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特别关注,但在版上也看了几起TSL刹不住的争论
很多提到“速度突然增加”,“速度降不下来”,“咯噔咯噔响”,“刹车踩不下去”
没开过电车,以下纯嘴炮技术分析,欢迎拍砖
为提升能量利用率,增加续航里程,电车都配置了能量回收模式
能量回收模式下,收电踏板时速度明显降低,说明能量回收模块增加了电机的负载,
而通过能量回收模块负载的动态调整(能量回收+行驶能耗=电机能耗),使电机一直活跃在最高能效区间
实际的能量回收会很复杂,我们只粗暴理解为一个高效区间和非高效区间
在高能效区间内,行驶能耗增加则能量回收减少直到关停(状态1),反之行驶能耗减少则能量回收增加(状态2)
状态1很容易理解,能量回收从有到无是线性的,也很容易实现,就是电踏板和回收的二元关系
状态2则比较复杂,在高效区间因为行驶能耗降低时回收能耗增加,但不能一直增加下去,只能进入非高效区间
这种情况下的回收模块处理是比较复杂的,猜测这是TSL的技术关键点所在
由高效区进入非高效区,回收从递增转为递减直到关停是很复杂的过程,而且一般是电踏板,刹车踏板,回收,三元关系(就算改为单踏板,车内仍然是三个系统而不是两个。)
继续粗暴理解
状态-1:小幅降速,仅靠回收增加来降低行驶能耗,二者线性,主动刹车不介入
状态-2:大幅降速,进入非高效区,关掉能量回收,靠主动刹车降低行驶能耗,二者线性
状态-3:中间状态(码农的噩梦),这里会涉及回收和刹车的先后介入问题
前半段靠能量回收降速到高效区临界点,继续降速会进入非高效区
此时有两种情况:如果先关掉回收,可能会导致“突然提速”,“速度降不下来”然后主动刹车介入才能把速度降下来
如果先主动刹车介入,再加上回收效果,可能半刹车就达到了刹死的效果,触发ABS,这种情况下会出现“咯噔咯噔响”,“刹车踩不下去(因为ABS已经启动)”,然后回收关停,ABS解除,靠主动刹车把车速降下来或停车
两种情况都会影响车主判断和心态,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不管哪种情况都是商家和车主不想要的,谨慎怀疑单踏板方案也是商家想优化此时的状态而引入的,把电踏板和刹车的控制固化后交给行车电脑,特殊状态会相对少很多,处理效果如何不了解
那为啥别人家没这问题呢?我觉得是别人家在这个中间态处理的更粗暴,早早关掉能量回收,结果导致续航差异的黄金右脚问题,品质提升不是件容易的事。。
--
FROM 111.201.7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