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gkosff (mgkosff) 于 (Wed Apr 22 22:26:30 2009) 提到:
主要说说奇瑞吧,新车非常多,但是感觉上面基本就是几个老的平台上出来的大改款,
品质定位没啥变化。本来奇瑞推出A3上升定位很好,但是分出了五六个新品牌实在不是
明智之举,感觉像是山寨车系,这不明显自降身价吗?日本车系的品牌分化大部分是高
端车系,就像对外的无限,凌志,对内的公爵等等,奇瑞的分品牌定位比较重叠,好像
山寨大战。
相比之下,我想表扬一下华晨,做车很踏实,骏捷已经是第四年了,现在内饰大改了,
变速器换了,ESP装了,欧洲版的碰撞还是不错的(别看0星,看看图片和视频就知道不
弱于国内所谓的4/5星的车了)。做车很踏实,以前记得有人总结国外大公司的经验,一
个车型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基本5-6年换代。骏捷基本按照这个步骤发展的,做车
的同时,经验丰富了,效果明显了。比奇瑞要踏实一些。华晨的车系少,但是都能销量
不错,至少曾经很不错过。奇瑞的很多车型就是充数,基本没卖出去几辆。
我的一点感想,请大家指教。
☆─────────────────────────────────────☆
twp (寒风中的男孩) 于 (Wed Apr 22 22:46:20 2009) 提到:
0星搞不好还是故意的
远比拿个5星吸引眼球
☆─────────────────────────────────────☆
Marjoram (还有一项公益工作是可以做的) 于 (Wed Apr 22 22:57:23 2009) 提到:
指教你不是智力投资吗 不掏:)
☆─────────────────────────────────────☆
romaxy (AsRoma) 于 (Thu Apr 23 00:20:00 2009) 提到:
其实我觉得倒还好,分出品牌来有一定的好处,毕竟奇瑞牌子的概念给人就是质量一般化便宜车。
这点上我觉得奇瑞和吉利做得还都真的不错,我今天看下来的感觉如此
另外,感觉两家的做工上看上去都比07年好很多了
华晨没仔细看,走到那的时候正好有累又饿
☆─────────────────────────────────────☆
what (休息一会) 于 (Thu Apr 23 12:25:46 2009) 提到:
刚去车展回来,我也汇报一下。
攻略:早点去,我是8点50到的,停车很好停,10点50就基本看完了(走马观花呵呵),出来的时候发现停车场已经不让进车了。
车展的特点:自主品牌车大行其道,高级豪华车以及概念车展台缩水,一般豪华车展台平民化,我记得2000年我第一次看车展时,大部分车(包括别克这样的破车)都不让进去坐的,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除了少量的豪(跑)车,解剖展示车,或没有信心让大家近观的车不让碰之外,其它的车基本上是随便看随便问;模特少些,很多模特看起来象学生,不甚专业。只有少数模特能和展车特别配。
我特别关注了自主品牌车的展台,奇瑞和吉利的展台都很大,车子也多,但没有特别的展示重点,尤其是吉利,现场感觉很差,真是浪费了大好的展台。
华晨展出的车型其实很少,很容易数过来,没几个平台,但是展台很紧凑,立体感很强,另外主持人及演出都很吸引人。有一个节目是红衣女子独舞(舞蹈表演书写汉字),演员远谈不上惊艳,但音乐、演出和现场大屏幕的配合很容易引起现场共鸣,尤其是打出(一路有我/你,华晨汽车)广告语的时候,我小小感动了一把,还有人欢呼(不知道是不是专业捧场的)。另外一个舞蹈节目用了魔术衣服道具(演出过程中换衣服/换舞蹈),中国的帅小伙和外国的美女的配合非常有人气。
奇瑞的展台很大,当然也有现场演出,但演出的质量差些,气氛也没有华晨那边热烈。作为华晨和奇瑞某供应商的工程师,我为这两个车厂都努力工作过,但在奇瑞展台那边,我完全没有在华晨展区那种“一路有我/你”的感觉。也许不是展台的问题,在工作中,我总觉得奇瑞对供应商的态度基本上就是“利用”两个字,暂时还没有“培养”供应商的观念。奇瑞的同志们,我的感觉有没有大错啊?错了不要拍得太狠。
☆─────────────────────────────────────☆
touba (想象着没我的日子·你是怎样的孤独) 于 (Thu Apr 23 13:02:32 2009) 提到:
赞成。奇瑞对于供应商就是利用而已。嘿嘿。
华晨么。。。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转性。。。
☆─────────────────────────────────────☆
hynos (小猪快跑) 于 (Thu Apr 23 17:06:36 2009) 提到:
利用难道有什么不对么?
☆─────────────────────────────────────☆
tsonline (玥儿的爸爸) 于 (Thu Apr 23 17:15:02 2009) 提到:
杀鸡取卵的方式而已
不利于成熟的供应商体系的建成
以后会影响自己的发展
☆─────────────────────────────────────☆
jerryc (友人A//生活很简单,生活很难) 于 (Thu Apr 23 17:15:09 2009) 提到:
作为供应商,现在给奇瑞做东西确实不爽
不过,说实话,以奇瑞目前的发展状况,让他用战略伙伴之类的模式也不可行
成本在那摆着呢
☆─────────────────────────────────────☆
Teri (简单生活·穷开心) 于 (Thu Apr 23 18:00:42 2009) 提到:
影响以后的发展?只是感觉不爽而已,以后会有哪些实质性的影响呢?
