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Kinematic
C: Compliant
做车辆动力学分析,常常把“KC”挂在嘴边,其实就是悬架机构的运动特性。
K指纯运动学的特性,不考虑以衬套为代表的弹性元件的变形;
C指顺从特性,考虑弹性元件的变形。
严格的说,应考虑所有可变形的部件,比如控制臂、副车架的变形,甚至是车身的变形。
但仿真实践中,一般只考虑衬套的变形。我们正计划做金属件刚度的灵敏度分析,呵呵。
在仿真或试验中,可以得到很多KC曲线,比如bump steer,toe in/out等,这些曲线的曲率是悬架设计中的重要性能评价指标。如果保证不了KC,很难保证整车的操稳性能。
在仿真中,分别采用K与C模式下,KC曲线会差异较大。
当然,车辆实际行驶,是C模式。仿真的时候,K仅供参考。
【 在 AeroX (Saab AeroX Concept) 的大作中提到: 】
: 给普及一下吧
--
FROM 211.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