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最近看了很多车的感受
其实不只是车,整个国产制造业,都缺乏对人性化的精进追求,当然这也跟消费者目前大体上还比较low有关
【 在 tdlb 的大作中提到: 】
: 结合几年前看的感受发现,许多车企吹技术多牛,营销文章满天飞,看到实车才发现很多车企连个方向盘都造不好,握感很不好。最典型的就是长城汽车,长城汽车几乎全系都存在方向盘过细的问题,方向盘上还没有凸起,体验很不好,同样的问题也包括问界M5、M7,方向盘凸起过高,比较尖锐,握感不舒服。同时问界M7两侧的后视镜,向外侧调的角度很有限,向外侧延伸的角度不够。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长城摩卡汽车,每次坐进去都要碰头,20万以上的车,一两个细节没做好,就足以产生毁灭的结果。
: 小米汽车造车前整整讨论3天的该造什么样的车,从小米汽车的图片看小米的方向盘应该会是很不错的。理想之所以成为30万以上车型的销量冠军,理想汽车是很注重细节的,方向盘、左脚放的角度、面积和位置都还可以,但是油门和刹车踏板的角度和距离,比起来奥迪来,还有改进空间。
: 总感到一些车企,都是一些土鳖在设计车,一群废物。这里面还包括那个啥星途,ES,ET的,方向盘非整个椭圆形,啥玩意。
--
FROM 120.230.102.*
有在进步啊,但基因里边还是不够精进这方面,国产制造业最喜欢搞的是类似南极人这种,真正出口的那些,有老外帮忙矫正德行,就还是不错的,我做过外贸制造业,太清楚这方面。
【 在 lacr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全世界的日用品大多都是中国产的,欧洲小米的各种小电器卖的非常好,你们这跪的有点严重吧?
--
FROM 120.230.102.*
不能因为现在有个别的进步,就忘乎所以,实际上产品人性化方面,还是需要虚心向国外学习的。
【 在 lacr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能说,你的行业太窄了,也太小看中国制造业和中国设计品牌了。
--
FROM 120.230.102.*
不买国产货就是跪着?纯电动车不买,因为锂电池技术目前还解决不了安全性,现阶段国货咋样对我毫无意义,除非固态电池量产商用了
【 在 finalcall 的大作中提到: 】
: 站着学,别跪着
--
FROM 120.230.102.*
呵呵低端的你说的没错,居然好意思用标杆二字,很多领域高端这块差得远呢,做工程的亲戚说工地的机器现在还是欧美日的最好,不是说国产没进步,关键是认清差距努力学习,国内的制造业老板,很多思维还是比较土的,要是多一些华为就好了
【 在 lacr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真的只能说你见识太少了,现在中国已经是工业制造业的世界标杆,我经常和欧洲一些行业协会打交道,那边的人都说用户体验需要学中国,他们自己太僵化了。
--
FROM 120.230.102.*
你不能拿一些做起来做的好的来说事,事实上很多高端制造确实存在差距,尤其是高精方面的机床制药芯片等等,工地的机械,确实是欧美日的高端货还是好一些,虽然国产在中低端也开始占不少比例了,你不信找个工程老板问问,你说的大飞机的例子就更搞笑了,都还没真正国产呢,不能像文科生啊,还是说你就是个文科生?
【 在 lacr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大疆叫低端?汽车叫低端?大家电叫低端?盾构机、龙门架叫低端?高铁叫低端?大飞机叫低端?拿什么做工程的亲戚来说事,这事情靠谱?
--
FROM 120.230.102.*
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狂妄自大,你这种就是太意气用事导致不客观,连华为任总都强调要学习欧美,现在高精这块还差着不少呢,比如机床医药等等
【 在 cyclonev 的大作中提到: 】
: 60/70年代过来的老头们,从年轻时代就一路跪着看欧美。
: 动辄就是高端如何。
: 岂不知现在工业桂冠上最难攻克的一颗明珠,就是远程养殖业了。
: ...................
--
FROM 120.23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