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keTrialer (BT) 于 (Sun Jan 13 00:39:36 2008) 提到:
一套质量控制的方法。我也听说时间不长,似乎在制造行业里面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
说说我自己的感觉,有些故弄玄虚的意思。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好像最早是小日本研究的,所以六西格玛系统采取绿带、黑带这样的名称作为认证的头衔。美国公司最初是摩托罗拉推行这一套体系,福特现在也有,不过并未作为所有员工的强制培训。
统计学的最简单的原理,是六西格玛的基础,西格玛是统计学中用以表示方差的希腊字母,六西格玛是一个美好的目标,就是实际生产的一个可衡量指标的方差的六倍(正负六倍)还是在公差范围内,这样的情况就是说,按照正态分布,这个指标超出公差的可能性已经非常非常低了。
对于很多连样本标准差和方差都分不清的工程师来说,这一套确实听起来够玄乎。我个人认为,六西格玛就是一种统计学初级内容的应用,总结为流程,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计算公式列出以供查阅。但精细的小日本和数学很差的美国鬼子能将这些用起来,并且确实对质量控制有较大帮助,不能不说有他们的过人之处。
福特公司比较认同六西格玛,有些人会把自己黑带的身份写进邮件签名档,也算很光荣的一件事情。网上招聘的有些公司,也把六西格玛的要求放到requirement里。
不知道大家对于六西格玛有没有了解,欢迎交流。
☆─────────────────────────────────────☆
kwankwe (top+) 于 (Sun Jan 13 01:33:20 2008) 提到:
贴一些吧
很好奇
6sigma几乎是100%了
【 在 BikeTrialer (B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套质量控制的方法。我也听说时间不长,似乎在制造行业里面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
: 说说我自己的感觉,有些故弄玄虚的意思。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好像最早是小日本研究的,所以六西格玛系统采取绿带、黑带这样的名称作为认证的头衔。美国公司最初是摩托罗拉推行这一套体系,福特现在也有,不过并未作为所有员工的强制培训。
: 统计学的最简单的原理,是六西格玛的基础,西格玛是统计学中用以表示方差的希腊字母,六西格玛是一个美好的目标,就是实际生产的一个可衡量指标的方差的六倍(正负六倍)还是在公差范围内,这样的情况就是说,按照正态分布,这个指标超出公差的可能性已经非常非常低了。
: ...................
☆─────────────────────────────────────☆
gb77 (天生我才必有用) 于 (Sun Jan 13 03:12:16 2008) 提到:
In Ford EU all LL6 supervisors (the lowest level management) need to get 6-Sigma green belt training. Most of the LL5 managers will get black belt training. Above black belt is master black belt.
【 在 BikeTrialer (B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套质量控制的方法。我也听说时间不长,似乎在制造行业里面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
: 说说我自己的感觉,有些故弄玄虚的意思。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好像最早是小日本研究的,所以六西格玛系统采取绿带、黑带这样的名称作为认证的头衔。美国公司最初是摩托罗拉推行这一套体系,福特现在也有,不过并未作为所有员工的强制培训。
: 统计学的最简单的原理,是六西格玛的基础,西格玛是统计学中用以表示方差的希腊字母,六西格玛是一个美好的目标,就是实际生产的一个可衡量指标的方差的六倍(正负六倍)还是在公差范围内,这样的情况就是说,按照正态分布,这个指标超出公差的可能性已经非常非常低了。
: ...................
☆─────────────────────────────────────☆
bluety (深蓝) 于 (Sun Jan 13 06:01:20 2008) 提到:
你描述错了。
正负6σ也太变态了,学统计的时候就没用过6倍方差。我查了一下,所谓的六西格玛是正负3σ,就是我们常用的99.73%。
【 在 BikeTrialer (B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套质量控制的方法。我也听说时间不长,似乎在制造行业里面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
: 说说我自己的感觉,有些故弄玄虚的意思。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好像最早是小日本研究的,所以六西格玛系统采取绿带、黑带这样的名称作为认证的头衔。美国公司最初是摩托罗拉推行这一套体系,福特现在也有,不过并未作为所有员工的强制培训。
: 统计学的最简单的原理,是六西格玛的基础,西格玛是统计学中用以表示方差的希腊字母,六西格玛是一个美好的目标,就是实际生产的一个可衡量指标的方差的六倍(正负六倍)还是在公差范围内,这样的情况就是说,按照正态分布,这个指标超出公差的可能性已经非常非常低了。
: ...................
