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网》/综合专稿】中国汽车市场今年以高达近40%的增长速度令世界各
国瞩目,然而在金融危机和海外国家加强贸易保护的双重背景下,中国汽车的出口
形势却日益严峻,一正一负的巨大悬殊也绊住了中国汽车市场正在从“汽车大国”
走向“汽车强国”的步伐。为了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国家发改委11月24日对外公布
了《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这是截至目前为止,我国
首次明确未来汽车和零部件出口的发展战略目标。
汽车出口已成市场发展最大软肋
在这份由商务部、发改委等国家六部委联合公布的《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
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表明,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汽车产品出口已成
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重要载体。在2001-2007年
期间,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以年均增长近50%的速度快速向前,去年汽车产品出
口更是达到302亿美元。
然而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存在的问
题突出凸显,出口大幅下降,我国汽车产品出口面临严峻形势。长城汽车高层指出
,在去年该公司出口超过10万台,出口数量占据总销量的一半。“其中俄罗斯市场
去年单月销量平均在1.6—1.7万台之间,最高时有2万多台,而今年全年俄罗斯出
口还不到100台。”该高层称,该公司今年原制定出口11万辆的目标,现在预计只
能完成3万台左右。
长城汽车此前一直是中国汽车企业出口的冠军。分析人士表示,长城的现象只
是今年汽车出口的缩影。这其中的原因一是金融危机后,不少国家加强了贸易保护
,阻止中国汽车的出口。另外一个因素是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外消费者的购买力
下降。“但从总体看,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
)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出口经营粗放、品牌和营销网络缺失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亟待加强等问题制
约了汽车产品出口的发展。”六部委认为。上述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出口的萎缩,
中国汽车的增长压力全部转化到国内,汽车出口已成市场发展最大的软肋,严重阻
碍了中国汽车市场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步伐。
拟定出口目标占全球汽车贸易10%
在此背景下,发改委认为,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
口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于是,这份《出口意见》在发展目标和实施措施上进行了战
略规划。根据要求,出口目标将分阶段性实施。其中,从2009年到2011年,汽车及
零部件出口力争实现年均增长10%;到2015年,汽车和零部件出口达到850亿美元,
年均增长约20%;到2020年实现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占世界汽车产品贸易总额
10%的战略目标。而“十一五”后期和“十二五”期间,继续巩固传统发展中国家
整车中低端市场,拓展汽车零部件国外配套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中高端市场,稳步
进入发达国家整车中低端市场。
在规定目标的同时,六部委还将着力推进汽车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贸易结构
、企业结构和售后服务主体结构的转变,实现汽车整车出口从载货汽车及底盘等商
用车为主向以经济型轿车、大中小型客车等乘用车、商用车并重转变。
国家部委六大措施助推出口
由于今年出口很大程度是受不少国家贸易保护的影响,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
司司长张骥就表示,据他统计,仅今年1—8月,我国共遭受到国外贸易救济调查,
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共计79件,涉案金额100.35亿美。针对这
些问题,《出口意见》指出,六部委将积极应对和化解国际贸易摩擦,加快建立符
合国际通行规则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完善通报协调机制。密切
跟踪、收集和整理国外汽车产品相关认证及技术法规信息,引导企业按照国际规则
和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同时,相关主管部门还将在加快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增强汽车产
品出口的技术基础;鼓励企业利用金融工具,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鼓励融资性担
保机构为企业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提供担保,加强汽车企业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
,完善中资金融机构国外分支机构功能;鼓励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出口产
品结构等内容;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引导节能和新能源汽
车产品出口;支持企业建立健全海外营销体系等六大方面进行扶植。
张骥认为,同时还要稳定出口退税政策。另外,鼓励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或企业
间联盟体对外投资,在境外建厂设点,扩大海外生产规模,贴近销售市场,带动汽
车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
--
FROM 125.3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