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咔,美国汽车新闻应该算是全球最权威汽车行业媒体了,竟然也如此dz
评论:牵手奇瑞养虎为患
美国汽车新闻 亚洲区编辑 James B. Treece
奇瑞汽车近日和克莱斯勒集团重提旧话,希望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型车生产基地,产品挂美国车牌。该谈判曾一度在克莱斯勒集团被出售期间中止。
奇瑞表示谈判的条件已经发生变化,并向克莱斯勒寻求一种新的合作形式。
克莱斯勒集团总裁Tom LaSorda 应该终止这项谈判。这本就是一项糟糕的议题,克莱斯勒丢掉戴姆勒集团后,继续谈判使情况变本加厉的恶化。
我理解,随着燃油价格不断飞涨,克莱斯勒需要微型车来完善其产品结构,但是奇瑞不是干这活的料。
奇瑞没有一款车能达到美国汽车标准,或者能满足美国消费者的需求。让这种车从奇瑞厂房里走出来,并进入美国市场就等着头痛吧。
美国汽车制造商已经派遣一些工程师去中国考察几个月,至少,是去手把手的教奇瑞如果造车。他们正在传授汽车制造技术,质量监控,以及一系列其他技术。
在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奇瑞一款概念车的牌子掉了,奇瑞负责人当时正忙于高兴的对外宣布,希望奇瑞汽车销往中国以外地区,却未注意到牌子掉落,也没人去把牌子贴上。
奇瑞汽车的质量近些年的确有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自那次“掉牌”事件后。但是奇瑞汽车还不具备在美国销售的实力。
克莱斯勒也没有时间和资源去教奇瑞怎样制造出符合美国市场的汽车。就算可以,奇瑞真的能造出来?
如果该谈判继续下去而导致所产汽车在美国市场的挫败,那么克莱斯勒可真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就算产品过关,奇瑞也至少花上5年的时间了解美国市场以及美国销售网络,而这个巨额费用要克莱斯勒承担。
5年之后,奇瑞很可能过河拆桥,发展自己的项目,而克莱斯勒则要面对的是一个自己培养出来的竞争对手。
如果克莱斯勒仅仅是需要一款低价车型,为什么不选择其他合作伙伴?三菱汽车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对象。或者,克莱斯勒也可以考虑制造能力出色,且微型轿车丰富的铃木汽车。
当然,Cerberus公司当然不会关心,克莱斯勒是否会在未来5年走下坡路。我们并不知道它是否打算和克莱斯勒合作很长时间。但LaSorda应该留心这些事情。
克莱斯勒应该从一个富有应验的,有竞争力的人手中购买微型车。而避免把时间和资源浪费在奇瑞这样的公司身上。
--
FROM 202.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