☆─────────────────────────────────────☆
XbyWire (Brake by Wire,Steer by Wire,etc.) 于 (Thu Apr 23 18:46:48 2009) 提到:
你要说没什么不对,确实也没什么不对。不过,单纯的“利用”,赤裸裸的“利用”是
低档次的做法
有些整车厂目光就要长远一些,知道培养供应商,甚至“和供应商一起成长”
☆─────────────────────────────────────☆
xiaohuhzm (乒版第一马迷︱旗帜鲜明支持马琳奥运夺冠) 于 (Thu Apr 23 18:56:20 2009) 提到:
这个影响就不好说了,在供应商中的口碑太差的话,说不定什么时候经济好转了,而奇瑞又因为盲目扩张而产生危机后,难保那些供应商不摆它一道。
☆─────────────────────────────────────☆
tsonline (玥儿的爸爸) 于 (Thu Apr 23 19:05:18 2009) 提到:
做生意是共赢的
如果因为别人是供应商就像你这么牛b一样的话,以后你也做不大
☆─────────────────────────────────────☆
Teri (简单生活·穷开心) 于 (Thu Apr 23 19:36:54 2009) 提到:
你是说资金链?
☆─────────────────────────────────────☆
hitcoolboy (飞扬) 于 (Thu Apr 23 19:45:28 2009) 提到:
不知道奇瑞为什么搞出那么多奇形怪状的车
真怀疑有人买么
☆─────────────────────────────────────☆
xiaohuhzm (乒版第一马迷︱旗帜鲜明支持马琳奥运夺冠) 于 (Thu Apr 23 19:51:55 2009) 提到:
以奇瑞的能力没有搞这么多车型和品牌的能耐。。。这么多车型,能保证销量吗?
昨天看新闻采访尹明善,他号称要打到美国三大这些敌人的大后方去,真恶心。。。
☆─────────────────────────────────────☆
xiaohuhzm (乒版第一马迷︱旗帜鲜明支持马琳奥运夺冠) 于 (Thu Apr 23 19:54:56 2009) 提到:
当除了联电外的供应商都意识到和奇瑞玩下去是赔钱生意的时候,不知道奇瑞会不会被联电玩死?
☆─────────────────────────────────────☆
what (休息一会) 于 (Thu Apr 23 19:59:48 2009) 提到:
如果仅是忽悠民众,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做宣传嘛很正常;但如果自己也被自己忽悠上了,找不着北就危险啦。
以奇瑞的能力没有搞这么多车型和品牌的能耐。。。这么多车型,能保证销量吗?
昨天看新闻采访尹明善,他号称要打到美国三大这些敌人的大后方去,真恶心。。。
☆─────────────────────────────────────☆
XbyWire (Brake by Wire,Steer by Wire,etc.) 于 (Thu Apr 23 20:11:45 2009) 提到:
那几个新牌子一个比一个山寨
☆─────────────────────────────────────☆
what (休息一会) 于 (Thu Apr 23 20:18:57 2009) 提到:
主机厂和供应商都是在同一条产业链上的,共赢才是最好的目标。如果仅是主机厂赢了,供应商活不下去,当然该产业不可能做好做强。
甚至不同的主机厂之间,也不仅仅是竞争对手的关系,别忘了大家还是行业伙伴的关系呢,同理,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也如此。
要保持良好的行业生态,需要大家都尽量遵守行业规则或潜规则。主机厂有其优势,但供应商何尝没有他们的优势呢?即使是食物链中的“小虾米”没有任何优势,全死光了对大鲸也没有什么好处啊。
如果主机厂的心态是:行业生态坏了是大家的事,自己有利就行。那这样的主机厂肯定不是行业内的领导者,也不会成长为行业内的领导者。
当除了联电外的供应商都意识到和奇瑞玩下去是赔钱生意的时候,不知道奇瑞会不会被联电玩死?
