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咕噜噜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0850594/answer/1757228188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都知道车企(OEM)实际上都是一家家组装厂,自己完成平台设计开发,动力总成开发,而其他统称零部件,其制造分包给下游供应商来做,合资品牌也是。国内OEM对零部件的管理都是来自SQE(供应商管理团队),虽然SQE里面的E代表了engineer,但实际上国内几乎所有SQE对其供应商的管理能力都局限于管理,而细化到工程分支就不行了(手下有个CASE,二轨供应商因为靠低价获取业务,如用原BOM中的材料则无利润可图,于是要求其原材料供应商挂羊头卖狗肉,更改配方仅保持颜色一致,于是OEM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二轨换了料,还好形式实验发现了问题,但是否所有OEM都认真进行形式实验就不得而知了,毕竟这个钱是车企自己出的),SQE团队即便懂供应商的制造过程,但开发过程的细节和核心,包括对其原材料的了解能力都很无奈,大部分都只能控制表面工艺流程。这里要说我已知车企里面的一家做的较好的——BMW(看我文章都知道我是上汽的,没必要吹竞品),BMW从整车到细分零部件都是自己选择材料自己选择设备,自己制定工艺流程,甚至在欧洲北美一些零部件的工厂都是自己的,哪家供应商获得了下一代产品的订单,这家工厂的“管理权”就换哪家,虽然国内这个模式不太容易但其供应商确实相对稳定。这点上,丰田与BMW有类似但也有不同,丰田是只用体系内的供应商、体系内不代表质量稳定,内部客户有内部的问题,BYD就曾经玩儿过,竞争机制的优势难以体现,BMW靠的是自身技术把握能力强,而丰田靠的是整车核心部件的稳定性和性能的权衡,因此丰田谈的都是整个构架而不是产品某一个方面。所以丰田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也不少这才是真实的情况。BMW这项操作的优势是他自己能掌握全部知识、控制质量、即便是要控制成本,下游的操作底线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唯一的问题是,这样肯定榨不出供应商最后一点利润,那么必然供应商也不会“铤而走险”。看看部分国内车企做法(国内车企鱼龙混杂,不能一概而论)举个例子(如有雷同,自己反省):某国内大型车企,对一款上市3年的车要求做年降(VAVE),较好的合资车企一般车辆寿命内年降比例是固定的比如4-5%、开发时期就可预测的,但该车企不是,该车企因为觉得今年市场行情原因,以及低端车车价竞争激烈,因此目标该款车型某些零部件必须完成20-30%成本下降,且该压力会直接传递到采购和SQE团队领导,如果某领导说自己下面供应商无法完成的,则他就可能是下一个被替换对象,谁行谁上~注意,这些是根据市场需求下方的手段,没有人从中评估工程可行性,供应商也是谁能做谁上,立马替换掉原供。如果这样的目标是经过他们自己开发团队评估后得出的(国内即便是上汽集团下的车企都没有这么强的能力,别说其它家了,当然不少国产车企确实比以前更注重这块的人才“收集” from 国内一些有研发能力的T1),那么他们就将具备和BMW一样在成本和市场需求上获得最佳的平衡(其实这里拿BMW并不合适,BMW在成本上的压力远没有国产车企那么大,这里也希望国产车企能尽快开发完整自己的产品线,以高端养低端也是不错的做法)。而如果无视技术可行性一味降本只为了占领市场先机,那即便有铤而走险的低成本产品供应商(二轨)出现,也无法回避以下问题:1)原供必须提供资料提供数据不假,但在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数据设备或者模具上小改小动修补等等是不会体现在数据上的,二轨到手后小则短期报废率高,大则无法识别隐藏风险发生售后问题。2)二轨供应商是以少20-30%的成本拿下的业务,如果要实现盈利,从用料到工艺都要改变,但实际上往往二轨实力都会低于有产品开发能力的原供应商,所以二轨能想出来降本的办法,说白了就是把所有用户看不出来的地方给降了,加上这类OEM自己要求切换的供应商是不可能按照开发状态做全部试验的,完成个别短周期试验就赶着供货了(整车暴晒?路试?想都不要想,赶紧供货,不能停线是关键),OEM自己又对材料工艺都不懂,看到基础试验合格就万事大吉,这样又为售后质量买下隐患。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车分几类:BB(A不熟)为例,BMW把所有自己能拿捏的知识拿捏在自己手上,BMW价格贵但有合理性,其车的定位也适合如此操作,保持欧洲原制造方案优先,价格其次。BBA其他两家不知道不方便评论,实际情况建议问下身边汽车行业人,不要只看车评,还没见到哪家车评人懂PFMEA的。日系车以丰田为例(其他两家不熟),供应商都采用体系内的,不随意开发二轨,保障T1利益,同时合理控制VAVE,虽然进其体系很难,但进去后可以放心明白一份付出一份回报,尊重T1告知的降本合理性,更不会开二轨供应商来打成本竞争。国内车企(避嫌不谈上汽旗下),太多,实在太多(整个美国也就底特律三大车企,国内整合是大势所趋),还有合资车的竞争,他们所有定位唯一空间曾经真的就是降本,这两年也是吃了大亏慢慢开始挖掘人才控制质量,引进国外成套技术慢慢有了类似吉利领克,长城H系列,BYD汉唐这些明显有别于当年BYD F0,奇瑞QQ,吉利美人豹等不堪回首的车型。国内车企要想走出国门就必须要有人把打破恶性竞争的局面,如果国内车企都放弃了竞争那块以质量为前提的市场,只想留在中低端车型里面打价格战,或者都觉得普惠大众的中低端车型没理由把质量作为优先的卖点,那么走出国门走出中国国产汽车新道路只会是一句空话,我们的下一代和下下代、终究还是只能加价去买国外平价的买菜车或特供车,所谓借助新能源和无人驾驶实现弯道超车也永远只是梦想。以上内容写给国内OEM的管理者看的,很长很多内容,但其不特指任何一家企业,也不代表国内所以OEM的所有车型都是这套做法,但问题和风险以及机遇我都写明了,希望有志于打破国外对高端市场垄断,并想要尝试在低端市场靠质量打出一片天的国内OEM掌舵人能看到,能读完——来自一个中国汽车工程师的观点。
--
FROM 118.1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