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好的婚姻,用爱沟通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语言也会隐藏着“暴力”,往往在有意或无意中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
尤其是在两性关系里,“暴力沟通”会让你们的关系越来越远。
知乎上有个提问:男女之间为什么会吵架。
底下张佳玮回答说:追根溯源,吵架,这是双方不愿沟通,而又想自我保护的开始。
许多男女吵架,男人想:为什么她无视我说的话呢?女人想:要说话也得好好说,这是什么态度?
诚然,对于女人来说,只要态度端正,语气温柔一点,道理怎么讲都好。而男人只想就事论事,直接解决问题。
在很多争吵中,问题本身并不重要,更多的是双方情绪不稳定,无法坐下来好好沟通,从而引发大面积的爆发。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在书中说到一位先生与他太太的关系十分紧张,有一天,妻子对他说:“你从不好好听我说话。”
“我怎么没有?”他答道。
“你就是没有!”太太反驳。
这时马歇尔对这位先生说:“如果可以,我来扮演你的角色怎么样?”他表示很乐意。
太太:“你从不好好听我说话。”
马歇尔:“听起来,你很失望。你需要体贴,是吗?”
作者的话刚说完,那位女士顿时泪流满面,她认为自己终于得到了别人的理解。
这位先生满脸诧异:“她想要的只是这个——理解和倾听?”
你看,即使是朝夕相处的夫妻也很难相信,一句关怀和理解就能对对方有如此大的影响。
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说出口的话确实常常引发对方的痛苦。
当对方有情绪的时候,不管你如何讲道理,他都不会听,而倾听则是化解对立情绪的重要手段。
婚姻就像食材煮在一锅汤里,哪怕分得清彼此,但味道已经融汇在一起了,牙齿和舌头还有打架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不能坐下来和爱人好好聊聊天呢?
当我们的语言不再是尖锐无比的匕首,那么我们的生活也将越来越幸福。
- 02 -
和孩子沟通,前提是尊重他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不仅要上学,还要帮父母做事,你看看你现在,就知道玩手机打游戏,不好好学习,你对得起我们吗?”
“马上要高考了,怎么还有闲心思看这些乱七八糟的课外书呢,你要是考不上大学,以后怎么找到好工作!”
“怎么人家小莉门门都是班级第一,你怎么补习也不见长进呢,到底有没有认真在学啊!”
“作为学生,不要把太多心思放在穿衣打扮上,等你以后出去工作了,你穿啥我都不说你。”
……
类似的话,是不是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说这些话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我是过来人,我说这些都是为你好。
毕竟,“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优秀的,自己却只能恨铁不成钢。
但换个角度想想,其实有时候并不是我们和孩子之间有代沟,只是没有给他们开口说话和解释的机会罢了。
长此以往,孩子即使想和你沟通也会被你的独断专制,闹得不欢而散。
马歇尔在书中写到:有一天晚上,当我向我的儿子布莱特指出他没做好家务活时,他反驳说:
“爸,你想想,你是不是倾向于指出问题,而很少肯定我?”
这样的例子同样适用于各位父母,我们总是想孩子可以做得很好,却很少肯定他已经有的成绩。
17961491_134848553000_2.jpg
我们习惯把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孩子,却忘了他们也是有思考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人。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听完以后,不要急着表态,不要马上批评他,先静下心来想一想事情的原委,再找时间跟他沟通:
“那天你跟我说的那件事,我觉得你做得很棒,只是如果那样会更好。”
静心倾听,是跟孩子沟通的重要一步;换位思考,是拉近和孩子关系的桥梁。
只是,有些父母即使偶尔能坐下来和孩子沟通,没听孩子把话说完就开始火冒三丈,怒气冲天,慢慢地,他遇到任何事都不会再和父母说了。
像对待大人一样对待孩子,一切不愉快的事情都能通过沟通得到化解。
--
FROM 219.1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