☆─────────────────────────────────────☆
romaxy (AsRoma) 于 (Thu Apr 23 23:49:02 2009) 提到:
我看到央视在采访他
就是听不清楚
☆─────────────────────────────────────☆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于 (Fri Apr 24 00:42:55 2009) 提到:
共赢、战略、伙伴、培育、共同成长,这些道理谁都懂,包括奇瑞的高层
我在工作中与供应商打交道很少,所以你说的问题我具体不是很清楚,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从侧面听说,公司从上到下都知道供应商比较辛苦(其实我们自己也是从上到下很辛苦,呵呵)
我想,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来“开脱”一下吧:
1、通常,供应商跟自主品牌企业的关系跟与合资企业的关系还是有区别的:与自主品牌,那叫协同开发;与合资企业,那叫本地化生产,当然某些部件也存在本土化开发,但毕竟是少数,强度也不大。合作开发,意味着供应商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做开发。开发,就意味着技术风险和不可预计的设计变更,这一点可能会让供应商觉得是在“折腾”,因而不爽。
2、奇瑞是一家年轻而又具有雄心壮志的企业。年轻意味着缺乏经验,对公司战略、产品规划、产品开发,包括与供应商的协同开发,都缺乏经验。雄心壮志则又往往导致一些宏大战略的仓促上马又仓促下马或方向调整或某产品不太成功(这可能是与其它自主品牌企业相比的一个显著不同,别的企业的步伐相对小一些)。这些,都会使供应商感觉到被折腾了。比如有些供应商把模具开了,结果项目停了,或者模具开了也供货了,但产品卖得不好,供应商的投资回报率没有达到先前的预期。
3、像不少自主品牌一样,奇瑞是从低端切入的整车厂,成本压力非常大,这就导致有时候唯价格是图,不管以前合作的多好,如果你没有帮我化解成本压力,那我可能就要着手找更便宜的供应商;这又让有些供应商在感情上接受不了。
这些问题,如果换个角度来考虑,也许会更让人理解和接受。比如,业界任何一家领先的主机厂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都会有大量的设计变更,都会有不成功的产品,只是这种问题可能在奇瑞更加突出。既然是合作开发,风险共同承担也没太大的不妥,要搞出一个好的产品,主机厂的工程师和供应商的工程师都免不了折腾几次。关于成本,整车厂唯成本是图在感情上是不容易让人接受,但成本压力本应共同承担,供应商也应考虑如何从技术、管理的角度降成本,而不是坐等赚翻。丰田不就是派人去供应商那儿帮助供应商降成本么?但奇瑞目前没有精力和经验去帮助供应商,只能更倾向于采取自然选择的方式。另外,别的企业目前没问题也不代表以后就不会有,奇瑞毕竟在自主开发方面走得更深更远,很可能有一天别的企业也会遇到奇瑞目前遇到的问题,就像BYD目前还处于逆向的阶段,他不会知道正向开发中的痛苦。
还有,有些问题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差。
比如现在奇瑞的采购公司的前台赫然列着奇瑞核心供应商名单,目前大概有几十家。这就像供应商传递一个信息,奇瑞是有计划地在团结和培育一批供应商的,进入了这个核心名单,以后就会有特殊的照顾,反之可能会渐行渐远,某些合作不愉快或者有劣迹的甚至会被踢出体系,这个名单也是激励那些还在名单之外的供应商努力加入这个行列。
另外,去年512地震后没几天,分管采购的公司副总、经管会成员亲自带队去四川慰问供应商,我想,无论他是不是做秀,但光从这个举措上看,足以证明“人情”了吧,毕竟当时还是有余震危险的。
☆─────────────────────────────────────☆
captaino (露天茶座|从头再来) 于 (Fri Apr 24 08:02:49 2009) 提到:
嗯,内幕消息:
奇瑞和供应商的关系确实不是太好,但是目前没有和供应商做到共赢的统一说法,其实出自某个日系厂商,嗯...
☆─────────────────────────────────────☆
Teri (简单生活·穷开心) 于 (Fri Apr 24 09:23:44 2009) 提到:
先re回头再读,你们看个车展也挺折腾的,
☆─────────────────────────────────────☆
Marjoram (还有一项公益工作是可以做的) 于 (Fri Apr 24 09:33:46 2009) 提到:
利用时什么意思
不要在做生意场上首先说一些意气的话
先说说的你的年龄,不一样的年龄和心境说出来的话的具体含义都有待考察
我要问的是
一.奇瑞和供应商在资金利益方面有没有不符合操作的事情?如果利益问题上时清晰明了的,利用是什么意思?
二.纯感情上觉得不够亲?做生意合作先是把各自合作和效益问题先理清楚, 然后再谈其他问题,比如:
1.与负责供应方面的奇瑞负责人工作,觉得是这个工作人员代表整个奇瑞,工作态度不好,还是仅仅这个工作人员自身工作态度不好,觉得其对人有利用的态度。——也就是你从哪个具体环节得出了“奇瑞”(这个概念)利用供应商的
2.如果利益方面不是什么口实的那种,那就是具体工作人员的经验,整个奇瑞这个部门的工作经验的问题,以及一些管理问题,包括人的亲和性等,这些东西是软管理,不太好操作,可以向你合作的这家公司的这个部门上面的主管反映
某祷旧鲜撬姹憧此姹阄剩荒L厣傩芏嗄L乜雌鹄聪笱簧踝ㄒ怠V挥猩偈L啬芎驼钩堤乇鹋洹
☆─────────────────────────────────────☆
Marjoram (还有一项公益工作是可以做的) 于 (Fri Apr 24 09:35:27 2009) 提到:
对供应商怎样杀鸡取卵了?
杀死供应商?然后只要供应商肚子的鸡蛋?
☆─────────────────────────────────────☆
Marjoram (还有一项公益工作是可以做的) 于 (Fri Apr 24 09:37:06 2009) 提到:
你是说“战略伙伴”供应是一种模式
目前的供应方式是另外一种供应方式?
☆─────────────────────────────────────☆
Marjoram (还有一项公益工作是可以做的) 于 (Fri Apr 24 09:47:40 2009) 提到:
sigh 看到不多的能有信息量的信息
其他人的好多名词 动不动就是“战略”
也不知道啥意思 帖子基本没有具体可分析性 么有讨论询问的切入点
☆─────────────────────────────────────☆
Marjoram (还有一项公益工作是可以做的) 于 (Fri Apr 24 09:49:15 2009) 提到:
:)
☆─────────────────────────────────────☆
Marjoram (还有一项公益工作是可以做的) 于 (Fri Apr 24 09:59:18 2009) 提到:
谁是尹明善?
