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习俗
①“南圆北饺”
吃汤圆和吃饺子都是冬至的习俗,南北方的饮食差异由于地势气候等原因也相对比较大。
在南方,冬至这一天吃汤圆偏多,“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
北方许多地区,每到冬至,有着吃饺子的习俗,饺子有“消寒”之意,正如民间俗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②祭天
从冬至的起源上讲,这一天在周代就是为了向神明和祖先祈福,祈求来年没有自然灾害。
如今,我国很多地区仍然有着祭祖的传统,而且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贺。
③献履
冬至后日渐长,古代有献鞋袜的礼俗,表示长久履祥纳福。
④数九
数九又称画九,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实际上就是记录气候由凉到寒,再由寒还暖的过程。
⑤酿米酒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用糯米或者黄米,加入桂花酿造。
⑥吃甜丸
在潮汕地区,有民间俗语“冬节丸,一食就过年”,冬至甜丸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汤,是当地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食物。
⑦吃烧腊与姜饭
两广地区的朋友们在冬至要吃这两样,吃烧腊寓意来年能够鸿运当头,而吃姜饭能够御寒进补,非常适合冬日吃。
--
FROM 120.2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