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现在这个社会到底需不需要较真的人?
这事情,八十年前费孝通那本乡土中国里就说了。 熟人社会,就不讲究规则。 挪到现在社会来说,熟人社会那一套规则很难建立起来大家一致的共识。就变成利益之争了。
【 在 howf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中国人的优点就是擅长变通, 缺点当然是太擅长变通.
: 连打转向灯都难做到, 这个就更难了.
: 短视频不有段子吗? " 妈妈, 我说他了." 实际上, 要么长大会改, 要么会吃亏.
: ...................
--
FROM 106.39.107.*
说明你还年轻,等上了年纪,家里一大家子人等你养活,就不在这种无所谓的事情上花心思了。
【 在 madeinch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一些社会热点视频,底下评论点赞多的很多都是类似“做得好,社会上就缺少这种较真的人”。 感觉正义感的人还不少的。现实里却看到更多是和稀泥的。 去上班的一个路口,自行车道分直行和左转两部分。然后有很多机动车就占非机动车道右转。 好几次,我自行车在这里等左转灯。然后后边汽车就开始滴滴。我不让,然后就开始骂。实际上开车的也都是上班的或者出租车,谁也不比谁强多少。为啥违章变得这么理直气壮,遵守规则反而是较真,不懂世故。
--
FROM 115.183.10.*
有关系,互相体谅,少走极端。
【 在 madeinch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除非你能证明那个挡路的人是我。否则我没看出来这有什么因果关系。
:
--
FROM 219.237.202.*
互相理解,宽容,善意,这才是所谓文明礼节,起码比戾气十足苛责他人的些许违规要更文明。现在社会规则要求等,方方面面,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一辈子都完全没有触及,甚至有些规则规定,都不见得保证知道。
【 在 cp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还是认为我们吃饱饭还没有多少年,离讲文明知礼节还有很大距离,现阶段对于你说的这种“真”还没法较
: :看一些社会热点视频,底下评论点赞多的很多都是类似“做得好,社会上就缺少这种较真的人”。 感觉正义感的人还不少的。现实里却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19.237.202.*
你这说法很像我去年看的一本书里写的,年轻时候都说你还年轻,等你xxx的时候就不会这么想了。然后过了几年还是如此,别人又说等你xxx时候就好了。 然后一直到60岁,依然在听着别人的建议做事。
【 在 fuweihua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明你还年轻,等上了年纪,家里一大家子人等你养活,就不在这种无所谓的事情上花心思了。
: 。然后后边汽车就开始滴滴。我不让,然后就开始骂。实际上开车的也都是上班的或者出租车,谁也不比谁强多少。为啥违章变得这么理直气壮,遵守规则反而是较真,不懂世故。
--
FROM 106.39.107.*
需要,但是不那么需要,尤其是不需要那么多。
几个人较真大家叫好,大家都较真国家只能哭了,法网严密睚眦必报还谈什么和谐社会
【 在 madeinch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一些社会热点视频,底下评论点赞多的很多都是类似“做得好,社会上就缺少这种较真的人”。 感觉正义感的人还不少的。现实里却看到更多是和稀泥的。 去上班的一个路口,自行车道分直行和左转两部分。然后有很多机动车就占非机动车道右转。 好几次,我自行车在这里等左转灯。然后后边汽车就开始滴滴。我不让,然后就开始骂。实际上开车的也都是上班的或者出租车,谁也不比谁强多少。为啥违章变得这么理直气壮,遵守规则反而是较真,不懂世故。
--
FROM 58.33.43.*
明确一下就是,违法行为要体谅,对吧? 这一点上社会确实很包容,在餐馆里有人抽烟,貌似也没有几个跟我一样让服务员去制止的。 都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是网上别人说个俏皮话都感觉被冒犯忍不了。也是挺奇怪的。
【 在 lvarez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关系,互相体谅,少走极端。
--
FROM 106.39.107.*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和环境的变化,心态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会有相应的变化,但是肯定也有特例,有的人60岁还像16岁。比如说的骑车和开车的事,我当年每天骑车,总有骑车开的自行车道里面,我总是堵在骑车前面,有的司机会骂我,现在的话,我早早的躲在一边,根本不会拿肉身去堵汽车,就算司机不小心碰到我,也完全犯不上。
【 在 madeinch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说法很像我去年看的一本书里写的,年轻时候都说你还年轻,等你xxx的时候就不会这么想了。然后过了几年还是如此,别人又说等你xxx时候就好了。 然后一直到60岁,依然在听着别人的建议做事。
:
--
FROM 115.183.10.*
想想是这样, 中国人把对人和对事区分不开, 甚至故意混淆两者的区别.
所以较真的人觉得自己是对事儿, 对对方来说就认为你是对人. 不给对方面子.
不给对方面子这事儿不决定于对方是否有对错, 更突出的表现在于你自己不会做人.
中国人会极力远离不会做人的人, 这种内心的恐惧说不好到底准确的来说是因为什么,
可能是不会做人对自己内心的投射, 也可能是因为对不好行为的恐惧, 总之会做人对中国人比较熟悉,
比较安心, 较真的人基本会安上不会做人的角色. 这可是大问题.
【 在 madeinch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事情,八十年前费孝通那本乡土中国里就说了。 熟人社会,就不讲究规则。 挪到现在社会来说,熟人社会那一套规则很难建立起来大家一致的共识。就变成利益之争了。
:
--
FROM 111.19.94.*
我到现在依然觉得遵纪守法是应该的,不需要去体谅
【 在 fuweihu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和环境的变化,心态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会有相应的变化,但是肯定也有特例,有的人60岁还像16岁。比如说的骑车和开车的事,我当年每天骑车,总有骑车开的自行车道里面,我总是堵在骑车前面,有的司机会骂我,现在的话,我早早的躲在一边,根本不会拿肉身去堵汽
: 担退闼净恍⌒呐龅轿遥餐耆覆簧稀
--
FROM 106.3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