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参考再多的案例也是管中窥豹,管理机构比你掌握的数据多得多,行业内的人认知的比行外的人也深的多,因此才出台了“GB38031-2020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这是当时认知范围内保证安全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标准。
国标删除了单体的针刺 电池包的跌落等测试,增加了单体的过充 电池包的热扩散等测试要求。
国家标准是强制标准,是最低要求,符合国标的都是合格产品,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出更高的指标。
3YC通过单体针刺实验做了很好的宣传,如果话语权足够大,国标强制要求单体针刺,那在当时就没有三元什么事了。
某狐自认为有技术实力的话,可以通过通俗易懂的实验引导消费者充分认知电池包系统的独特技术。比如,国标要求电池包外部火烧70s不爆炸,某狐可以做700s不爆炸。但上述也仅是比别人做的好,如果想达到3YC刀片电池针刺的宣传效果差,应该是找到别人做不到而只有自己能做到的,这就得靠掌握核心科技的某公司人员好好挖掘挖掘了。
【 在 ylh0315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我无法反驳。
: 但是说我主观就不对了,我是参考了大量的各种产品的防护技术得到的认识,完全客观的。
: 至于用户需求,大量用户茫然不知如何去保护产品的安全,听信忽悠。只看表面,安全好的销量小,不足信,销量大的事故多,以销量掩盖之。所以销量那个东西,主要是看忽悠术。在新的产品还没有被大众充分认识的条件下,忽悠十分有效。那些不会忽悠术的,明显败于下风。长此以往,就没人生产安全的好产品了。都去研究忽悠术就好了。
: ...................
--
FROM 111.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