记者借机冒雨采访尹明善委员_新闻中心_新浪网记者借机冒雨采访尹明善委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3日20:38 人民网.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刚刚举行完开幕会,走出会场的政协委员成为各路 ...
n
ews.sina.com.cn/c/2007-03-03/203812420697.shtml - 55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四川在线- 自己铜像进监狱尹明善笑言:挺好的2009年4月17日 ... 昨晚6时许,记者电话采访了在“铜像”之列的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今年71岁的尹明善早年入狱20余年,经过一番奋斗成为著名企业家。 ...
www.scol.com.cn/NSICHUAN/dwzw/20090417/200941781905.htm - 10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尹明善力帆520上市现场媒体采访-搜狐汽车尹明善力帆520上市现场媒体采访. ... 尹明善:全球上市是中国轿车行业过去所没有的,在中国的轿车场大的都是合资企业,合资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是有约束的,一般的产品 ...
auto.sohu.com/20060119/n241520344.shtml - 104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央视网专访】尹明善:创业是一条康庄大道中国青年创业行动CCTV.com借此这难得一见的大好机会,央视网的记者也带着网友的问题对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进行了采访。 创建:2008-04-14 评论:0篇 打分:. URL:. 相关推荐 ...
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08145700601974 - 69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尹明善足球热情再被点燃指球队不足目标不止保级_中超_体坛周报·体坛网意外重返中超”,尹明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在等一两年时机会更好,但既然冲上来了,那么我们不仅要保级,还要有更高目标”。
csl.cnsoccer.titan24.com/09-03-28/200762.html - 25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尹明善回应力帆退出足坛传闻:重庆岂能无中超队——中新网2009年4月2日 ... 最近几年,因为重庆职业足球发展的举步维艰,尹明善萌生过退出足球的 ... 记者的采访时,虽然没有明确澄清关于力帆寻求转让的传闻,但老尹循序渐进的 ...
www.chinanews.com.cn/ty/gnzq/news/2009/04-02/1630248.shtml - 53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尹明善:中国经济是大排档--中国摩托车网新闻中心采访的地点安排在力帆汽车生产基地总装厂的一个会议室里,会议室就在尹明善的办公室旁边,走道下面是力帆汽车的总装车间。临近春节,车间里并不忙碌,悬挂在车间上方的 ...
www.mtuo.com/news/html/200902/2009022016005851.htm - 9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尹明善:大学生创业最缺的是胆量不是知识-资讯- 重庆大学新闻网2008年4月28日 ... 记者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在尹董事长演讲前采访了他。 尹明善董事长说,现在国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政策,但目前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就北京 ...
202.202.0.31/news/info/article_1400.html - 26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尹明善:修身、齐家、治国、富天下 - 繁 - [ 转为简体网页 ]2003年2月9日 ... 要采访尹明善是困难的,首先是难约时间,采访过程中又被他不停响起的手机打乱。幸亏尹先生十分健谈,“身在商海沉浮,心历文化苦旅”的尹明善很明白记者 ...
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employment/2003-02/09/content_720679.htm - 21k - 网页快照 - 类似网页
尹明善的创业经历—大学时代—龙源期刊网当日下午4点,尹明善委员入住空军丰台招待所,闻讯而来的记者们已经在这里恭候迎接他了。采访从下午5点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晚上9点。除
☆─────────────────────────────────────☆
TATRA (托托) 于 (Fri Apr 24 10:08:55 2009) 提到:
表激动嘛,奇瑞对供应商不好是共识
☆─────────────────────────────────────☆
Marjoram (海纳百川 有大乃容) 于 (Fri Apr 24 10:31:01 2009) 提到:
头是吧 头是吧 谁是他的东芝~
☆─────────────────────────────────────☆
Marjoram (海纳百川 有大乃容) 于 (Fri Apr 24 10:34:55 2009) 提到:
没有激动 就是好玩嘛 你没看到我表情呐:)~
不过我参与不进来讨论哎:)~说的名词都不懂 表达问题 嗯
☆─────────────────────────────────────☆
Marjoram (海纳百川 有大乃容) 于 (Fri Apr 24 10:39:37 2009) 提到:
可灭激动 就是思考问题的方式 不精确表达 偶就不明白是啥意思
只要利益上不是大坏蛋 利用是啥意思就不懂=+=
☆─────────────────────────────────────☆
TATRA (托托) 于 (Fri Apr 24 11:13:24 2009) 提到:
说一个我从同事那里听来的真实例子,我也感到奇瑞有些做法有问题
我们的标定工程师就叫标工好了,奇瑞的对口工程师就叫奇工好了
某日:
奇工:标工啊,我们搞的那个发动机功率扭矩不够啊,
现在领导追查,你把点火角都加大!
标工:扭矩功率不够是硬件决定的,标定的能力很小,
现在点火角已经优化过了,离爆震边界只有1-2度,
再加就爆震了,以后领导抱怨爆震怎么办?何况也
不见得加上就能增大扭矩啊!
奇工:那不行,又得增大扭矩又不能爆震!
标工:$%@&*$#&*....您又不是不明白,这二者没法兼顾啊!
奇工:不管了,先加上去!现在功率扭矩是第一位的!