☆─────────────────────────────────────☆
winterchill (冷冷的太阳) 于 (Sun Jan 13 07:21:24 2008) 提到:
这文章应该转joke。前面说sigma代表方差,后面开始嘲笑工程师分不清方差跟标准差,hehe,真是irony啊
【 在 BikeTrialer (B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套质量控制的方法。我也听说时间不长,似乎在制造行业里面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
: 说说我自己的感觉,有些故弄玄虚的意思。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好像最早是小日本研究的,所以六西格玛系统采取绿带、黑带这样的名称作为认证的头衔。美国公司最初是摩托罗拉推行这一套体系,福特现在也有,不过并未作为所有员工的强制培训。
: 统计学的最简单的原理,是六西格玛的基础,西格玛是统计学中用以表示方差的希腊字母,六西格玛是一个美好的目标,就是实际生产的一个可衡量指标的方差的六倍(正负六倍)还是在公差范围内,这样的情况就是说,按照正态分布,这个指标超出公差的可能性已经非常非常低了。
: ...................
☆─────────────────────────────────────☆
supermaomao (我爱毛毛虫) 于 (Sun Jan 13 08:28:40 2008) 提到:
首先6sigma不是日本人发明的,而是motorola发明的。
还有6sigma不单单是百万分之三这么一个数字,它还是一种管理思想。
6sigma的核心是要建立一种repeatable progressiv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同时培养不同级别的quality team.
如果把6sigma简单的理解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那是非常片面的。没有理解6sigma的核心思想,而是单纯为了百万分之三这么一个数字而去实施6sigma的话,是注定会失败的。
PS:个人意见,我只是一个Yellow Badge,可能全面讲述6sigma的话,需要一个training session,一个black belt,还有在6sigma project里学习学习。毕竟实践出真知嘛,呵呵。
【 在 BikeTrialer (B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套质量控制的方法。我也听说时间不长,似乎在制造行业里面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
: 说说我自己的感觉,有些故弄玄虚的意思。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好像最早是小日本研究的,所以六西格玛系统采取绿带、黑带这样的名称作为认证的头衔。美国公司最初是摩托罗拉推行这一套体系,福特现在也有,不过并未作为所有员工的强制培训。
: 统计学的最简单的原理,是六西格玛的基础,西格玛是统计学中用以表示方差的希腊字母,六西格玛是一个美好的目标,就是实际生产的一个可衡量指标的方差的六倍(正负六倍)还是在公差范围内,这样的情况就是说,按照正态分布,这个指标超出公差的可能性已经非常非常低了。
: ...................
☆─────────────────────────────────────☆
tsonline (嫉妒我女儿了,我妈对她也太好了吧?) 于 (Sun Jan 13 09:41:55 2008) 提到:
。。。。。。
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 在 BikeTrialer (B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套质量控制的方法。我也听说时间不长,似乎在制造行业里面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
: 说说我自己的感觉,有些故弄玄虚的意思。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好像最早是小日本研究的,所以六西格玛系统采取绿带、黑带这样的名称作为认证的头衔。美国公司最初是摩托罗拉推行这一套体系,福特现在也有,不过并未作为所有员工的强制培训。
: 统计学的最简单的原理,是六西格玛的基础,西格玛是统计学中用以表示方差的希腊字母,六西格玛是一个美好的目标,就是实际生产的一个可衡量指标的方差的六倍(正负六倍)还是在公差范围内,这样的情况就是说,按照正态分布,这个指标超出公差的可能性已经非常非常低了。
: ...................
