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在Audi的德国总部工作,一直都是做的A4的项目,所以看到很多人把新A4贬得一塌糊涂,觉得有必要说一下我了解的情况。
新A4比上一代的强了不少,这大家都有共识,外型的东西大家都看得到,我说说不太容易看到的东西-工艺。
我在生产部,主要负责车身框架的加工制造这块。现在造车身,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经济效益上讲,钢铁还是当仁不让的第一选择。当然随着技术不断发展,钢铁生产企业和汽车制造商们也希望能够造出又轻,又结实,还容易加工的钢铁材料。有项研究发现,如果车身用更坚固的钢来做,每减少100公斤的重量,那么在汽车平均寿命周期内,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5到2.3吨。在全球都在追求环保的大趋势下,这可是相当客观的数字。像A8那样的全铝框架车身,一时半会儿,或者说永远不能成为市场的主流,飞不进寻常百姓家的。当然材料学上的新成就一般是先要应用到中级或者高级车型的,然后才会用到小车上。2007年Thyssenkrupp钢铁公司发明了一项新技术Tailored Blanks,这项技术允许不同厚度和不同强度的钢板通过激光焊接做成一个整件的胚子。这样加工出来的件更容易加工,重量也更轻了。一般这样出来的胚子还要送到下面去冲压塑型。Audi在2007年生产的A5和新A4上已经应用了这项技术,公开出来的材料是,在B柱加工上,用两块强度不同的板子焊成一个B柱的胚子,然后把这个胚子加热到880到950摄氏度,然后马上冲压成型,然后马上以每秒30K的速度冷却降温。高温是为了冲压的时候塑性性好,冷却的时候一般还会添加锰和硼,以使金属内部形成合金组织,有效的加大金属的强度。一般都是上边的件比较硬,保护车内乘员不受直接撞击的伤害。下面的件比较软,而且有比较好的延展性,这样吸收侧面撞击的能量。德国这边都是这么做的,国内产的不知道是不是也用上了。
说Audi一定也要说一下BMW,这两个拜仁州的兄弟一直掐的厉害,至于梅赛德斯,一般不直接比,毕竟斯图加特有点远,呵呵。Audi的A4一直不如3er,至少操控性上是这样的,这事bmw的看家本领。我还是说说工艺上的问题,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拿上一个版本的M3和S4来比一下。不是扰流板,而是说说后备箱盖尾部为了改善气动性能,M3使用3er的板件直接焊上一条翘板,而S4是直接在冲压的时候做出翘角,所以和A4的板件是不通用的。当然最新的M3也已经用新的冲压成型了。我觉得Audi是一个很负责的公司,对于产品有一种很固执的坚持,沦落到大众是Audi永远的伤,出走大众是Audi永远的梦,呵呵。(我的一些词汇可能不对,毕竟这块不是我的专业,所以上图大家看吧,省的被我弄晕了)
新A4背负了Audi很多的期望,新的项目也还在继续,新A3,A2,Q7改款等等。希望Audi定价以后能更厚道一些,大家都能有机会开上四个圈。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大家讨论指导。
--
FROM 85.178.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