标工:那您给写个书面确认吧,以后爆震了也好有个解释
奇工:.........顾左右而言他,反正就是不答应
在强大的压力下,标工没辙,把标定改了,增大了点火角,
特别写信说明这个数据只能用于试验看是否能增加扭矩...
三周后:
奇工:标工,为什么我们的发动机爆震了啊!!!!!你们要解决!!!!
标工:这不早说清楚了吗?加大点火角肯定爆震啊,我给你改回去吧
奇工:不行!扭矩也要加大,不能减小点火角,也不能爆震!
标工:这是由发动机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啊,要改也得发动机改啊
奇工:我们不改!你们改!
标工:问题是我们改什么啊,我们没得可改啊!
奇工:那我不管,反正得你们改!
标工:@#$%$#@&*($#@@##.........
做过标定的弟兄们看了会心一笑吧。其实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其实奇瑞的这个工程师不是不懂这些基本的原理,
可怕的并不是无知或者没有经验,可怕的是揣着明白使糊涂
只知道单纯压制供应商而连基本的科学原理都不尊重,这样的主机厂能
得到供应商的尊重嘛?不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主机厂能发展壮大嘛?
其实奇瑞不光对供应商如此,内部也是上级压下级,有事没事一顿臭骂,
“别跟我讲原因,反正你自己去解决”,这是一个健康的态度吗?
当这种情况成为一个公司的普遍情况的时候,当自己的员工和供应商
的员工天天都处于不那么愉快的心理状态的时候,你觉得这样的主机厂
能做出好车来吗?
当然并不是说奇瑞只有这些负面的东西,必然其内部也有更强大的正面
力量,否则也不会发展壮大到今天这个样子,但是现在奇瑞的这种企业
文化,不能不说是奇瑞进一步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不过这也算是一个企业成长的过程,长城有句话说得好,每天进步一点点。
不怕慢,就怕站,自主品牌的主要问题和危险,就在于满足于每天压榨
供应商,什么问题都让供应商解决,自己不思进取,不做改善,
那样迟早要出事。
☆─────────────────────────────────────☆
Marjoram (海纳百川 有大乃容) 于 (Fri Apr 24 11:17:04 2009) 提到:
一.“其实奇瑞的这个工程师不是不懂这些基本的原理”
二.“连基本的科学原理都不尊重,这样的主机厂能
得到供应商的尊重嘛?不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的主机厂能发展壮大嘛?”
比报清华中文系 或者哲学系吧 考虑考虑
☆─────────────────────────────────────☆
Teri (简单生活·穷开心) 于 (Fri Apr 24 11:21:28 2009) 提到:
可是,我每次向领导或者师傅汇报工作的时候,他们也从来不想听我反映的困难哎,
他们只要结果
☆─────────────────────────────────────☆
TATRA (托托) 于 (Fri Apr 24 11:21:49 2009) 提到:
我可能是文化程度不高,您写的我怎么没看懂呢?
☆─────────────────────────────────────☆
TATRA (托托) 于 (Fri Apr 24 11:22:41 2009) 提到:
普遍现象,哪个公司都有,严重不严重的问题。
但是领导必须要解决问题,否则要领导干什么?
这就是差距啊
☆─────────────────────────────────────☆
Marjoram (海纳百川 有大乃容) 于 (Fri Apr 24 11:22:52 2009) 提到:
☆─────────────────────────────────────☆
pce (特别能吃饭) 于 (Fri Apr 24 11:34:00 2009) 提到:
这个没什么问题 懂和尊重是两码事
☆─────────────────────────────────────☆
Marjoram (海纳百川 有大乃容) 于 (Fri Apr 24 11:44:16 2009) 提到:
不哭不哭 patpat~
我是看你的意思前后矛盾 到底是懂基本道理啊 还是不懂基本科学道理啊
☆─────────────────────────────────────☆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于 (Fri Apr 24 11:53:22 2009) 提到:
我狂汗你的签名档……
☆─────────────────────────────────────☆
Marjoram (我不是奇瑞的 海大乃容) 于 (Fri Apr 24 11:54:03 2009) 提到:
哦 我知道啦~
☆─────────────────────────────────────☆
TATRA (托托) 于 (Fri Apr 24 12:00:59 2009) 提到:
哦,我的意思是
从技术角度上讲那位工程师是懂原理的,
但是他明明懂却还提出违背原理的要求,
所以说他揣着明白使糊涂么。
也不全怪他,他也得屈从于他的领导的政治压力。
所以很多时候技术人员之间都不是技术问题。
☆─────────────────────────────────────☆
TATRA (托托) 于 (Fri Apr 24 12:04:18 2009) 提到:
怒赞你的签名挡...
另外怒赞你的昵称
我刚才发现不是有容乃大,而是有大乃容
结果打字出来的是有大奶容...