☆─────────────────────────────────────☆
feces (一小坨) 于 (Sun Jan 13 09:47:08 2008) 提到:
关键是要结合实际项目。
任何的管理课程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是一些理论的东西不能硬套所有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要有变通的。
就实际情况来看,最主要的是需要员工遵守制度,然后就是要一个好的流程。这远比搞各种质量体系来的实在。上面说的两点搞好了,再引入一些质量体系的管理方法,才能锦上添花。
【 在 supermaomao (我爱毛毛虫)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6sigma不是日本人发明的,而是motorola发明的。
: 还有6sigma不单单是百万分之三这么一个数字,它还是一种管理思想。
: 6sigma的核心是要建立一种repeatable progressiv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同时培养不同级别的quality team.
: ...................
☆─────────────────────────────────────☆
lixinfeng (满天星星下大雪) 于 (Sun Jan 13 10:21:35 2008) 提到:
是整副6 Sigma,
应该是百万分之3.8?具体数字忘记了..
另外,这个主要是要进行项目,很多人其实没有领会到6Sigma到底是干啥.
1. 提高客户满意度
2. 提高利润水平.
【 在 bluety (深蓝)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描述错了。
: 正负6σ也太变态了,学统计的时候就没用过6倍方差。我查了一下,所谓的六西格玛是正负3σ,就是我们常用的99.73%。
☆─────────────────────────────────────☆
tsonline (嫉妒我女儿了,我妈对她也太好了吧?) 于 (Sun Jan 13 10:22:02 2008) 提到:
我赞成你说的,呵呵。
【 在 feces (一小坨)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是要结合实际项目。
: 任何的管理课程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是一些理论的东西不能硬套所有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要有变通的。
: 就实际情况来看,最主要的是需要员工遵守制度,然后就是要一个好的流程。这远比搞各种质量体系来的实在。上面说的两点搞好了,再引入一些质量体系的管理方法,才能锦上添花。
: ...................
☆─────────────────────────────────────☆
Hanhanblue (散着,远远望着) 于 (Sun Jan 13 12:19:11 2008) 提到:
我理解,6sigma的出发点是顾客的需求,将顾客抽象的需求转化为可以测量的产品/服务的规格。针对这个规格,进行改善活动。6sigma过程可分为Define,Measure,Analyse,improve,control。因为利用到统计的原理,所以重视数据,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来确认现阶段水平,重要的影响因素,改善效果等等。
☆─────────────────────────────────────☆
thinkpadfan (好好科研,好好工作) 于 (Sun Jan 13 12:26:20 2008) 提到:
posco我们这里是严格执行6 西格玛的
另外LG也是
【 在 BikeTrialer (B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套质量控制的方法。我也听说时间不长,似乎在制造行业里面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
: 说说我自己的感觉,有些故弄玄虚的意思。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好像最早是小日本研究的,所以六西格玛系统采取绿带、黑带这样的名称作为认证的头衔。美国公司最初是摩托罗拉推行这一套体系,福特现在也有,不过并未作为所有员工的强制培训。
: 统计学的最简单的原理,是六西格玛的基础,西格玛是统计学中用以表示方差的希腊字母,六西格玛是一个美好的目标,就是实际生产的一个可衡量指标的方差的六倍(正负六倍)还是在公差范围内,这样的情况就是说,按照正态分布,这个指标超出公差的可能性已经非常非常低了。
: ...................
☆─────────────────────────────────────☆
BikeTrialer (BT) 于 (Sun Jan 13 12:47:11 2008) 提到:
哈哈,抛砖引玉的作用起到了
日本人研究质量控制好像是很早的,有个人叫做taguchi,所以我就想当然的认为绿带和黑带的说法是从日本人那儿过来的。
【 在 supermaomao (我爱毛毛虫)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6sigma不是日本人发明的,而是motorola发明的。
: 还有6sigma不单单是百万分之三这么一个数字,它还是一种管理思想。
: 6sigma的核心是要建立一种repeatable progressiv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同时培养不同级别的quality team.
: ...................
