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主要是我们大多数民众没有经历过社会化大生产和大规模社会组织的教育,很多人想当然得以为,产品制造技术突破是最难的。只要突破了技术,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提升只要愿意投入意愿和成本,自然就会提高。
但这是不对的。因为产品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大规模生产的产品质量提升,它需要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流程管控,供应链整合等等多方面的能力。甚至于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产品改进本身就是个能力。你会发现有些品牌的产品,它居然就是连产品持续改进的能力都没有。
精益生产起源于丰田,其根源也有日本传统社会中的社会架构的缩影。包括日企所谓的经联会,围绕银行形成的内部高度信任的企业组团,这些都是因素,这种企业组团模式对于上下游的供应链整合管控非常有效。
并不是说丰田就不可超越,只是就目前来说,丰田对于汽车制造的质量管控确实做得比较好。未来如何很难说,丰田的组织模式未来也可能遇到问题,比如成本太高,比如新生代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导致企业文化的难以为继。
另外随着IT技术和数字化的发展,很多以前制造过程中的不可测量的点现在都可以利用AI进行管控了,但这本质上是泰勒制工厂的现代版。这和精益生产以后怎么融合也是个问题。
--
FROM 124.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