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Tech 讨论区 】
发信人: rul (灌水也是一门艺术), 信区: MilitaryTech
标 题: Re: 俄罗斯汽车工业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Aug 11 08:51:50 2011), 站内
“我们现在成了工业组装国,我们看见汽车工业正在被葬送……”
在莫斯科日前召开的名为“俄汽车工业2009年回顾,克服危机的必要措施以及2010年发展前景展望”的国际会议上,俄罗斯“汽车农机控股公司”的副总经理亚历山大·科夫雷金,对于俄罗斯汽车工业目前的态势毫不客气地批评道。
面对每况愈下的俄罗斯本国汽车工业,这位同时身为俄罗斯联邦汽车领域技术生产准备委员会的第一副主席的领导人,并没有掩饰自己“痛心疾首”的鲜明观点。
与会者认为,外企在俄本地化进程缓慢、民族汽车工业发展战略缺失、本土汽车人才不足以及技术潜力丧失,这4大不足在2009年暴露充分,严重影响了俄罗斯汽车工业企业的健康成长。
早在俄罗斯境内“工业组装”展开得最热火朝天的2007年,俄罗斯“汽车农机控股公司”在当时向俄罗斯政府有关部门提交的工作总结报告中就发出了预警:
“根据俄罗斯汽车及其零部件企业有关专家和咨询公司的意见,对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如果继续执行以全面实施工业组装和无效关税税率政策为基础的单方面政策,可能会导致俄本土企业的生产缩减,加剧对外国公司的信赖程度,使社会问题尖锐化。鉴于此,必须即时采取措施以防止由于汽车进口和汽车组装高速增长而对本国汽车生产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然而不幸的是:事实表明,这种担心变成了现实!
即便是俄罗斯政府制定了大量针对购买俄罗斯本土汽车的优惠政策,但是有了极大选择余地的俄罗斯消费者,并没有重新燃起购买本土品牌汽车的热情。而本土品牌汽车生产厂家的举步维艰、停产裁员,加剧了社会动荡的危险。
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俄罗斯工业能源部以及俄罗斯财政部于2005年4月15日颁发的№73/81/58H命令明确了“工业组装”的概念,并制定了利用该概念向俄罗斯联邦境内进口汽车零部件装车的条例,规定了在一定时间内应当达到的本地化率。对于已经签订了工业组装协议的企业,现行企业应该不晚于18个月(新建企业应该自协议生效之日起不晚于30个月)建立起车身的焊装、涂装以及总装。此外,企业应减少清单中10%的汽车零部件的进口,42个月内再减少10%,54个月内有一次减少10%。这样四年半内,组装企业应该至少达到30%以上的本地化率。
外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生产的本地化率,也就是在俄罗斯利用本地的汽车零部件装车。实际上,俄罗斯每个外国品牌汽车组装企业的本地化进程是不一样的。在缺乏计算汽车零部件本地化率的统一口径和明确方法的情况下,一些在俄罗斯境内的“工业组装”正在悄然变为“隐蔽的低关税整车进口”!
难怪此前俄罗斯“汽车农机控股公司”的专家一直呼吁:“俄罗斯针对进口汽车所制定的关税税率政策和标准法规政策对于外国品牌乘用车在俄罗斯市场上的扩张是极其有利的。也就是说为将俄罗斯市场拱手转让给国外公司创造了便利条件。如果“工业组装”的车辆全部由俄罗斯汽车本土企业生产,那么仅汽车制造业就能额外提供10万个工作岗位,靠利润和折旧费就可以创造经济效益100亿卢布。这些资金对于技术设备更新和新车型的生产准备是十分必需的,然而它们却落入了国外公司的口袋,事实上是资助了逐渐包围俄罗斯市场的国外竞争对手”!
随着跨国巨头利用低关税进口零部件在俄罗斯境内大量“随心所欲地”“工业组装”汽车、俄罗斯本土汽车生产厂家产销量大幅下滑,俄罗斯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雪上加霜,不仅谈不上对发展进行投入,而是为供货量不断减少发愁,甚至走向倒闭。
俄罗斯消费者以及俄罗斯汽车厂家常常抱怨“俄罗斯国产汽车零部件质量差、工厂管理落后”,在一定程度上俄罗斯“工业组装”政策的疏漏、“本地化进程得不到应有的监督”也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旧债未还,新债难借。不少债台高筑的俄罗斯本土汽车生产厂家陷入资金困难。面对政府干预下“债转股”时可能出现的“资产大幅缩水”,俄罗斯一些银行纷纷作出“惜贷”的姿势。
最终还是坐不住了的俄罗斯政府,不得不向四面楚歌的俄罗斯本土汽车生产厂家不断从国家预算中拨出巨款。据统计,在2009年俄罗斯用于救助本土车企的国家专项资金就高达750亿卢布。毫无疑问,在不能扭亏为盈的未来几年,俄罗斯本土汽车生产厂家仍将寄希望于国家的继续救助。
而如何提高俄罗斯本土汽车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是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
俄罗斯本土车企们多年的“闭门造车”,使得俄罗斯本土汽车生产厂家的技术潜力逐渐丧失,汽车工业领域的各种优秀人才缺乏。同时俄罗斯政府有关部门的长期的“过度保护”,使得俄罗斯本土汽车生产厂家成了“温室的花朵”。
今后数年,将成为俄罗斯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或许,对于俄罗斯汽车工业的未来规划,眼下并不需要“看似遥远”的、“宏观的”2020年前发展规划,相反更需要的是未来几年如何使俄罗斯本土汽车生产厂家一步步走出亏损泥潭、重新焕发活力与生机的具体的、清晰的“年度计划”!
【 在 rul (灌水也是一门艺术) 的大作中提到: 】
: 俄罗斯汽车工业走上复苏之路
:
: 本报记者 廖伟径
: ...................
--
FROM 27.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