☆─────────────────────────────────────☆
BikeTrialer (BT) 于 (Sun Jan 13 12:49:13 2008) 提到:
有意见可以发表,我愿意和你讨论
请不要进行缺乏依据的攻击,而且还是中英文夹杂,害我还要去查字典
【 在 winterchill (冷冷的太阳)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文章应该转joke。前面说sigma代表方差,后面开始嘲笑工程师分不清方差跟标准差,hehe,真是irony啊
☆─────────────────────────────────────☆
mika (潜心学术) 于 (Sun Jan 13 12:59:06 2008) 提到:
赞BM的风度
【 在 BikeTrialer (BT)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意见可以发表,我愿意和你讨论
: 请不要进行缺乏依据的攻击,而且还是中英文夹杂,害我还要去查字典
☆─────────────────────────────────────☆
nightfog (牛仔很忙) 于 (Sun Jan 13 13:02:00 2008) 提到:
说人家错就说说对的,autotech不是这种风气。
【 在 winterchill (冷冷的太阳)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文章应该转joke。前面说sigma代表方差,后面开始嘲笑工程师分不清方差跟标准差,hehe,真是irony啊
☆─────────────────────────────────────☆
BikeTrialer (BT) 于 (Sun Jan 13 13:12:47 2008) 提到:
你了解6sigma肯定比我多。
6sigma应用到生产中毕竟还是最方便的一种,而且考虑到客户的满意度,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让成本和产品的质量损失函数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比较好应用的就是生产上,因为有量化的指标。
另外,看公司的培训材料,举的例子都是生产、设计或者找到失效原因的。这些例子里面涉及到的参数都可以量化,因此可以应用统计学原理。我个人比较关注细节,所以讲到更为宏观的思想,我就会觉得缺乏一个具体的理解,你可否具体讲一讲?
【 在 supermaomao (我爱毛毛虫)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6sigma不是日本人发明的,而是motorola发明的。
: 还有6sigma不单单是百万分之三这么一个数字,它还是一种管理思想。
: 6sigma的核心是要建立一种repeatable progressiv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同时培养不同级别的quality team.
: ...................
☆─────────────────────────────────────☆
BikeTrialer (BT) 于 (Sun Jan 13 13:16:31 2008) 提到:
这就对了,哈哈
【 在 nightfog (牛仔很忙) 的大作中提到: 】
: 行 :)
: 我也顺便学习学习。
☆─────────────────────────────────────☆
iceflame (冰焰) 于 (Sun Jan 13 13:22:17 2008) 提到:
正负3 sigma是对的
【 在 lixinfeng (满天星星下大雪)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整副6 Sigma,
: 应该是百万分之3.8?具体数字忘记了..
: 另外,这个主要是要进行项目,很多人其实没有领会到6Sigma到底是干啥.
: ...................
☆─────────────────────────────────────☆
Hanhanblue (散着,远远望着) 于 (Sun Jan 13 14:06:44 2008) 提到:
我学了6sigma以后,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几点:
1.没有数据就没有真相。不能测量就不能改善。
2.产品/服务的质量稳定很重要,散布比平均值重要。
3.不是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才重要,顾客认为重要的东西才重要。
4.测量系统直接决定了收集的数据,以前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
☆─────────────────────────────────────☆
AKQJ10 (彪悍的人生无需解释,但需要折腾) 于 (Sun Jan 13 14:26:27 2008) 提到:
据说,六西格玛是摩托罗拉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可以从摩托罗拉手机的极高质量,几乎没有bug(要知道,这可是六西格玛)看得出来。
另外,福特汽车也有这个特点,所以福特垄断了全世界汽车工业。
【 在 BikeTrialer (B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套质量控制的方法。我也听说时间不长,似乎在制造行业里面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
: 说说我自己的感觉,有些故弄玄虚的意思。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好像最早是小日本研究的,所以六西格玛系统采取绿带、黑带这样的名称作为认证的头衔。美国公司最初是摩托罗拉推行这一套体系,福特现在也有,不过并未作为所有员工的强制培训。
: 统计学的最简单的原理,是六西格玛的基础,西格玛是统计学中用以表示方差的希腊字母,六西格玛是一个美好的目标,就是实际生产的一个可衡量指标的方差的六倍(正负六倍)还是在公差范围内,这样的情况就是说,按照正态分布,这个指标超出公差的可能性已经非常非常低了。
: ...................