扁死自己那个输入法,直接导致汽车技术版凹凸化
☆─────────────────────────────────────☆
thinkpadfan (找啊找啊找工作) 于 (Fri Apr 24 12:08:31 2009) 提到:
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无论主机厂或者供应商,都应该积极面对。
我去POSCO-kwangyang参观车用钢板部门,。它是目前posco利润最好的部门;
不仅跟韩国三大车业具体合作,还和欧洲和日本,国内一些车厂合作
其开发新品的速度非常快,
但是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使用者 提高性能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
而且,早在项目一开始得就考虑这个;项目执行过程中,更是严格的优化筛选过程。
另外,新型产品的问世,,自己有整套的车厂的一样的车板使用生产线
帮着用户解决使用中可能出现得问题,
缩短转化应用过程,解决模具消耗,焊接等一系列问题,最大限度得促进优化使用,
和用户一起控制成本;
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新品开发和促进最终产品成功开拓市场过程中;
一开始就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如果不能和用户一起开拓市场,一起削减成本,让用户接受它,并用它赚到钱,
那么新品就没有利润;
如果下游厂商不愿意用或者活的不好,因为成本问题被别的企业压倒,
那么供应商基本上也就断粮了,供应商也就不可能过得好;
作为供应商,另一方面,自己不主动探讨和协作一起降低成本,很可能很快就被别的善于降低成本得
供应商淘汰出局,这也是很现实得问题。
☆─────────────────────────────────────☆
Marjoram (我不是奇瑞的 海大乃容) 于 (Fri Apr 24 12:16:00 2009) 提到:
输入法就不适合打字在汽车技术版
☆─────────────────────────────────────☆
thinkpadfan (找啊找啊找工作) 于 (Fri Apr 24 12:26:27 2009) 提到:
没有一个供应商愿意失去 客户
但是如果供应商不主动和主机厂合作,削减成本,提高质量的话,或者没有这个意识
肯定会被别的供应商替代;
甚至有更甚着,客户直接投资建立它认为利润厚重而且能切入的领域;
著名的案例就发生在最近2年,现代为了攫取供应商利润,直接自己投资n亿美元
建立1000万吨的制铁制钢项目;
一下子把产业链上游的利润那回去了: 自己的重工和车厂,都从此用上自己的材料
☆─────────────────────────────────────☆
thinkpadfan (找啊找啊找工作) 于 (Fri Apr 24 12:30:48 2009) 提到:
太普遍了
做硅钢的,用在车上
被要求你这个,要增加塑性啊
不然我这里老是断;
。。。。
他明知道增加了肯定出问题
☆─────────────────────────────────────☆
zhongyuemin (钟跃民|一专多长的爸爸|爸的夏利给你开!) 于 (Fri Apr 24 12:44:25 2009) 提到:
这么一说,我想买个骏捷混合动力的了...
某祷旧鲜撬姹憧此姹阄剩荒L厣傩芏嗄L乜雌鹄聪笱簧踝ㄒ怠V挥猩偈L啬芎驼钩堤乇鹋洹
☆─────────────────────────────────────☆
tsonline (玥儿的爸爸) 于 (Fri Apr 24 12:47:43 2009) 提到:
难道不能心平气和的说话?
☆─────────────────────────────────────☆
mgkosff (mgkosff) 于 (Fri Apr 24 12:53:03 2009) 提到:
本来发个帖子贴个想法,做呢么么变成了对奇瑞的口水战了呢?
看来我真不该在这里发帖子,每次都掀起对立。
其实自足品牌大家都好好做,消费者和车厂供应商都能得到好处,别打口水了!
版主尽快封了帖子吧。
☆─────────────────────────────────────☆
Marjoram (我不是奇瑞的 海大乃容) 于 (Fri Apr 24 13:12:31 2009) 提到:
sigh 一点joke精神都没有 根本就没语气啥啊
☆─────────────────────────────────────☆
CarlosTevez (工作如鸡肋~) 于 (Fri Apr 24 13:46:42 2009) 提到:
谁选的硅钢做汽车板啊。。。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也见过
上次隔壁的,让钢厂即增加强度又提高延伸率(DC系列的板子)
对方表情很复杂。。。
个人感觉,完全不懂没关系,这种情况下不说话就ok了
最怕那种一知半解的
☆─────────────────────────────────────☆
thinkpadfan (找啊找啊找工作) 于 (Fri Apr 24 14:39:42 2009) 提到:
你没看懂啊
是车用得发电机得硅钢材料
要增加塑性;
。。。。钢厂要做得就是这个,现在新型DP钢板和TRIP钢板已经批量了,
据说取代现有材料没有问题,无论成型,焊接,镀芯,喷图
专利已经申请了,新型CGMART steel
☆─────────────────────────────────────☆
CarlosTevez (工作如鸡肋~) 于 (Fri Apr 24 16:30:13 2009) 提到:
恩,这下懂了
我说的嘛,至少也是和电相关的设备上的啊
☆─────────────────────────────────────☆
hynos (小猪快跑) 于 (Fri Apr 24 16:38:56 2009) 提到:
说了半天,都是空话。
能不能给出一个具体的“利用”供应商,并且有损供应商利益的实例?
如果不能损害或者只是短期损害供应商的利益,那么就不能称之为利用,只能说是合作
,最多算是互相利用。
正所谓: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被别人“利用
”只怕也是供应商自愿的,即使是有被欺骗的成分,那也应该归咎于自身的决策不力,
怪不到别人身上。
指责商业上的合作伙伴乃至自己的客户“利用”自己,就好像企业在市场上吃了亏却归
罪于竞争对手或者顾客一样的可笑。
☆─────────────────────────────────────☆
Teri (简单生活·穷开心) 于 (Fri Apr 24 16:47:22 2009) 提到:
你来这个版时间不长吧
这里很技术,很严肃,恩,你再感受一下
☆─────────────────────────────────────☆
eteng88 (eteng) 于 (Fri Apr 24 18:12:40 2009) 提到:
奇瑞老总是尹同耀吧。
☆─────────────────────────────────────☆
xiaohuhzm (乒版第一马迷︱旗帜鲜明支持马琳奥运夺冠) 于 (Fri Apr 24 18:53:19 2009) 提到:
我靠,我没说尹明善是奇瑞的老总吧???
