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国内的驾驶路况不好主要是因为路上“苍蝇”太多
- 美国?
 【 在 woailp 的大作中提到: 】
 : 事实上,我从未见过慢速路进快速路堵车的。
 : 都是反过来,根本不存在你说的缓解支路压力。
 --
 FROM 114.249.195.*
 
- 你自己可以算算,120比80提升了5%,你应该知道这不是线性关系了,40要低不少
 目标你说的不错,但尽快送走不一定是靠120
 【 在 maga 的大作中提到: 】
 : 减轻路网压力是尽快把路网上的车送走,你所谓的限速80比限速120可以容纳更多车辆,是延长了车辆平均在路网的时间换来的,而每辆车在路网停留时间越久会越增加路网的压力。另外你的前提假设限速80道路通行量跟限速120一样,如果80跟120一样,那么60是不是跟80一样,40是不是跟60一样?
 --
 FROM 114.249.195.*
 
- 我说了,你可以定一个模型,让限速60的道路通行量比限速100的通行量还要大。所以如果你没什么真实世界的统计数据做依据,就别再扯什么120只比80高5%了
 【 在 fantes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自己可以算算,120比80提升了5%,你应该知道这不是线性关系了,40要低不少
 : 目标你说的不错,但尽快送走不一定是靠120
 --
 修改:maga FROM 1.203.84.*
 FROM 1.203.84.*
 
- 嗯嗯,你说了算,领导好!
 所以我们这专业没啥前途的原因找到了,哈哈哈哈
 【 在 mag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了,你可以定一个模型,让限速60的道路通行量比限速100的通行量还要大。所以如果你没什么真实世界的统计数据做依据,就别再扯什么120只比80高5%了
 --
 FROM 114.249.195.*
 
- 国内好得很
 你们这些人管好自己就行
 --
 FROM 39.144.156.*
 
- 他那个的前提是,
 100公里速度以上车距100米,100公里以下车距50米。
 大家都严格遵守的话,可能有个别时候会出现低速道路容量更大。
 
 【 在 maga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说的情况就是假设一个前提,所有速度下每辆车都保持相同时间行驶距离的间距,比如都跟前车保持2秒的间距。一个理想的想象中的模型,自然会得出所有限速下,道路的通行容量都是一样的。然而现实世界跟这种简单模型差别大了去了
 --
 FROM 119.6.242.*
 
- 你拿真实世界的数据当然可以说服人,没有统计数据只靠模型扯淡,那没前途不是很正常吗
 【 在 fantesy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嗯,你说了算,领导好!
 : 所以我们这专业没啥前途的原因找到了,哈哈哈哈
 --
 修改:maga FROM 1.203.84.*
 FROM 1.203.84.*
 
- 他说的是某种理想情况,每个限速下正好达到可以保持该限速的最大车流量,然后每辆车还要保持理论车距,这不是扯淡么
 【 在 woailp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那个的前提是,
 : 100公里速度以上车距100米,100公里以下车距50米。
 : 大家都严格遵守的话,可能有个别时候会出现低速道路容量更大。
 : ...................
 --
 FROM 1.203.84.*
 
- 你可真和我见到的对口某些领导说话一样一样的
 况且我一开始就说了理想情况下,然后再去分析影响因子,但总体目标和方向是不变的
 【 在 mag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拿真实世界的数据当然可以说服人,没有统计数据只靠模型扯淡,那没前途不是很正常吗
 --
 FROM 114.249.195.*
 
- 你连去收集数据都不肯,只偷懒拿个模型出来忽悠,还怪人领导批你?
 【 在 fantes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可真和我见到的对口某些领导说话一样一样的
 : 况且我一开始就说了理想情况下,然后再去分析影响因子,但总体目标和方向是不变的
 --
 FROM 1.2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