☆─────────────────────────────────────☆
sendohh (Update!臭臭他爹) 于 (Sun Jan 13 14:38:13 2008) 提到:
不是吧,福特垄断全世界汽车工业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 在 AKQJ10 (彪悍的人生无需解释,但需要折腾)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说,六西格玛是摩托罗拉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可以从摩托罗拉手机的极高质量,几乎没有bug(要知道,这可是六西格玛)看得出来。
: 另外,福特汽车也有这个特点,所以福特垄断了全世界汽车工业。
☆─────────────────────────────────────☆
Craycloud (无心的云) 于 (Sun Jan 13 14:42:50 2008) 提到:
moto的手机软件bug极多
硬件bug也不少
【 在 AKQJ10 (彪悍的人生无需解释,但需要折腾)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说,六西格玛是摩托罗拉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可以从摩托罗拉手机的极高质量,几乎没有bug(要知道,这可是六西格玛)看得出来。
: 另外,福特汽车也有这个特点,所以福特垄断了全世界汽车工业。
☆─────────────────────────────────────☆
nsx (Guten Tag) 于 (Sun Jan 13 15:12:56 2008) 提到:
这两个企业现在在各自行业里都算不上顶尖吧
【 在 AKQJ10 (彪悍的人生无需解释,但需要折腾)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说,六西格玛是摩托罗拉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可以从摩托罗拉手机的极高质量,几乎没有bug(要知道,这可是六西格玛)看得出来。
: 另外,福特汽车也有这个特点,所以福特垄断了全世界汽车工业。
☆─────────────────────────────────────☆
keel (龙骨) 于 (Sun Jan 13 15:29:18 2008) 提到:
随便找本quality control engineering的书都会有很详细地介绍的。
6σ就是一种考虑方法。产品品质或者工序良品生产能力的衡量尺度。
一般意义上说,良品与否的范围不是一个点,而是有一个公差范围。所以就有了用统计方法来探讨良品率,常用的标杆有process capacity系数 Cp
举个例子,如果某良品规格值上限下限的差为T
那么 Cp=T/6σ , σ在这里是 产品(测定样本)的Standard Deviation
一般某个工序要Cp达到一定值才能上马,比如1.33, 1.67...
相当于多大的次品率,学过概率的就能很快明白吧。
【 在 AKQJ10 (彪悍的人生无需解释,但需要折腾)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说,六西格玛是摩托罗拉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可以从摩托罗拉手机的极高质量,几乎没有bug(要知道,这可是六西格玛)看得出来。
: 另外,福特汽车也有这个特点,所以福特垄断了全世界汽车工业。
☆─────────────────────────────────────☆
BikeTrialer (BT) 于 (Sun Jan 13 18:46:39 2008) 提到:
哈哈,福特没有垄断,福特混得很惨,最近几年稍稍有点缓过来
【 在 AKQJ10 (彪悍的人生无需解释,但需要折腾)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说,六西格玛是摩托罗拉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可以从摩托罗拉手机的极高质量,几乎没有bug(要知道,这可是六西格玛)看得出来。
: 另外,福特汽车也有这个特点,所以福特垄断了全世界汽车工业。
☆─────────────────────────────────────☆
BikeTrialer (BT) 于 (Sun Jan 13 18:53:23 2008) 提到:
纠正一个小问题
Cp=T/6σ,这个参数通常用在抽检的情况,σ是根据抽样的数量计算出来的全体方差的估计值,要在样本标准差基础上乘一个系数。
【 在 keel (龙骨)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提个话题:六西格玛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Jan 13 15:29:18 2008), 站内
:
: 随便找本quality control engineering的书都会有很详细地介绍的。
:
: 6σ就是一种考虑方法。产品品质或者工序良品生产能力的衡量尺度。
: 一般意义上说,良品与否的范围不是一个点,而是有一个公差范围。所以就有了用统计方法来探讨良品率,常用的标杆有process capacity系数 Cp
:
: 举个例子,如果某良品规格值上限下限的差为T
: 那么 Cp=T/6σ , σ在这里是 产品(测定样本)的Standard Deviation
: 一般某个工序要Cp达到一定值才能上马,比如1.33, 1.67...
