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很多人推荐我买电车,一般我就问两个问题
两个都达成了,不过你得问,你有私桩吗?
【 在 kanazawa 的大作中提到: 】
: 1. 你自己买了电车了没? 2. 有单次开过1000公里以上的电车经历没?
--
FROM 106.39.157.*
反问:你单次开1000公里,一共有几次,一年几次?以后准备一年开几次?
如果你一年开十次,那我觉得你还是坐高铁。不要买车。
【 在 kanazawa 的大作中提到: 】
1. 你自己买了电车了没? 2. 有单次开过1000公里以上的电车经历没?
--
FROM 106.38.62.*
明显落后于时代的人
【 在 kanazawa (kanazawa) 的大作中提到: 】
: 1. 你自己买了电车了没? 2. 有单次开过1000公里以上的电车经历没?
: --
: 对不起,您的用户积分不足 20000,不能在本版发文。本来我有30000分,在特快被14D,在股版被28D,然后只有14000分了,大家给我点分吧。
:
--
FROM 114.254.2.*
买了,开了。
还有问题吗?
【 在 kanazawa 的大作中提到: 】
: 1. 你自己买了电车了没? 2. 有单次开过1000公里以上的电车经历没?
--
FROM 223.72.87.*
为啥要推荐你买电车呢?是你要买车了?
【 在 kanazawa 的大作中提到: 】
: 1. 你自己买了电车了没? 2. 有单次开过1000公里以上的电车经历没? ...
--
FROM 58.249.112.*
你参考再多的案例也是管中窥豹,管理机构比你掌握的数据多得多,行业内的人认知的比行外的人也深的多,因此才出台了“GB38031-2020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这是当时认知范围内保证安全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标准。
国标删除了单体的针刺 电池包的跌落等测试,增加了单体的过充 电池包的热扩散等测试要求。
国家标准是强制标准,是最低要求,符合国标的都是合格产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出更高的指标。
3YC通过单体针刺实验做了很好的宣传,如果话语权足够大,国标强制要求单体针刺,那在当时就没有三元什么事了。
某狐自认为有技术实力的话,可以通过通俗易懂的实验引导消费者充分认知电池包系统的独特技术。比如,国标要求电池包外部火烧70s不爆炸,某狐可以做700s不爆炸。但上述也仅是比别人做的好,如果想达到3YC刀片电池针刺的宣传效果差,应该是找到别人做不到而只有自己能做到的,这就得靠掌握核心科技的某公司人员好好挖掘挖掘了。
【 在 ylh0315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我无法反驳。
: 但是说我主观就不对了,我是参考了大量的各种产品的防护技术得到的认识,完全客观的。
: 至于用户需求,大量用户茫然不知如何去保护产品的安全,听信忽悠。只看表面,安全好的销量小,不足信,销量大的事故多,以销量掩盖之。所以销量那个东西,主要是看忽悠术。在新的产品还没有被大众充分认识的条件下,忽悠十分有效。那些不会忽悠术的,明显败于下风。长此以往,就没人生产安全的好产品了。都去研究忽悠术就好了。
: ...................
--
FROM 111.201.134.*
你去看看国标中关于电池包或系统的热扩散测试再讨论吧。
另外,记住国标是最低要求,所有国内卖的车都应符合此标准,企业对某方面的技术积累够的话,可以做到更高标准或要求。
很可惜即使搞来了善于营销的管理人员,仍然挖掘不到自身科技积累的宣传点,反倒是听了几场演唱会。
借用下秋凤的观点,汽车品牌是不可能速成的。品牌需要有足够的战略定力,踏踏实实的去做能够吸引用户关注、唤起用户兴趣、增强用户体验的事。对长期主义者来说,要能不争一时一地的得失,要争长久、争战略、争创新。
技术驱动产品创新的路不是谁都能走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
【 在 ylh0315 的大作中提到: 】
: “至于你想说的某狐所谓安全投入,是产品经理不行,设计出来的产品不符合售价区间内消费群体的认识。”
: -------
: 这个说的非常对,这个群体没有认识到电池安全的重要性。
: ...................
--
FROM 111.201.134.*
说起来,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我们往回看十年,看看3YC和某汽都在做什么。
2013年,3YC推出了旗下第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秦,纯电动E6作为出租车进入香港,而作为对比,某公司匆忙上市的油改电产品EV150通过掉玻璃的方式给了消费者大冬天呼吸室外新鲜空气的机会,更别提因为换上了沉重的电池刹车负荷重导致刹车泵频繁失效的问题了,论坛上看着小博士紧张忙碌着,切实感受到了企业活力。
【 在 nonmo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去看看国标中关于电池包或系统的热扩散测试再讨论吧。
: 另外,记住国标是最低要求,所有国内卖的车都应符合此标准,企业对某方面的技术积累够的话,可以做到更高标准或要求。
: 很可惜即使搞来了善于营销的管理人员,仍然挖掘不到自身科技积累的宣传点,反倒是听了几场演唱会。
: ...................
--
FROM 111.201.134.*
坐电车晕车更严重,劝退。
--
FROM 221.224.13.*
1. 买了
2. 没有,但我是油电都有,油车也没跑过单日1000公里以上。
对了,green版上有位Model 3P车主,动辄1000+公里,看的让人羡慕
【 在 kanazawa 的大作中提到: 】
: 1. 你自己买了电车了没? 2. 有单次开过1000公里以上的电车经历没?
--
FROM 46.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