难怪前面有人GOOGLE了一坨他的资料,原来是在嘲笑我啊。。。
☆─────────────────────────────────────☆
touba (你会不会突然出现·街角的咖啡店) 于 (Fri Apr 24 19:37:36 2009) 提到:
呵呵,和供应商的口碑,在我听下来奇瑞是最差的。
我们不用说什么战略,也不用说你奇瑞的困难,你困难大家都困难,并不需要你一个人提出来。在我看来很多合作是基于诚信的一些东西。
很多时候,签了的合同奇瑞可以不履行,甚至这边和A签了合同,
背后和B又签了合同,而这两种合同在法律上都是相抵触的。
然后,奇瑞选择一方毁约,然后大手一摊:咋,想办法去法院告我啊?你要是告我,以后生意也别想做了。你要是不告我,哑巴亏自己吃吧。
这至少是目前懂共赢战略伙伴的道理的奇瑞高层的普遍做法。
☆─────────────────────────────────────☆
ble (ble) 于 (Fri Apr 24 19:59:56 2009) 提到:
行业生态,有点像说华为。。。
☆─────────────────────────────────────☆
xiaohuhzm (迷途) 于 (Fri Apr 24 20:07:15 2009) 提到:
两个行业完全不一样,国内的车企在业界的地位和能力貌似还没有能和华为类比的
☆─────────────────────────────────────☆
xiaohuhzm (迷途) 于 (Fri Apr 24 20:08:16 2009) 提到:
而且打官司必须在芜湖打,哈哈。。。
☆─────────────────────────────────────☆
ywjywj (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 于 (Fri Apr 24 20:55:39 2009) 提到:
如果能卖好价钱,配套厂当然有动力了
但好像提价不包含在你们讨论的范围内
☆─────────────────────────────────────☆
jerryc (友人A//生活很简单,生活很难) 于 (Sat Apr 25 10:31:08 2009) 提到:
但就采购的发展来说,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上世纪70年代初,采购仅仅被看作是企业组织中的一个被动的角色。当时的很多战略家支持这一观点,他们更倾向于把采购描述成一种普通的管理活动,而不是一种战略职能。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已经意识到了采购的重要性,并在他们的文章中建议把采购与企业的其他业务协同管理。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采购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采购成为了一种在能够在运营中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职能。Browning等人把采购对企业战略的贡献归纳为4种情形:监控供应市场、向外表明公司的意图、鉴别符合公司发展战略要求的材料及服务内容、发展采购特权等。Spekman则论述了采购战略物资、关键原材料与企业市场目标的关系。80年代末,Morgan提出成为世界级制造商的核心内容是:不断的降低成本,持续改进产品质量、交货,加快新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注重顾客的反馈。
过去几年来采购的发展更多的注重于提升买卖关系。近几年来,我们越来越多的听到关于采购方与供应商结成长期、稳定、共担风险的战略伙伴关系的消息。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投入尽可能少的资源来获得最多的产出,这也就要求客户和供应商联合起来对付外部的对手。
☆─────────────────────────────────────☆
rphome (人品之家) 于 (Sat Apr 25 11:51:49 2009) 提到:
有些行业里也是这种畸形发展
目前道德、诚信缺失,无论是行业道德,还是作为自然人的道德与诚信,都确实得厉害
呵呵,和供应商的口碑,在我听下来奇瑞是最差的。
我们不用说什么战略,也不用说你奇瑞的困难,你困难大家都困难,并不需要你一个人提出来。在我看来很多合作是基于诚信的一些东西。
很多时候,签了的合同奇瑞可以不履行,甚至这边和A签了合同,
背后和B又签了合同,而这两种合同在法律上都是相抵触的。
然后,奇瑞选择一方毁约,然后大手一摊:咋,想办法去法院告我啊?你要是告我,以后生意也别想做了。你要是不告我,哑巴亏自己吃吧。
这至少是目前懂共赢战略伙伴的道理的奇瑞高层的普遍做法。
☆─────────────────────────────────────☆
twp (寒风中的男孩) 于 (Sat Apr 25 14:51:53 2009) 提到:
国内制造业通病来的
供应商对于上游厂商来说,可以说是处于绝对劣势的地位
所以很多供应商为了能继续合作只能忍气吞声。再者就是行贿。采购,技术主管,qc。
行贿的钱哪里来,还不是转嫁到成本上去。要么用劣质材料,要么串通采购提高报价。
☆─────────────────────────────────────☆
K1C2N3 (KCN123) 于 (Sat Apr 25 18:00:57 2009) 提到:
后果很严重 嗯
☆─────────────────────────────────────☆
Teri (简单生活·穷开心) 于 (Sat Apr 25 18:02:29 2009) 提到:
K叔你好~
☆─────────────────────────────────────☆
K1C2N3 (KCN123) 于 (Sat Apr 25 18:07:51 2009) 提到:
整个一段话值得收藏 慢慢学习
就是有一个词“共担风险”比较不容易把握
供应商面对的是可能若干整车厂 合作中到底谁更被动呢?