: 相当于多大的次品率,学过概率的就能很快明白吧。
:
:
: 【 在 AKQJ10 (彪悍的人生无需解释,但需要折腾) 的大作中提到: 】
: : 据说,六西格玛是摩托罗拉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可以从摩托罗拉手机的极高质量,几乎没有bug(要知道,这可是六西格玛)看得出来。
: : 另外,福特汽车也有这个特点,所以福特垄断了全世界汽车工业。
:
:
:
: --
:
: ※ 修改:·keel 于 Jan 13 15:38:50 修改本文·[FROM: 221.184.151.*]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221.184.151.*]
☆─────────────────────────────────────☆
tsinghuaer (帅小呆mm) 于 (Sun Jan 13 22:31:22 2008) 提到:
six sigma是一种管理理念
six sigma有一套工具;
six sigma是一种方法;
-----但是绝对不是核心技术. 技术是可以申请专利的, 或者要作为商业秘密保护
但是six sigma不是这样; 而且, 最先把six sigma做成流行的管理概念的明星
是GE的前CEO, Jack Welch
six sigma通常的水平上分两种:
1. 针对工艺或流程的改进的, 相对复杂度比较低一些的, DMAIC
2. 针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流程的设计的, Design for Six sigma (DFSS)
当前比较流行一些的, 是叫做lean, 精益管理的类似的理念;
six sigma 有成功的案例, 也有失败的地方; 不是万能的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Business weekly曾经有cover story说,
James McNerney从GE带给3M的six sigma, 几乎窒息了3M的创意文化;
新的3M的CEO, George Buckley, 似乎正想通过打击six sigma树立自己的地位.
所以, 什么都是手段和工具, 关键是达到目的.
【 在 AKQJ10 (彪悍的人生无需解释,但需要折腾)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说,六西格玛是摩托罗拉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可以从摩托罗拉手机的极高质量,几乎没有bug(要知道,这可是六西格玛)看得出来。
: 另外,福特汽车也有这个特点,所以福特垄断了全世界汽车工业。
☆─────────────────────────────────────☆
mika (潜心学术) 于 (Mon Jan 14 00:15:24 2008) 提到:
让我不由想起了sony的绩效
【 在 tsinghuaer (帅小呆mm) 的大作中提到: 】
: six sigma是一种管理理念
: six sigma有一套工具;
: six sigma是一种方法;
: ...................
☆─────────────────────────────────────☆
Grygera (StAngl!) 于 (Mon Jan 14 00:42:28 2008) 提到:
日本人的质量控制方法是美国人Doctor Deming最先传授的,
taguchi也是Deming的后辈
Deming的质量管理理念在美国并不受到重视,却符合日本人的个性和当时的国情,
发展特别快,日本企业竞相采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美国人这才引起重视
【 在 BikeTrialer (BT)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抛砖引玉的作用起到了
: 日本人研究质量控制好像是很早的,有个人叫做taguchi,所以我就想当然的认为绿带和黑带的说法是从日本人那儿过来的。
☆─────────────────────────────────────☆
BikeTrialer (BT) 于 (Mon Jan 14 01:16:40 2008) 提到:
哦,原来是这样
【 在 Grygera (StAngl!)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本人的质量控制方法是美国人Doctor Deming最先传授的,
: taguchi也是Deming的后辈
: Deming的质量管理理念在美国并不受到重视,却符合日本人的个性和当时的国情,
: ...................
