担心,南汽的市场营销历来是个软肋,他们如何把这款烙着上上个世纪绅士印记的汽车,推销给并不了解什么是绅士的同胞们?以为靠名爵的品牌号召力吗,十年前或许可行,因为那时候选择的范围小。不过仅仅是或许,名爵在国内的知名度并不高。如果罗孚公司一切都很完美,它有何必破产?
看了采访南汽管理层的视频,发现他们的思绪到现在也没理顺,企业是买了,具体如何运做,如何营销,如何发展,如何不重蹈宝马的覆辙。这一系列具体而现实的问题,南汽人还在思考,或许根本就没思考。走一步算一步。至少目前给我的感觉是这样。 我还有一个感觉:曹植在1700多年前写的那首七步诗,送给南汽很合适。
--
FROM 59.6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