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难忘的,疫情给所有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我而言就是,整个攀岩节奏被彻底打乱。2020年一月二十号左右,我还处于比较好的一个攀岩状态,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岩时V4的线路,还能磕一磕V5的线路。那时候,还能用左右两个中指不太费力地一口气拉三个引体,还能拉八毫米的指力板引体,还能抓住beast master的30度slope做引体。
2020年春节来临之际,疫情突入其来,人人自危,北京所有岩馆也关门大吉。从一月到五月,基本就在家办公。刚开始几天还偶尔在家拉拉引体,后面再也没碰过,每天仅剩下的活动就是去楼下空地转圈。五一过后,北京开始慢慢放开。五一假期去了趟岩时,发现自己退步比较明显,体现在方方面面。
首先是抓点疼痛。以前因为持续地训练,手皮起了很多层老茧,双手变得又厚又硬,无论爬多久都不觉得手皮痛。依稀记得2019年9月份在东京的攀岩馆连爬三天(10+8+4小时)也没有觉得手皮痛。但是,这次五一爬完五六条线之后,手皮就感觉到针刺般的疼痛。仔细观察手指,每个手指肚上已经没有那层厚厚的保护膜了。以前可以肆无忌惮地抓点,而现在因为抓握导致手皮刺痛,就会不由自主地退缩。手皮失去坚硬保护膜的事实,不仅仅从心理上造成打击,更是从生理上造成了伤害,每次爬完,指肚都掉几层皮。
其次是力量的大幅削弱,无论是指力,耐力,还是大肩背力量。最明显的是极限发力情况,显得力不从心。小crimp抠不住不说,手指关节还能感受到强烈地疼痛,自我保护的本能就发出了放弃攀爬的指令。open点或者大包拍不住,而且还拼命地从指间渗出汗水,使得摩擦力越来越小,手不停地往外滑。pinch点也捏不住,以前巅峰期总感觉自己能徒手捏碎核桃,如今是有心无力,总感觉抓不紧。这么看来,肌肉群的强度要维持住,持续地训练不可或缺。这种力量的落差,也会转化为心理压力。无论是横向或是纵向对比,总是感觉自己像菜鸡一般。
再次是身体柔韧性变差。攀爬过程总是有一些动作依赖于抬高脚,或者是大劈叉,或者是侧向弯腰,以前都是比较自如地施展,而现在的身体就像是一台生锈的机器,哪个零部件都弯折不了,一动就容易拉伤或挫伤。
最后是协调性的退化。具体体现在动态发力不果断,或者说变得畏畏缩缩,总感觉会撞到墙壁或者是意外滑落。因此,发力无法做到时机精准,也无法做到全神贯注。
以上种种的攀爬能力削弱或者退化,又进一步反馈到心理层面。越害怕受伤,就越是裹足不前,发力不充分,过度深锁,过度依赖于上肢力量,又增加了疲劳甚至受伤的几率。攀爬乐趣也大打折扣,毕竟之前是可以磕V5线的,现在连V4也很难完成,而且攀爬动作不流畅,总是觉得别扭。
当然,也发现了一些令人欣慰的事实,那就是攀爬经验几乎没有变化,读线能力,身体的临场反应还是一如从前。简单说就是,我完成不了此线路,但我大概也能知道是哪几个动作的组合,需要哪些肌群的协作,动作序列的时序控制如何。体现在攀爬上,就是对于岩时的V3或难度在此之下的线路,还是能够比较轻松自如地完成,尤其是平衡线。
五一之后开始了漫长的攀爬恢复之旅,大约经历十周左右,恢复了八成功力。在八月份的浩石五周年比赛中,幸运夺冠。那个时候算是2020年的一个状态小巅峰吧。比赛那天状态很好,头脑清晰,四肢有力,最关键的在于京城几大高手没有参赛,而线路又是特别适合我的那种风格:线路支点抓握属于中等能力强度,可以依靠技巧或经验弥补。
随后我不幸落枕了两周,由于治疗不当,慢慢演变成严重的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那一阵子,身体饱受折磨。大多数晚上都睡眠不足,早晨醒来神志不清就去赶地铁上班了,脖子一直处于酸痛,甚至痉挛的痛楚中。日常工作又不得不持续久坐,腰部和肩背也是持续酸痛。
本来十一计划阳朔攀爬两周,结果到十一前的两天,被迫取消行程。反而是变成了节后住院和手术的行程。国庆节后,在北大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六天,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犹如蹲监狱一般煎熬。数番心理斗争之后,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放弃手术,转而保守治疗。今天已经距离这个决定三月有余,这三个月基本上验证了我的结论正确 -- 病情逐渐恢复,最后恢复正常。不过,以后攀岩肯定会格外注意颈椎的保护,一些冒险动作肯定是要尽量避免的。
11月初颈椎病逐渐恢复之后,又开始了每周两三次的攀爬,又经历了一回从V3到V5的历程,内心虽然有不甘,但还是咬牙前行。最重要的,莫过于躲过手术这一刀,否则今后攀岩生活怎样又是另外一个故事。特别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两位青年专家的意见,让我有勇气去质疑北大医院的诊断结论。
今年略微遗憾的是没去过一次野外攀岩。工作家庭事务繁忙,时间成本高是第一原因,疫情影响是第二,椎间盘突出发病是第三。
回顾一年,对攀爬的欲望和进取心还是如此强烈。攀爬也能持续带给我新的感悟,经验和喜悦,但同步袭来的也有持续地伤病,以及攀爬能力下降带来的挫折感。攀如行舟,不进则退。经验来看,每周至少两次的攀爬还是要维持的。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恢复能力的下降,适当地调整心态和预期也是有必要的。更多地关注自身突破,循序渐进地去进行长期性训练。更多的享受攀岩带来的快乐,而不是把身体推向病痛边缘。
※ 修改:·zyz1dmail 于 Jan 3 15:36:51 2021 修改本文·[FROM: 221.223.234.*]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newsmth.net·[FROM: 221.223.234.*]
修改:zyz1dmail FROM 221.223.234.*
FROM 221.223.234.*