n则论述了采购战略物资、关键原材料与企业市场目标的关系。80年代末,Morgan提出成为世界级制造商的核心内容是:不断的降低成本,持续改进产品质量、交货,加快新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注重顾客的反馈。
☆─────────────────────────────────────☆
K1C2N3 (KCN123) 于 (Sat Apr 25 18:16:41 2009) 提到:
供应商处于绝对劣势 这个论断的理解 个人感觉是否还不一定?(简单问问)
上游厂商定产品 代表的是整个厂与相同厂的竞争 定什么产品 需要什么设计
不一定供应商就是完全劣势的吧 谁要货谁给钱 以及设计的货最后供应给谁
真的一定是劣势形容吗
比如一个整车厂 私下和其他供应商有联系
一个供应商 私下是否有和其他整车厂的联系
感觉 在中国 要所谓协作战略 信任 甚至共担风险 这个东西恐怕不是一天两天能培养出来的吧
更重要的是 不是什么人当领导就能信任放手的吧 是不是多少有博弈问题
☆─────────────────────────────────────☆
K1C2N3 (KCN123) 于 (Sat Apr 25 18:21:03 2009) 提到:
认出来了就好
☆─────────────────────────────────────☆
twoKfour ( ) 于 (Sun Apr 26 16:28:22 2009) 提到:
分什么产品的供应商了
对用比较通用的,市场上有竞争的产品,基本供应商都是绝对劣势
但也有nb的供应商 嗯 因为中国这个bt市场 哈哈
☆─────────────────────────────────────☆
JCI (Johnson Controls Incorporation) 于 (Mon Apr 27 12:58:06 2009) 提到:
失业了,没去成车展,连网上的也少了,过了这么久才回复这个。
恩,我接触的过的长城和福田也这样,唯领导是从。
想想这个似乎是中国企业的通病,包括国企和民营。后果就是企业做不大(除了行业和资源垄断的),毕竟领导的眼光未必能跟上企业发展的速度,需要博采众长的时候没有做到。形成原因也简单,这些企业起步的时候都比较弱,员工的能力有限,在中国这个大氛围下,不敢承担责任,当然也承担不住。出点事情就只能等这领导做决定。。。
时间长了,自然就都啥都听领导了。而领导也在这个过程中排除了那些不听话的异己(这个词有点严重了,不过贴切啊)
我们这些长期混外企的人自然是看不惯了。不过大点的,比如500强,又走向了对面的极端:啥事都要充分论证评审。这么做自然有好处,不过赶上时间紧的时候,有人就该睡不着了。。
随着海归的加入,还有我们这些年轻人的成长以及影响力的增大,我相信中国的企业,特别是车企会越来越尊重人才,尊重事实的。那时,将是我们中国人的时代!!!
☆─────────────────────────────────────☆
TATRA (托托) 于 (Tue Apr 28 15:29:11 2009) 提到:
挖一下坟哈...
看了你说的深有同感。其实说话不算数的现象在各个自主品牌里面都有,
而且都比较严重,只是奇瑞比较突出地严重......
相比之下国外的企业好打交道得多。
如果说话不算也就算了,大家打交道时尽量一团和气,至少一起工作
的人心情能愉快些,也就慢慢适应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和谐景象了......
又说话不算数,又天天在各个方面挤兑供应商的人员,以为自己是主机
厂就把供应商当孙子。有钱赚也有算了,有些合作供应商没钱赚,完全
陪着玩也就算了,还天天指望把别的企业的技术搞到手,
好搞明白了再把人一脚踢开....这种情况实在难以让人接受。
说实话这并不特指奇瑞,在其他自主品牌里面也很普遍,在汽车以外的
行业也许更普遍,更令人发指。
所以说实际上这并不是简单一个汽车行业内部的问题,而是国内企业的通病。
所以为什么大家会把国内私人老板开办的企业视为最后选择,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我很奇怪的是,那些很不好说话的人,难道不懂汽车行业内部就那么个
小圈子,把自己搞成那样,难道有信心永远不被别人当孙子?
呵呵,不过哪里都有很好的人,哪里都有很不好的人,所以事在人为。
☆─────────────────────────────────────☆
hynos (小猪快跑) 于 (Tue Apr 28 21:33:11 2009) 提到:
斑竹好像很敌视奇瑞,这个主题下,凡是说奇瑞不好的文章就M,
支持奇瑞的观点,无论怎么说都不给M
☆─────────────────────────────────────☆
hance (回锅肉^小五台,恍如隔世) 于 (Tue Apr 28 21:43:17 2009) 提到:
支持得有技术含量的支持吧
☆─────────────────────────────────────☆
what (休息一会) 于 (Tue Apr 28 21:45:43 2009) 提到:
留IP,奇瑞中。。
☆─────────────────────────────────────☆
hance (回锅肉^小五台,恍如隔世) 于 (Tue Apr 28 21:51:53 2009) 提到:
业内人士说说对A3的印象呗,我个人觉得A5在城里很难开
☆─────────────────────────────────────☆
tsonline (玥儿的爸爸) 于 (Tue Apr 28 21:57:04 2009) 提到:
你得说出好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