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王坚院士:因为车慢了所以才堵车的
顶个院士头衔为什么不去研究春天树为什么会发芽,太可惜了.
【 在 yutouno1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
--
FROM 14.134.57.*
这是哪个王坚?
【 在 yutouno1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
--
FROM 111.201.17.*
那得少非常多才行,道路通行效率在车辆不是很少的时候,确实是被车速决定的。这点没错。非要搞那么少的车,那我们干脆都别买车了。
【 在 littlestone9 的大作中提到: 】
: 堵车是因为车多,因为车少的时候不堵
: 车少即使有慢车也不堵
--
FROM 218.28.165.*
春节去了一个小县城,左转绿灯19秒,只过了一辆车。
另外县城路上基本时速就是30左右,哪怕路是空的,大家也开这么慢
【 在 yutouno1 的大作中提到: 】
: 十年前去德国,就发现他们的交叉路口几乎所有车辆起步都是大脚轰油门。这样可以极大的增加通行效率,这可能是一种交通文化。
: 在国内交叉路口太复杂了:有闯红灯的行人、有闯红灯的电自电摩、有看手机的司机。。。当司机按喇叭表示抗议的时候,还会引起上述人的不适,甚至是路怒!所以驾校的教练会告知学员,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观望两侧,注意安全。这是我们的交通文化。
: 发自「今日水木 on ———————————————」
--
FROM 124.207.9.35
只要车少了,慢车在道路上的密度小,造成的危害就减小了。快车可以很容易超车,恢复正常速度。
但车多了,慢车的密度高,快车超慢车困难,快车也变慢车。
由于辅路有红绿灯,出口排队等红灯容易堵车。即使所有车都是快车,出口处也有可能拥堵,但这是外部因素,显然的。
【 在 yhzjxxf 的大作中提到: 】
: 啥时候都有慢车,
: 为啥晚高峰堵车,过了晚高峰就好转了?
: 堵车表象原因当然是 车慢,但环路车慢的核心原因是车多,造车车距小,所以车慢。
: ...................
--
FROM 125.33.203.*
是的,小县城一般都是全域限速40公里/小时。但是这也合理,因为县城里面,行人随意穿行马路,不按红绿灯以及道路行驶的电动自行车也非常多。
【 在 superleft 的大作中提到: 】
: 春节去了一个小县城,左转绿灯19秒,只过了一辆车。
: 另外县城路上基本时速就是30左右,哪怕路是空的,大家也开这么慢
:
--
FROM 218.28.165.*
是的,所以院士说法不知道就是扯淡,还是被人断章取义了。
堵车的本质,是车流密度大、车间距小、为保证足够的刹停距离、导致行驶速度缓慢(比如早高峰西二环,车间距离可能在2米以内,要保证刹停距离2米,理论最高时速14。)
【 在 ge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要车少了,慢车在道路上的密度小,造成的危害就减小了。快车可以很容易超车,恢复正常速度。
: 但车多了,慢车的密度高,快车超慢车困难,快车也变慢车。
: 由于辅路有红绿灯,出口排队等红灯容易堵车。即使所有车都是快车,出口处也有可能拥堵,但这是外部因素,显然的。
: ...................
--
FROM 114.97.60.*
我想用流体的粘性要模拟车流量。车多的时候,出入口,事故,变道,机贼,都会卖到粘性增大,流量减小。
--
FROM 221.218.157.100
就你懂得多,绿灯不给油的车子太多了
【 在 deepwl 的大作中提到: 】
: 搞笑,他懂个毛
--
FROM 122.238.44.*
那么显然你没看懂王坚的说法。
王是通过卫星照片分析,二环堵车时只有6000辆车。前面有人算了,6000辆相当于平均车间距离30米以上。
可不是你说的车间距离2米以内。因为这个发现,王才认为车慢是主要原因。
【 在 yhzjxxf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所以院士说法不知道就是扯淡,还是被人断章取义了。
: 堵车的本质,是车流密度大、车间距小、为保证足够的刹停距离、导致行驶速度缓慢(比如早高峰西二环,车间距离可能在2米以内,要保证刹停距离2米,理论最高时速14。)
--
FROM 125.3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