☆─────────────────────────────────────☆
captaino (露天茶座|从头再来) 于 (Mon Jan 14 12:35:28 2008) 提到:
六西格玛(6σ)概念于1986年由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提出,此概念属于品质管理范畴,西格玛(Σ,σ)是希腊字母,这是统计学里的一个单位,表示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旨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
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6σ(西格玛)管理是在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了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一种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法在摩托罗拉、通用、戴尔、惠普、西门子、索尼、东芝行众多跨国企业的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为此,国内一些部门和机构在国内企业大力推6σ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开展6σ管理。
http://wiki.mbalib.com/wiki/6_Sigma
【 在 BikeTrialer (B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套质量控制的方法。我也听说时间不长,似乎在制造行业里面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
: 说说我自己的感觉,有些故弄玄虚的意思。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好像最早是小日本研究的,所以六西格玛系统采取绿带、黑带这样的名称作为认证的头衔。美国公司最初是摩托罗拉推行这一套体系,福特现在也有,不过并未作为所有员工的强制培训。
: 统计学的最简单的原理,是六西格玛的基础,西格玛是统计学中用以表示方差的希腊字母,六西格玛是一个美好的目标,就是实际生产的一个可衡量指标的方差的六倍(正负六倍)还是在公差范围内,这样的情况就是说,按照正态分布,这个指标超出公差的可能性已经非常非常低了。
: ...................
☆─────────────────────────────────────☆
gunet (lenny熊) 于 (Mon Jan 14 16:27:18 2008) 提到:
说说偶的个人看法,不是网上摘抄的
1,6σ的绿带很容易拿到,只要半年内成功做了一个项目,就是了。所以当初让我做,我没同意,觉得不值钱~~
2,6σ只是个工具,用来改进质量的工具。大家知道Cp=T/6σ.T是固定的,那么为了提高Cpk,只能降低6σ。
3,做6σ项目前,要先统计是产品质量,或者尺寸超差的原因。然后分析哪些是主要的,再有针对性的消灭掉。使得6σ尽量的低~~
这也是偶觉得这玩意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原因~~
4,计数型和计量型数据怎么分别计算6σ,偶不知道~~
5,当然这东西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比如HR。也可能外国人确实做的比较好,但是我看到的中国同事在做的,都是tmd糊弄事~~
【 在 captaino (露天茶座|从头再来) 的大作中提到: 】
: 六西格玛(6σ)概念于1986年由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提出,此概念属于品质管理范畴,西格玛(Σ,σ)是希腊字母,这是统计学里的一个单位,表示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旨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
: 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6σ(西格玛)管理是在总结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经验,提炼了其中流程管理技巧的精华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成为一种提高企业业绩与竞争力的管理模式。该管理法在摩托罗拉、通用、戴尔、惠普、西门子、索尼、东芝行众多跨国企业的实践证明是卓有成效的。为此,国内一些部门和机构在国内企业大力推6σ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开展6σ管理。
:
http://wiki.mbalib.com/wiki/6_Sigma☆─────────────────────────────────────☆
BikeTrialer (BT) 于 (Tue Jan 15 00:00:49 2008) 提到:
hand
这就是我的感觉,很简单的一些统计学方法,却故弄玄虚,弄成很高深的样子。
当然我的想法很可能不对。
【 在 gunet (lenny熊)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说偶的个人看法,不是网上摘抄的
: 1,6σ的绿带很容易拿到,只要半年内成功做了一个项目,就是了。所以当初让我做,我没同意,觉得不值钱~~
: 2,6σ只是个工具,用来改进质量的工具。大家知道Cp=T/6σ.T是固定的,那么为了提高Cpk,只能降低6σ。
: ...................
☆─────────────────────────────────────☆
lujx866 (赖活着·keep walking) 于 (Thu Jan 17 09:54:38 2008) 提到:
re
【 在 bluety (深蓝)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描述错了。
: 正负6σ也太变态了,学统计的时候就没用过6倍方差。我查了一下,所谓的六西格玛是正负3σ,就是我们常用的99.73%。
修改:keel FROM 221.184.151.*
FROM 221.18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